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吳珣:「……」

  第291章 君王託付

  東宮之中正與欽天監商談的陸詷一抬眼便見吳珣氣呼呼地進來,本欲開口,結果看見房中還有旁人,便一聲不吭地鼓著個臉。

  陸詷好笑地問道:「怎麼了?」

  吳珣本考慮了有外人在場,不過瞟了一眼羅一縉,心說這事本就由此人起的頭,於是也不避諱:「京中的謠言若再傳下去,便有人要拉我哭珍珠了。」

  陸詷微怔,旋即笑了:「很快便不會了。」

  吳珣不解,不過很快他就知道了——七夕將至,帝後回京。

  其實七夕宮宴之事安平幾乎都已經安排妥帖了,皇后問了幾個問題後便含笑摸了摸女兒的秀髮:「成婚後處事倒是愈發周全穩重了,駙馬待你可好?」

  安平的臉頰頓時紅如天邊的晚霞,見向來坦率的女兒如此,皇后哪裡還有不明白的呢,笑著拍了拍女兒的手背:「那你哥哥嫂嫂如何了?」

  安平眨了眨眼,趴在娘親耳邊輕語了幾句,皇后美目微瞠:「詷兒竟沒忍住。」想了想又忍不住笑了起來,「一物降一物,詷兒得有個能管住他的人。」

  安平不住頷首,若放在從前她必然會覺得無稽之談,太子哥哥風光霽月,最是克己守禮溫潤可親,何須旁人來管。

  但自從她出嫁後,爹爹娘親去了行宮,太子哥哥彷佛放開了手腳,一展拳腳,再沒有之前的隱忍。但安平其實悄悄鬆了一口氣,只因出嫁後與龍少闌相談間,安平從另一個角度看清了太子哥哥從前的處境——臨淵而行,如履薄冰。

  於是這一次七夕晚宴之上,在群臣翹首期盼之中,他們沒有等來皇上回朝親政的旨意,而是等到了皇后要將太子與吳國公大婚之事昭告天下的消息。

  有人想要反對,尤其是那些今日還帶了自家女兒入宮赴宴的大臣們,只是他們的目光忍不住瞟向坐在皇上下首位的陸詷,陸詷似是察覺他們的意圖,目光冷冽似有殺機,那已經出列的大臣腦子嗡的一下,脫口道:「臣祝太子與吳國公百年好合。」

  眾臣微滯,片刻沉默後在覷見陸詷唇角的弧度後默契地又喧鬧了起來,紛紛舉杯歡慶,口中說著諸如「神仙眷侶」一樣的吉祥話。沈和璧獲釋的消息給了他們一個信號——太子與吳國公絕非外人揣測那般只是皇上為了削太子權勢而拉郎湊到一起。

  晚宴過後,陸兼將陸詷喚到眼前:「隨為父去一個地方。」

  登上外城樓,整個京城的收入眼底,今日是七夕,大街小巷都點著燈籠,遠遠看著就像是一條條燈帶。父子倆就這樣看著,陸兼似眺望似回憶。

  半晌,陸兼開口道:「行宮山清水秀,我與你娘親都很喜歡。」

  「可行宮沒有孩兒,也沒有妹妹。」陸詷看著陸兼被光影勾勒的側臉,直言道,「父親不喜歡宮裡嗎?」

  陸兼挑起唇角:「自是最喜歡你們,只是你們娘親嚮往江湖,便是行宮我們也不打算多留。」

  陸詷怔住了,眼底翻湧出濃稠而複雜的情緒,他分不出自己此刻的思緒,究竟是什麼感覺。

  或許陸詷此刻也回憶起了二十幾年前的那一幕,心中再明白不過此刻兒子心中的複雜:「看見了嗎?」他的手指向京城的點點燈光,「這些是你的子民,是你日後需要庇護的人。」

  再一揮手,陸兼的袍袖朝身後揮動劃開濃稠的夜,城外的風聲吹動著漆黑的林間。他的聲音也隨之沉了下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如今突厥納貢,不過是因為被你打散,他們也需要時間重振旗鼓。韃靼不再騷擾邊境,是要修身養性。倭寇銷聲匿跡,是為了來日捲土重來。詷兒,邊境太平,朝野清明,百姓才能安居。」他的目光落在已經被似乎高出些許褪祛青澀的臉龐之上,似不舍又似欣慰。

  「你已經做得很好了,為父很放心。日後,或許山高路遠,險阻荊棘,為父亦相信你會做得很好,比朕好,比你祖父好。」那握了二十多年的玉璽的手落在了陸詷的肩頭,這是一個父親的肯定,也是一位君王的託付。

  陸兼掌心輕輕摩挲著兒子日漸寬厚的肩膀,雙手理了理他的衣領,嘆息一聲:「起風了。」兒子也長大了。

  隨後陸兼的目光落在樓梯轉彎處那抹黑色的衣擺,眼中染上了點點笑意:「小珣,過來。」

  吳珣見自己被發現了,搔了搔下頜閃身而出,他快步小跑上來,手中抱著一件皮裘,解釋道:「今天風大,冷。」

  寧公公緊隨吳珣身後,手中也抱著一襲皮裘為陸兼披上。皮裘驅散了寒意,陸兼一抬頭便見吳珣正背對著自己給兒子繫著衣帶,恍惚間回到了二十多年前,他還是太子的那一年,父皇也是在這樣的一個夜晚告訴自己他決定詐死讓自己繼位。那時他除了驚愕難過外還有一絲緊張害怕,而那時便是明綰給他披上了披風。

  陸兼莞爾,雖說高處不勝寒,但有人陪伴冷些又何妨?只不過從前是明綰陪自己,從今往後,該輪到他陪明綰了。

  ……

  回到東宮,陸詷一反平日裡批改奏摺到深夜,而是簡單洗漱後早早躺在了床上,望著床架上高懸的那抹杏黃怔怔出神。

  吳珣縮進被窩後發出了舒服的嘆息:「有人暖床就是不一樣。」

  被調侃的太子殿下卻仿若沒聽見,依舊出著神,吳珣這才意識到他不大對勁,伸手握住陸詷的手:「怎麼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