第293頁
「誰告知的都沒有關係,姜公公,勞煩告我一聲,這機關秘術應該如何操作?」
姜公公撇了他一眼,又淡定地喝了一口茶,記得李長頌心頭痒痒。
「太子殿下,這虎門關的機關秘書,咱家只是順口一提而已,您若是想知道,還得登上那個位置才行。」
言下之意,現在你還沒權知道。
李長頌頓時心頭有些窩火:「父皇都已經是那個鬼樣子,大哥都已經死了,剩下的皇子還有誰敢與我互爭的!」
姜公公冷笑一聲:「即使如此,咱家這個大內總管聽得也是皇上的命令,太子殿下,咱家不妨提醒你一句,你之前下的命令,上面蓋的還是皇上的玉璽,不是你東宮的太子印!」
李長頌假傳聖旨已經不是一兩天了,姜公公知道他的底細,但很多事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有蓋著玉璽的聖旨,他該做照做,但若是沒有,他可不管對方是皇后還是太子,照樣冷臉相待。
李長頌稍稍咬牙,眼中的怒意表示他不會輕易放棄:
「姜公公,當今外敵在前,你難道就不怕被扣上一頂賣國賊的帽子?」
「內務府只聽命於皇帝,若是太子殿下想要咱家的腦袋,等坐上了龍椅再來要吧,咱家絕不會有一句怨言!」
李長頌後槽牙咬的發疼,心裡估計不知道罵了多少聲死太監了。
姜公公心裡嘲笑了兩聲,「秘術乃當朝機密,但咱家也不會見死不救,虎口關西南處,有道逃生密道,從地下連著西北方向的瞭望塔,其他的,就請恕咱家不能告知了,但願太子殿下您永遠用不到它。」
「好,我記下了。」
李長頌沒好氣地道,不過有也總比沒有強。
等下他就去西北方向看看,是不是真如這個死太監所說,有個逃生密道。
嗚嗚嗚嗚——
言語交談結束之際,外頭一整連綿不絕的號角聲,聲音不大,但所有人都聽得見,似乎從很遠的地方傳來。
「怎麼回事!」
李長頌走到營帳之外,大吼了一聲。
「報!啟稟太子殿下,西南方向的烽火台亮了,有敵襲!」
「什麼!?」
李長頌順勢朝西南方向望去,正好此時地處高勢,天空幾乎沒有雲朵遮蔽,才得以看到遠處的燈火台一座連著一座地被點燃。
烽火台是用點燃煙火傳遞來重要消息的高台,也是為防止敵人入侵而建的設施,遇有敵情發生,則白天施煙,夜間點火,台台相連,用最快的速度傳遞消息。
現下烽火已傳遞至虎門關,說明這場敵襲已經持續地有一會兒了。
「來人,將所有軍隊以最快的速度整合,跟著我朝著西北行徑!」
嗚嗚嗚嗚嗚嗚——
李長頌的號令剛得以下發,又是一整不休止的號角聲。
前腳未歇,後腳又起,而且這次還是個截然不同的方向。
「這又是怎麼了!」
「太,太子殿下,是東南方向,東南方向的烽火台亮了,兩處都有敵襲啊!」
李長頌瞠目,下意識地朝東南方向看,而回應他的,是與剛剛同樣的場景。
烽火台一座接著一座地被點燃,城牆上的號角聲越來越近了,聲音也越來越大,甚至有種催命符咒的感覺。
這一折騰之下,虎門關的所有人都醒了,有的將領此時剛休息下,連鞋都沒穿便趕來折騰。
也恰逢此時,東南,西南兩處烽火台逐步點亮,就像兩條註定會交合的線一般,最終點燃了虎門關的主台!
這就像是信號一般,不管是給敵人,還是給己方。
「虎門關的烽火台約有數十年沒有被點燃了,這還真是壯觀啊。」姜公公踱步而出,火光沖天的景色照在他那張煞白的臉上,褪去了三分煞。
李長頌忙著安排如何派兵,自然無暇顧及旁的,就當姜公公這是在冷嘲熱諷而已。
「太子殿下,咱家有一句話,您不妨聽一聽。」姜公公帶著笑意,也不顧李長頌聽沒聽見,自顧自地接著說下去。
「在大魏的歷史上,虎門關的烽火台一共被掂量過兩次,且每次被點燃,都有同一種情況——便是敵人就在門外。」
「何意?」
李長頌自然把姜公公的話聽進去了,不等姜公公回話,小兵的一陣高呼便告訴了他答案:
「火石來了!快跑!」
此時,天空已被照亮,且不斷有發著光的炮火越過虎門關高牆之上的烽火台,如流星般墜落至營地之間,一時間爆炸聲,嘶喊聲不斷,整個要塞宛如人間煉獄一般。
第170章 門…門開了!
咚——
幾人架著顧樓月,重重地將其扔到馬車裡面,然後關上馬車的門,順帶鎖起來,連窗戶都不放過,生怕給了對方一絲掙脫出去的機會。
顧樓月吃痛,他身形還尚未穩定,所坐的馬車便已開始疾馳,幸好肚子裡面沒有什麼進食,要不然這一路的折騰,他都能直接吐出來。
路上也不知行了多久,也不知馬車跑了多遠,顧樓月只曉得馬車一路跌跌撞撞,絲毫沒有停下的跡象。
鐐銬又被戴在了手上,江嶺上回給的膏藥聽管用的,不過幾天便接了血塊,但現下如此一遭,恐怕又是要被糟蹋了。
……
姜公公撇了他一眼,又淡定地喝了一口茶,記得李長頌心頭痒痒。
「太子殿下,這虎門關的機關秘書,咱家只是順口一提而已,您若是想知道,還得登上那個位置才行。」
言下之意,現在你還沒權知道。
李長頌頓時心頭有些窩火:「父皇都已經是那個鬼樣子,大哥都已經死了,剩下的皇子還有誰敢與我互爭的!」
姜公公冷笑一聲:「即使如此,咱家這個大內總管聽得也是皇上的命令,太子殿下,咱家不妨提醒你一句,你之前下的命令,上面蓋的還是皇上的玉璽,不是你東宮的太子印!」
李長頌假傳聖旨已經不是一兩天了,姜公公知道他的底細,但很多事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有蓋著玉璽的聖旨,他該做照做,但若是沒有,他可不管對方是皇后還是太子,照樣冷臉相待。
李長頌稍稍咬牙,眼中的怒意表示他不會輕易放棄:
「姜公公,當今外敵在前,你難道就不怕被扣上一頂賣國賊的帽子?」
「內務府只聽命於皇帝,若是太子殿下想要咱家的腦袋,等坐上了龍椅再來要吧,咱家絕不會有一句怨言!」
李長頌後槽牙咬的發疼,心裡估計不知道罵了多少聲死太監了。
姜公公心裡嘲笑了兩聲,「秘術乃當朝機密,但咱家也不會見死不救,虎口關西南處,有道逃生密道,從地下連著西北方向的瞭望塔,其他的,就請恕咱家不能告知了,但願太子殿下您永遠用不到它。」
「好,我記下了。」
李長頌沒好氣地道,不過有也總比沒有強。
等下他就去西北方向看看,是不是真如這個死太監所說,有個逃生密道。
嗚嗚嗚嗚——
言語交談結束之際,外頭一整連綿不絕的號角聲,聲音不大,但所有人都聽得見,似乎從很遠的地方傳來。
「怎麼回事!」
李長頌走到營帳之外,大吼了一聲。
「報!啟稟太子殿下,西南方向的烽火台亮了,有敵襲!」
「什麼!?」
李長頌順勢朝西南方向望去,正好此時地處高勢,天空幾乎沒有雲朵遮蔽,才得以看到遠處的燈火台一座連著一座地被點燃。
烽火台是用點燃煙火傳遞來重要消息的高台,也是為防止敵人入侵而建的設施,遇有敵情發生,則白天施煙,夜間點火,台台相連,用最快的速度傳遞消息。
現下烽火已傳遞至虎門關,說明這場敵襲已經持續地有一會兒了。
「來人,將所有軍隊以最快的速度整合,跟著我朝著西北行徑!」
嗚嗚嗚嗚嗚嗚——
李長頌的號令剛得以下發,又是一整不休止的號角聲。
前腳未歇,後腳又起,而且這次還是個截然不同的方向。
「這又是怎麼了!」
「太,太子殿下,是東南方向,東南方向的烽火台亮了,兩處都有敵襲啊!」
李長頌瞠目,下意識地朝東南方向看,而回應他的,是與剛剛同樣的場景。
烽火台一座接著一座地被點燃,城牆上的號角聲越來越近了,聲音也越來越大,甚至有種催命符咒的感覺。
這一折騰之下,虎門關的所有人都醒了,有的將領此時剛休息下,連鞋都沒穿便趕來折騰。
也恰逢此時,東南,西南兩處烽火台逐步點亮,就像兩條註定會交合的線一般,最終點燃了虎門關的主台!
這就像是信號一般,不管是給敵人,還是給己方。
「虎門關的烽火台約有數十年沒有被點燃了,這還真是壯觀啊。」姜公公踱步而出,火光沖天的景色照在他那張煞白的臉上,褪去了三分煞。
李長頌忙著安排如何派兵,自然無暇顧及旁的,就當姜公公這是在冷嘲熱諷而已。
「太子殿下,咱家有一句話,您不妨聽一聽。」姜公公帶著笑意,也不顧李長頌聽沒聽見,自顧自地接著說下去。
「在大魏的歷史上,虎門關的烽火台一共被掂量過兩次,且每次被點燃,都有同一種情況——便是敵人就在門外。」
「何意?」
李長頌自然把姜公公的話聽進去了,不等姜公公回話,小兵的一陣高呼便告訴了他答案:
「火石來了!快跑!」
此時,天空已被照亮,且不斷有發著光的炮火越過虎門關高牆之上的烽火台,如流星般墜落至營地之間,一時間爆炸聲,嘶喊聲不斷,整個要塞宛如人間煉獄一般。
第170章 門…門開了!
咚——
幾人架著顧樓月,重重地將其扔到馬車裡面,然後關上馬車的門,順帶鎖起來,連窗戶都不放過,生怕給了對方一絲掙脫出去的機會。
顧樓月吃痛,他身形還尚未穩定,所坐的馬車便已開始疾馳,幸好肚子裡面沒有什麼進食,要不然這一路的折騰,他都能直接吐出來。
路上也不知行了多久,也不知馬車跑了多遠,顧樓月只曉得馬車一路跌跌撞撞,絲毫沒有停下的跡象。
鐐銬又被戴在了手上,江嶺上回給的膏藥聽管用的,不過幾天便接了血塊,但現下如此一遭,恐怕又是要被糟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