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十五那日,天剛破曉,葉老太太攜全家女眷去寺里燒香祈願,阿綾趁著一早府里人事鬆散,換了元寶一身衫裙,提著早膳食盒,混出府去,直奔阿娘家中。

  阿綾:想讀書。

  第8章

  「阿娘!」木門虛掩,他風風火火推開門,阿娘正撈起一筷子面,碗裡僅幾片油綠,清湯寡水。

  「阿綾?你怎麼,又跑出來了!」宋映柔一驚,擱下碗筷。

  「沒事,祖母他們天不亮就去春明寺了,吃齋菜,抄佛經,要在寺里呆一整日呢。」阿綾忙將食盒裡的朝食一樣樣端上桌,蟹絲春卷,松花糰子,糟毛豆,還有一籠湯包,「我天黑前回去就成。來阿娘,快嘗一嘗這個湯包,可好吃了。」

  「不用,阿綾吃,阿娘吃麵就……」

  他不由分說,將那碗素麵拖到自己跟前:「阿綾想吃阿娘做得面。好久沒吃了……」

  見拗不過他,宋映柔也不再堅持,久違地開了次葷。

  吃過飯,阿綾迫不及待從懷中掏出幾頁宣紙平鋪在桌上:「阿娘看,都是我寫的。」

  他知道阿娘是認字的,繡娘大部分都能認字,畢竟文人雅士常常要求在繡畫上繡出些詩啊詞的,久而久之,多多少少能記下些文縐縐的句子,只是不得甚解。

  「阿綾請先生了?」宋映柔拿著滿滿當當的紙張又驚又喜。

  他猶豫了一路,終於在看到阿娘的笑臉後下定決心,點點頭:「嗯。在學三字經。」

  他說謊了……從小,阿娘就教他做人要誠實。

  可他實在不想讓他娘知道林亭秋不讓他讀書:「我會好好學的,阿娘放心。」

  他花了一個時辰,陪阿娘熬漿糊,將這些紙都糊在了舊窗格子缺損處。

  「阿娘。」他掏出那兩片裁成巴掌大的繡片,「這個,糊在中間的格子吧!阿綾就是小魚,會偷偷游來看阿娘!」

  晴山藍色糊上窗,外側樹影搖曳映在上頭仿若飄零水草,兩條銀紅扇尾魚游弋其中。

  宋映柔呆呆望著窗子半晌,忽然倒抽一口涼氣,急忙低頭壓一壓內眼角,眼淚流的毫無徵兆。

  「阿娘怎麼了?」他驚了一驚,湊過去掏出帕子,發覺阿娘的眼睛睜不開。

  「沒事,太陽看久了,有些難受。」阿娘壓下他的手,閉眼小憩,半刻又恢復。

  人都說刺繡傷眼,到了晚年視物模糊的繡娘比比皆是,阿綾看著屋子裡唯一一盞油燈不免有些憂心:「阿娘,以後晚上不要刺繡了好不好……」

  「好。都聽阿綾的。」宋映柔點頭,臨別時不忘叮囑他好好念書。

  阿綾花了月余,將三字經反覆謄抄了十幾遍,不懂的,也都趁葉柳依在的時候一一問清。

  「阿綾如今能替我抄功課了嗎?」葉晴芳咬著筆桿子,對著一冊《涑水家儀》犯愁,拿過阿綾的字跡跟自己的比了比,問一旁做女紅的葉柳依,「你說,先生看得出麼?」

  「就算先生看不出,他到時候考你,你答不上要怎麼辦?」對方丟了個白眼。

  「哎呀我這就是應付阿娘和祖母嘛,我要是都會了,還要先生做什麼?反正他也不會告狀。沒事的。來,阿綾。」葉晴芳將面前的書冊紙頁盡數推到阿綾面前,「這個,幫我抄一遍,想吃什麼儘管說,我叫丫頭給你送來!」

  「下個月十五,想吃枇杷。」阿綾也不跟她客氣,「姐姐的功課,幾時要?」

  「還有三日先生才過來我們南院,來得及。」葉晴芳心情大好,「也別等十五了,最近有枇杷我就叫她們給你拿過來!」

  他就這麼斷斷續續替葉晴芳謄完了《涑水家儀》,又得了《列女傳》,一套七本,直抄到了荷花滿池蟬鳴聲聲的溽暑,林林總總幾十篇,眼見著要到自己六歲生辰。

  阿綾有些犯嘀咕,聽說讀書人都要讀四書五經,諸子百家,可他如今抄的卻儘是些貞順賢德,相夫教子的故事,這還能算個讀書人嗎?

  「少爺。」元寶站在身後替他量腰,「衣服,短了。」

  又是一個夏天,興許是府里伙食好,他竄了一寸去,直身下擺露出了腳踝。

  「啊……真的。」他比了比自己跟元寶相差無幾的頭頂,「你也高了。」

  元寶跟他久了,多少也學會些針線,趁他用早飯自己在耳房將衣服放了放。

  他如常給祖母請安,卻不巧碰上杵在門前的兩個丫頭。

  那兩個丫頭他認得,都是林亭秋院裡的,阿綾拉上元寶轉身就走,不想兩人齊刷刷開了口:「小少爺。」

  ……這下躲不掉了。

  阿綾一撩衣擺,邁進屋子,畢恭畢敬叫一聲祖母,後又不得不轉個身,對林亭秋作揖,規矩喚她一句:「母親。」

  「嗯。」林亭秋起身,「母親,那我就先回去了。」

  「等等。」葉老太太挑了挑下巴,「好歹他叫你聲母親。衣食住行,也別短了他什麼。」

  林亭秋一愣,側臉打量阿綾一番,又轉過頭去,「母親,您這是從何說起,我冤枉不冤枉啊。這麼大點的孩子一天一個樣,長高了來跟我說,我叫人給他拿衣服就是,做什麼說得我苛待他似的。」

  接著,她笑著轉向阿綾:「阿綾啊,你一會兒來我院子裡,我叫丫頭們給你量尺寸。」

  可說是量尺寸,阿綾一進北院便被巧兒帶到西廂房。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