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頁
「顧大人,我奉勸您還是將謝世子賣了吧,您這一晚上也遭了不少的罪了,即使說出來,謝世子也不會怪你的。」
姜公公的話語也帶上了一絲憐憫。
像這種嚴刑逼供的犯人,尤其還是沒有把柄的,一般都直接說了,顧樓月一直咬死了,還是頭回見。
是該說他用情太深呢,還是應該罵他一句死腦筋好呢。
「我答應過他,這輩子不會背叛過他的……」
姜公公有些急了,「可周家……」
「我用這條命來抵,李長頌一直不敢殺我,我知道我在他的眼中有利用價值,他若是敢動周家,我便玉石俱焚!」
顧樓月抬起頭,目光炯炯,已是做好了訣別之意。
「周家於你,難道比謝陽還要重要嗎?值得你捨命嗎?」
「這是我個人的恩怨,我從未將二者進行對比,我是個信命的人,若是我註定是棋局搖擺不定的棋子,若我的命能牽制住李長頌,我甘願命不由己。」
「顧大人,你是真的瘋了!」
顧樓月的眼中似是憶起了某人的身影,「可能跟某人呆在一起久了,就有點像他了吧。」
謝陽也是個喜歡胡鬧的人。
「對了,記得幫我帶句話給他,若是我死了,就選個四季如春的地方葬了吧,我不喜歡過冬天,天冷,地里也冷。」
…*… *…
一個時辰後,虎門關外
「這是他的原話?」
「回世子殿下,確實是原話,一個字都不改的。」
姜公公恭敬地回話,身上帶著兜帽,隱蔽著身形,他眼前那人更是身形詭秘,全身上下一套黑色勁裝夜行衣,此時黃昏,晝夜交替之時,他隱藏於山體的陰影之下,若是不仔細著看,誰也發現不了這裡有人。
對方良久不回話,也不下發號令,可姜公公是能感受道周遭氛圍的人,他知道,眼前這人越是不說話,說明越是生氣。
「世子殿下,您可否要加快進軍京城的速度,我這可為您提供京城的城防圖。」
在姜公公看來,眼下唯一能救顧樓月的方法,那便是儘快破城,但這其中也夾雜著風險,自己若是能提供京城的戰略布局,自然能更有一層把握。
「不必。」說話之人正是謝陽,現在他臉上蒙上一塊布,看不清他神情,可從低壓的語氣聲中聽出,他非常生氣。
他向來是最煩從顧樓月的口中聽到什麼死不死的,有時還說什麼緣分淺薄,在一起全憑他硬來,真是笑死了人,若不是他硬來,這一點微薄的情分都沒了。
現在還說什麼『甘願命不由己』,怎麼,是打著算盤覺著不會來救他嗎?
「世子殿下,您可是有了對策?」
「……」謝陽默了兩聲,而後道:「你這幾日就待在虎門關,見機行事即可。」
「是……」
話音未落,謝陽先一步離開了,悄無聲息,無人發覺。
姜公公心頭泛起揣測。
幾日前,也就是為告知顧樓月皇城舊聞的那日晚上,謝陽突然闖入皇上的寢宮,帶著不容拒絕的語氣想與他結盟。
權衡利弊之後,他便答應了,而那晚謝陽給他所下的第一個命令就是前往虎門關。
本以為只是托他的關照看一下,但或許是自己想的有些過於付錢,謝陽可能不僅僅是想打聽顧樓月的情況,他說不定想在還收復京城的前提下,就先顧樓月救出來。
虎門關算是京城對外的第一要塞,易守難攻,但並不是只有這一條路線進京,其他的路無非要多費點力氣罷了。語氣說虎門關是個要塞,不如說他是防止反賊入侵的圍欄,周遭的城牆依偎相連數十里,只要一處有敵襲,點上烽火狼煙,便能將消息迅速傳達虎口要塞。
所以若是敵人腦子沒有進水,就不會選虎門關來作為入京的必經之地。
姜公公推測,謝陽此舉,無非是想要劍走偏鋒。
虎門關內,深夜
「姜公公,從皇城內一路趕來辛苦了,虎門關不比京城,粗茶淡飯,還請擔待一些。」
李長頌手捧一杯熱誠,端至姜公公的面前,臉上雖有疲倦,可也沒生出絲毫懈怠。
「太子殿下正是折煞咱家,咱家可受不起你這茶。」姜公公話語裡頭推脫,可倒是沒有阻攔的動作,直接受了李長頌這一杯熱茶。
李長頌對此也見怪不怪了,反正這不過是一些客套話而已,眼前這太監執掌大內諸事,自己尚未登上皇位,吃點虧也沒什麼。
只是他尚未傳召,對方卻獨自前來,莫名有些蹊蹺。
「姜公公不辭辛勞,一來便看望了顧大人,而後又在要塞周圍巡迴一圈,不知目的為何?」
姜公公喝了口茶,不急不慢:「看望顧大人是太子殿下前些日子的囑託,只是順帶而已,咱家來這虎門關主要是來看看曾經的機關秘術是否還能繼續使用,太子殿下想虎門應敵,應該也不想它只是一座簡簡單單的城牆而已吧。」
李長頌突然眼前一亮,不確定地又問了一聲:「當真,虎門關還有機關秘術?」
他只知虎門關用來抵禦外地,防止反賊入侵,卻不知虎門關還有機關秘術。
「這並非是什麼秘密,只是知道的人大多都已經不在了,北寒王死於十年前,其屬下行蹤不明,信王又於今年死於邊塞,朝廷里武將普遍只有一身蠻勁,要不然這事也不會由咱家告知太子殿下您啊。」
姜公公的話語也帶上了一絲憐憫。
像這種嚴刑逼供的犯人,尤其還是沒有把柄的,一般都直接說了,顧樓月一直咬死了,還是頭回見。
是該說他用情太深呢,還是應該罵他一句死腦筋好呢。
「我答應過他,這輩子不會背叛過他的……」
姜公公有些急了,「可周家……」
「我用這條命來抵,李長頌一直不敢殺我,我知道我在他的眼中有利用價值,他若是敢動周家,我便玉石俱焚!」
顧樓月抬起頭,目光炯炯,已是做好了訣別之意。
「周家於你,難道比謝陽還要重要嗎?值得你捨命嗎?」
「這是我個人的恩怨,我從未將二者進行對比,我是個信命的人,若是我註定是棋局搖擺不定的棋子,若我的命能牽制住李長頌,我甘願命不由己。」
「顧大人,你是真的瘋了!」
顧樓月的眼中似是憶起了某人的身影,「可能跟某人呆在一起久了,就有點像他了吧。」
謝陽也是個喜歡胡鬧的人。
「對了,記得幫我帶句話給他,若是我死了,就選個四季如春的地方葬了吧,我不喜歡過冬天,天冷,地里也冷。」
…*… *…
一個時辰後,虎門關外
「這是他的原話?」
「回世子殿下,確實是原話,一個字都不改的。」
姜公公恭敬地回話,身上帶著兜帽,隱蔽著身形,他眼前那人更是身形詭秘,全身上下一套黑色勁裝夜行衣,此時黃昏,晝夜交替之時,他隱藏於山體的陰影之下,若是不仔細著看,誰也發現不了這裡有人。
對方良久不回話,也不下發號令,可姜公公是能感受道周遭氛圍的人,他知道,眼前這人越是不說話,說明越是生氣。
「世子殿下,您可否要加快進軍京城的速度,我這可為您提供京城的城防圖。」
在姜公公看來,眼下唯一能救顧樓月的方法,那便是儘快破城,但這其中也夾雜著風險,自己若是能提供京城的戰略布局,自然能更有一層把握。
「不必。」說話之人正是謝陽,現在他臉上蒙上一塊布,看不清他神情,可從低壓的語氣聲中聽出,他非常生氣。
他向來是最煩從顧樓月的口中聽到什麼死不死的,有時還說什麼緣分淺薄,在一起全憑他硬來,真是笑死了人,若不是他硬來,這一點微薄的情分都沒了。
現在還說什麼『甘願命不由己』,怎麼,是打著算盤覺著不會來救他嗎?
「世子殿下,您可是有了對策?」
「……」謝陽默了兩聲,而後道:「你這幾日就待在虎門關,見機行事即可。」
「是……」
話音未落,謝陽先一步離開了,悄無聲息,無人發覺。
姜公公心頭泛起揣測。
幾日前,也就是為告知顧樓月皇城舊聞的那日晚上,謝陽突然闖入皇上的寢宮,帶著不容拒絕的語氣想與他結盟。
權衡利弊之後,他便答應了,而那晚謝陽給他所下的第一個命令就是前往虎門關。
本以為只是托他的關照看一下,但或許是自己想的有些過於付錢,謝陽可能不僅僅是想打聽顧樓月的情況,他說不定想在還收復京城的前提下,就先顧樓月救出來。
虎門關算是京城對外的第一要塞,易守難攻,但並不是只有這一條路線進京,其他的路無非要多費點力氣罷了。語氣說虎門關是個要塞,不如說他是防止反賊入侵的圍欄,周遭的城牆依偎相連數十里,只要一處有敵襲,點上烽火狼煙,便能將消息迅速傳達虎口要塞。
所以若是敵人腦子沒有進水,就不會選虎門關來作為入京的必經之地。
姜公公推測,謝陽此舉,無非是想要劍走偏鋒。
虎門關內,深夜
「姜公公,從皇城內一路趕來辛苦了,虎門關不比京城,粗茶淡飯,還請擔待一些。」
李長頌手捧一杯熱誠,端至姜公公的面前,臉上雖有疲倦,可也沒生出絲毫懈怠。
「太子殿下正是折煞咱家,咱家可受不起你這茶。」姜公公話語裡頭推脫,可倒是沒有阻攔的動作,直接受了李長頌這一杯熱茶。
李長頌對此也見怪不怪了,反正這不過是一些客套話而已,眼前這太監執掌大內諸事,自己尚未登上皇位,吃點虧也沒什麼。
只是他尚未傳召,對方卻獨自前來,莫名有些蹊蹺。
「姜公公不辭辛勞,一來便看望了顧大人,而後又在要塞周圍巡迴一圈,不知目的為何?」
姜公公喝了口茶,不急不慢:「看望顧大人是太子殿下前些日子的囑託,只是順帶而已,咱家來這虎門關主要是來看看曾經的機關秘術是否還能繼續使用,太子殿下想虎門應敵,應該也不想它只是一座簡簡單單的城牆而已吧。」
李長頌突然眼前一亮,不確定地又問了一聲:「當真,虎門關還有機關秘術?」
他只知虎門關用來抵禦外地,防止反賊入侵,卻不知虎門關還有機關秘術。
「這並非是什麼秘密,只是知道的人大多都已經不在了,北寒王死於十年前,其屬下行蹤不明,信王又於今年死於邊塞,朝廷里武將普遍只有一身蠻勁,要不然這事也不會由咱家告知太子殿下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