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叩開韓府的大門,管家一見沈和璧驚喜地睜大了眼睛:「沈、沈公子!」轉身便跑,「我去通知老爺,老爺一定很高興!」

  韓碭聽見管家來報失手讓茶蓋磕回了茶杯上:「你確定是沈和璧?」

  管家連連點頭:「千真萬確啊。」

  韓碭三步並作兩步,很快便到了前院,見到沈和璧吃驚得不知該說什麼好。沈和璧一躬到地,撩袍直接跪在了地上:「謝韓公救和璧一命,若韓公有用得著和璧的地方,和璧願肝腦塗地以報之。」

  韓碭趕緊伸手相扶,待兩人入書房坐定後細細相談,韓碭這才知道前因後果。沈和璧也有些驚訝韓碭竟不知道此事。

  韓碭略一思忖:「此事並非我之功,你若要謝應該謝另一個人。」

  「是誰?」

  「吳國公吳珣。」韓碭頓了頓又道,「也就是准太子妃。」

  沈和璧愣住了,雖然他聽說了一些消息,可那會兒身陷囹圇根本無暇深思這些事情,所以太子妃竟……真是男的?

  沈和璧是江南人士,江南秦樓楚館林立,自然也有小倌館,所以在見到吳珣之前沈和璧一直以為吳珣不說貌若女子,至少也是秀麗嬌俏的模樣。萬萬沒想到這位當街從人群上騰身掠過一把揪住小偷的膚色偏深的青年會是傳說中的太子妃。

  「國公爺果真是武林高手。」

  吳珣剛將錢袋還給面前的老人家,聞言一轉頭微怔,拱了拱手:「韓公過譽了。」

  韓碭捋了捋鬍子,介紹道:「國公爺,這位就是沈和璧。」

  「原來沈公子已經得釋。」吳珣仿若剛剛得知。

  沈和璧和韓碭都一愣神,韓碭忍不住問道:「國公不知道?」

  吳珣很是誠懇地搖了搖頭,笑道:「久聞沈公子才名,既如今已經平安無事,還盼著沈公子來日高中以造福社稷百姓。」

  沈和璧連忙拱手:「才名皆不過浮雲,沈某自當潛心讀書,若來日能得一官半職定當為百姓謀福祉。」

  寒暄幾句後吳珣便告辭回宮了,沈和璧望著吳珣矯健輕快的背影有些出神。韓碭似乎猜到他心中所想,失笑道:「是不是和你想像中很不一樣?」

  「嗯。」沈和璧頷首,「豈止是不一樣,感覺他是個很特別的人。」

  「是啊。」韓碭嘆息了一聲,「我始終覺得他不屬於朝堂,他屬於江湖,屬於武林。」屬於那片自由的天地間。

  「但他卻比絕大部分人適合朝堂。」沈和璧眼中染上了笑意與希冀,驅散了那一片沉寂,「有這樣的人在,至少未來的朝堂不會如從前那般。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說罷將手背在身後,「有此浩然氣,哪裡便都是武林。」

  沈和璧一直奇怪於與吳珣第一面他不作偽的詫異,也一直好奇這樣坦蕩的人真的會在沒有見過自己的情況下便為自己求情嗎?這個謎團在新皇登基加開恩科後他考中狀元面君時才終於明白了一二。

  那個身著明黃的年輕君主雖然氣勢凌人,但沈和璧還是在他身上看見了幾年前那個少年的影子。那個跟著大理寺卿破了自己冤案的少年,在得知自己被邱晁所迫後與絕大部分認為自己應當以死明志已保全氣節的人不同,那個少年很認真地說道:「你若活著還有可能看見邱晁覆滅大仇得報的那一天,若死了便什麼都看不見了。更何況關二爺尚且能夠身在曹營心在漢,你又何必在意身處何地?你若心中有社稷百姓,便是在邱府又何妨呢?」

  沈和璧聽了那少年的話,他看得出少年也經歷過苦難,只是他的雙眼中燃著的鬥志確實他所沒有的,這些疑惑終究在面君的那一刻得到了解答。

  當他去找恩師喝酒時說了此事,韓碭愣住後忍不住笑了:「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沈和璧想細問,韓碭卻不欲多說,只是神神秘秘地擠了擠眼:「帝後情深,乃社稷之福祉。」

  只不過這都是後話了,沈和璧被大理寺釋放的消息不脛而走,隨之傳開的還有吳珣勸諫求情的佳話。得虧吳珣沒有在京城置宅子,不然恐怕門檻都要被踏平了。便是如此吳珣上朝也總是會碰上幾個刻意落後幾步與他攀談的同僚。

  吳珣有心解釋,但卻無人相信,只因為緊接著陸詷便下發了赦令,一改之前對邱黨的趕盡殺絕,對於餘黨以及被牽連的人開始走寬大處理的路線,群臣高呼太子仁德。

  而這事兒呢從朝堂傳入民間,傳著傳著便變了味,也不知誰家第一個供上了黑龍神像,說黑龍乃水德之瑞,祥瑞也。自然,關於如今的准太子妃便是黑龍轉世的消息更是俞傳俞烈,孩子竟然編成了兒歌傳唱。

  吳珣知道的時候這件事已經在京城徹底傳開了,甚至已經傳到了周圍郡縣。而吳珣知道的原因還是因為有個工部的官員扭扭捏捏地說想拜託他一件事,那個官員說道:「今年魯地乾旱,已經三月未有雨了。」

  「果真如此?」吳珣皺了皺眉,這可不是小事,「大人可以上奏太子,請其撥發賑銀。」

  那官員表情很是為難:「正因如此,下官想請國公爺施以援手。」

  「大人玩笑了,我並非戶部官員哪裡能幫得上您,大人若如實上奏,太子愛民如子自當不會置之不理袖手旁觀。」

  「幫得上幫得上。」官員支吾半天終於還是說了出來,「懇請大人移駕魯地,哭一場。」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