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見陸詷心中有數,吳珣也稍稍放心了一點,他打心底里不想現在離開,但他知道陸詷如今並沒有太多能夠全心全意相信又適合這位置的人可用。能用之人人微言輕,位高權重之人顧慮頗多,賑災之事宜早不宜遲,再拖延兩日只會有更多的百姓流離失所。

  吳珣的唇從陸詷的眉間離開,又落回了他的薄唇上,輕輕咬了一口:「等我回來。」

  這一口就像是小貓在心底抓了一道,陸詷無奈地闔上了眼,尚未別離相思已生。

  第253章 開始清算

  辰時剛至,吳珣便帶著軍隊出發了。

  這是吳珣第一次獨自辦理公務,陸詷不放心,於是調度了之前留在京郊的一部分西北軍的將士。更何況,用軍隊護送賑銀更為穩妥。

  萬般不舍陸詷還是送吳珣離了京城,城門上,陸詷目送吳珣遠去,眸色沉沉。李福舉著傘勸道:「殿下,該回宮了,眼看著就要變天了。」

  陸詷看著風雨欲來之勢,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話:「是啊,要變天了。」

  楊澍從太子那裡得了十匹錦緞和褒獎的事第二天滿朝幾乎都知道了,所有人看楊澍的目光都有些奇怪。邱黨之人看他是忌憚,而從前與楊澍不對付的反倒是生出了幾分好奇。那一日太子在文華殿所說的一番話也不脛而飛,一些貫於附隨的大臣有些無所適從,倒是一些向來剛正的老臣難得地吐了一句讚美之詞:「太子心懷百姓,有明君之風。」

  正當眾臣打算夾起尾巴做人先觀察一下太子殿下的風格時,大理寺的人公開提審了邱承天。雨下得很大,但大理寺周圍還是聚滿了看熱鬧的百姓,這審的可是京城惡少,而且這位惡少竟然詐死金蟬脫殼一次,誰又捨得錯過這一幕呢?

  邱承天身無官職,本不值當朝臣的注意,但所有人的目光都忍不住投向了邱府的方向,邱府這是要倒了?

  樊無鍾審案向來是不愛說廢話,邱承天反駁一句他便扔出一份證據,直到邱承天被砸得是啞口無言。邱承天一連被審了四天,從最開始他身上的科舉舞弊和人命官司一直牽扯到了裡通外敵以及試圖混淆皇家血脈的謀逆大罪。

  眾人已經清楚,這京城的雨恐怕不會停了。

  邱承天的口供直接將麗妃和邱晁牽扯在內,當然被牽扯的還有邱黨的大臣,畢竟他一介白身,許多事情都是經由邱黨的官員所為。大理寺一視同仁,將這些人全部捉拿歸案。

  有人坐不住了,誰都有三兩好友,誰知道哪一天這火會不會燒到自己頭上。這些人猶豫再三還是上書勸諫:「太子殿下一心為了朝政臣等敬佩,只是此案牽扯甚廣,審訊之中必多攀咬。朝臣心中惶恐,恐無心公事。」

  陸詷笑了笑,只是這笑未達眼底,他淡淡地道:「若諸位擔心自己無法勝任,儘管直言,各人有各人志向,孤必不阻攔。」

  眾大臣倒吸了一口冷氣,這言下之意竟然是不在意他們的去留。

  陸詷淡淡地道:「在其位謀其政,大理寺掌刑獄必不能循私廢公,諸位若都如樊大人一般,孤也不用擔心會有尸位素餐之人。」

  樊無鍾啊……大臣舌尖發苦,這哪裡是能學的人,這位可是活閻王,秦檜還有仨倆朋友,這位就沒見他對誰和顏悅色過的。

  很快的他們就知道為什麼太子殿下並不擔心朝臣去留了,樊無鍾那邊審理完一個大臣將證據證言口供皆上報後太子後,太子隨即便下了命令,任命那位官員的官職該由誰補位。

  被擼下去的人中有邱黨之人也有不是邱黨之人,被提拔或是調任一人亦是如此。當這樣的情況上演了四次之後,終於有人醒悟了過來,太子這是要將朝堂大換血啊。

  這該如何是好?

  沒有人想要求變,尤其是已經在屁股下這個位置上舒服慣了的大臣。可如今太子爺明顯是鐵了心,樊無鍾更不是他們可以拉攏收買的對象,這該如何是好?有人指了指北邊,小聲道:「那邊還有一位尊神。」

  是了,眾人一拍大腿這才醒悟過來,太子之所以是太子,那便是因為上頭還有個皇上。於是,奏摺如同紙片飛向了行宮,只是這奏摺有去無回,行宮那邊靜悄悄的沒有一絲回音。

  不免有人心生疑竇,皇上真的是去避暑的嗎?會不會其實是太子藉機生事,將皇上軟禁了起來?於是在吐谷渾進貢瓜果之時,有人壯著膽子提議給皇上皇后送一點。陸詷想也不想便同意了,於是奉命送瓜果的人便背上了眾人的希冀。

  可惜的是,瓜果到了,人也見到了,但是他們想的陰謀卻沒有看見。皇上樂呵呵道:「行宮比京城涼快,倒是為難你們了。」

  確實很為難,那位送瓜果的大臣擦了擦汗,忍不住說了一句:「皇上何日歸京。」

  陸兼琢磨了一下:「秋天,或許是冬天,最遲也不會出了冬月。」畢竟陸詷和吳珣的大婚便定在了冬月末。

  大臣驚得魂都快飛了,結結巴巴道:「皇上不在京中這些時日,發生了不少事情。」

  「嗯,朕都聽太子說了。」

  「不知皇上有沒有看見那些摺子……」

  陸兼笑了一聲:「摺子嗎?朕都給太子送去了。你們也真是的,朕不是說了太子監國嗎?奏摺為何還要往朕這裡送。」

  大臣:「……」等等,您說那些彈劾太子的奏摺您給太子殿下送過去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