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珣兒……」陸詷聲音哽了半晌後才緩緩吐出,聲音沉甸甸的,「太子這個位置我恐怕做不久了。」

  這句話從一個太子口中說出未免有些令人遐想,但吳珣不會誤解,這對父子間沒有猜忌只有信任與親情,自是不可能出現廢太子之事。但作為枕邊人,吳珣清楚陸詷心中的悵然。

  吳珣握緊了陸詷的雙手:「我在這兒。」他不是猜不到,否則今天也不會跟過去,而以他的武功怎麼可能會被發現,他只不過不想陸伯伯這麼快就將擔子交給小詷。只是沒想到陸伯伯說得那麼地快,沒有叮囑沒有教誨便結束這段對話。

  「陸伯伯很滿意,祖父也很滿意,小詷以後一定也會是讓百姓滿意的君主。」

  陸詷翻身將吳珣揉入懷中:「珣兒,日後不要怕我。我不在乎其他人怎麼看,但你不行。」

  「你有什麼好怕的?」吳珣失笑,聲音軟軟糯糯的,沁了一層水汽,「要怕也是我怕,怕你把我給寵壞了,日後我若成了奸臣可怎麼辦?」

  陸詷忍不住悶聲一笑,微微鬆開手臂,伸手點了點吳珣的鼻頭:「若珣兒成了奸猾之輩,得先讓孤嘗一嘗嘴巴究竟滑不滑。」

  究竟滑還是不滑?

  搖曳燭光下兩道越纏越緊的影子似乎已經給出了答案。

  第292章 茶樓聽書

  不管群臣如何猜測,一切似乎都朝著他們覺得最不可能的方向發展著。

  不管是太子的婚事,還是朝堂權利。

  皇上因七夕晚宴歸宮,並且說了要為太子大婚之事告祭天地祖宗,那便是短期不會再離宮了,可早朝之上龍椅依舊是空蕩蕩的,只有坐在距離龍椅一個台階的太子殿下一如既往的勤勉聽政。

  有大臣要覲見皇上,太子絕大部分時間都會同時在御書房,大臣便是想告狀也不敢多言。少數時候太子不在,皇上只會揮揮手,語氣慵懶道:「待太子回來,朕會轉交於他。」

  有人大著膽子勸皇上國本應當歸正,也只換來了皇上冷冷的一瞥:「太子監國,如何不正當了?」

  是以皇上回朝後的短短几天,滿朝文武便已清晰認識的一個事實——皇上並不準備收回權力,而太子已經成為大昱名正言順的副君。

  有人惶恐,自然也有人高興,尤其是新晉的年輕官員,一腔熱血想要報效朝廷,早就看不慣一些老傢伙的懶政與結黨。陸詷的監國強勢而果決,也為他贏得了一批為數不少的擁躉者。

  而一些老傢伙有的看清現實,不再想著反抗,還有一些仍舊希冀於這是皇上要廢太子的權宜之計,哪怕無論他們如何暗示皇上都彷佛聽不懂一般,若露骨一點也只會收到皇上冰冷的警告。直到冬月初一,黎明伊始,皇上攜太子與百官祭拜天地與先祖,在叩拜之時皇上將手中的香交給太子:「太子代朕行祭天之禮。」

  這句話直接粉碎了這些人的唯一希冀。

  三叩九拜,三縷青煙蜿蜒直上,天光穿破雲層,此乃吉兆。

  祭天之後,大昱的朝堂之上,不管心中願不願意接受,所有人都清晰地意識到——無人再能撼動太子的地位以及權勢。

  那些力諫太子不該與吳國公成婚的奏摺也終於沒了蹤影,不管是出於什麼原因太子決定和男子成婚,而且還是和有功之臣成婚,至少他們知道對於那些奏摺太子是不虞的。既如此,他們何必再去觸太子的逆鱗?

  更何況,他們就是再勸諫,這張燈結彩的京城已經昭示了他們的失敗。

  太子要大婚了。

  不過也有個好處,他們板著手指頭數著似乎從吳國公賑災歸來後太子便再未殺過人。臨近冬月廿一,太子的心情是愈發的好,群臣也鬆了一口氣,不用像之前一般如履薄冰。但是這樣的好日子並沒有一直延續到太子大婚之日。

  眼看著還有四日便是大婚之日,可這日早朝太子的臉色卻黑得宛如鍋底,眼神冰冷得彷佛隨時會落下冰碴,哪怕是正常的話語都變得冷颼颼的。群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這是怎麼了?

  於是想上疏的想彈劾的想找不痛快的也都歇了心,他們是耿直但不傻,這種撞刀口的事他們可不做。

  可太子究竟是怎麼了?明晃晃的將惱怒掛在臉上的事情似乎很少發生在太子身上。

  若滿朝文武唯一沒有東張西望的就只剩下禮部官員了,這些老狐狸瞬間明白癥結出在了哪裡。於是等散朝後,不約而同地圍堵住禮部尚書,可惜禮部尚書也是個老狐狸,見勢不妙早就溜之大吉,腳程之快讓人險些忘記他之前經常稱病在家,或許……或許這位尚書大人又該稱病了。

  而慢了半拍的夏褚自然便成了眾矢之的,被團團圍住後無奈笑道:「諸位大人是?」

  「還有四日便是殿下的大喜之日,可殿下今日似乎心情不虞,夏大人當好好勸慰才是,若衝撞了喜神可謂是不美。」

  夏褚的笑容頓時添了幾分苦澀,只是開口的是位德高望重的大人,他也不能置之不答,斟酌半晌才道:「皇上顧及吳國公要準備婚事,特允其大婚前休沐在家。」

  「自當如此……」那位大人慢吞吞捋了捋長須,「夏大人是說是皇上下令的?」

  夏褚微微頷首:「在下還有公事在身,便不陪諸位大人了,先行一步。」

  眾人不好再堵,讓出了一條道路,看著夏褚急匆匆的背影眾人皆是若有所思。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