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頁
崔夫人悻悻地咬緊了牙齒,卻找不到一句可以反駁的,只自低頭垂淚不提。心裡卻對十九娘有了看法,大家出來的女兒,能gān是能gān,可是心眼也太多了,明明叫自己受了氣,吃了虧,還全家上下都站在她那邊,都說她好,說自己不對。但這氣她就算是明白,也只能忍著,不能明白髮作出來,吳家,從前對於他們來說,是一個高高在上的所在,現在也還是。可以生悶氣,卻不能明著來。
李元嘆了口氣,又道:“不是我說你,你待十九娘過了。你是要養仇人呢,還是養親人?來日方長,你急什麼?你這樣,bī的是兒子。你的目光放長遠一點好不好?凡事不留餘地,吃虧的人是你自己。”
崔夫人抿緊了唇,側頭不語。
老兩口回到家中,就見十九娘大腹便便地迎出來,一手牽著錦兒,一手扶著腰,臉上堆滿甜美的笑容,噓寒問暖,一舉一動實在是讓人熨帖極了,李元道了聲辛苦,jiāo代了李荇的去處,笑眯眯地抱起錦兒,邊逗孩子說話邊往裡頭去了,扔了崔夫人在外頭獨自與十九娘相對。
十九娘坦然望著崔夫人一笑,若無其事地扶了她的手,含著笑親親熱熱地道:“娘,事qíng辦得可順利?”
崔夫人目光複雜地看著十九娘,良久方道:“還算順利。”當著兒媳的面,讓她說出她在何家因為何事被罵,如何低頭伏小,這個臉她還丟不起。她的目光落在十九娘的肚子上,殷切地道:“好好養胎,別太辛勞了。太醫不是說了,讓你多多臥chuáng休息麼?”
“一天到晚都躺著實在不舒坦,想走動走動。”十九娘的眼裡閃過一絲yīn霾,她這一胎懷得不太好,原本身子就嬌弱,錦兒的個頭又大,生的時候著實費了不少力氣。本該休養年余再說,可被崔夫人bī著,她不敢歇氣,沒歇上幾個月就又懷上了,難免三天兩頭總是有些不妥,吃了不少苦頭,近一個月來才算是安穩了下來。可這其間,她所受過的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委屈卻是一輩子都不能忘記。
崔夫人本想要求她去躺著休息,可聽出了十九娘言語裡帶著的那一絲火氣,也就沉默下來,轉而不經意地道:“今日我在何家,見著了丹娘那對孩子。雖然伶俐漂亮,但個子比錦兒同期的時候小得多。”
這算是間接的安慰麼?十九娘輕輕“嗯”了一聲,並無其他言語。崔夫人也就打發她:“你去忙你的罷,不必管我。”
十九娘順水推舟,自回了房不提。不多時,身邊陪嫁來同她說了崔夫人白日在何家的遭遇,言語間頗有些幸災樂禍的意思,她並不見喜樂,只淡淡地道:“一報還一報,正是應該的。”
天色黑盡,李荇回到家中,但見屋裡一盞小小的紗燈,十九娘獨自歪在榻上,一張秀麗的臉蒼白憔悴,還帶著些浮腫,秀氣的眉毛微微蹙著,說不盡的孤獨寂寞。心頭突地一軟,低低喊了一聲:“十九娘……”
十九娘回過頭,但見李荇直直地站在簾下,一雙眼睛黑幽幽地看著她,一臉的疼惜憐憫,不由漾起一個笑容來,準備起身下榻:“你回來啦?餓了麼?給你留了熱飯菜,我這就叫人去拿來。”
李荇快步上前,扶住了她,彎腰給她套鞋子,輕聲道:“十九娘……”
他待她不是不夠好,可是總感覺隔著一層。似現在這樣體貼的給孕期的她穿鞋子,是第一次。雖然有丫頭伺候,可到底是不一樣的,十九娘垂頭看著李荇的動作,心頭猛地一抽,又痛又癢,眼淚不知不覺流了滿臉。她聽見李荇說,“十九娘,你別著急好不好?來日方長,就算這一胎還是女兒,我也一樣會待你好,我說的話算數。”
這個男人,他心裡什麼都知道。十九娘忍住眼淚,低低地說了一聲:“好。行之,你待我好,我也不離不棄。”
第三百五十七章聯(三)
蔣長揚和牡丹並不敢和李家前後腳離開,一直等到暮鼓響起方才辭別何家眾人登車歸家。
雖已是傍晚,外頭的暑氣還很重,就是chuī過的風也是熱的。兩個孩子都嚷嚷著不舒服,軟兮兮地趴在rǔ娘懷裡沒jīng打采的。牡丹在一旁拿了扇子給他們搧著,低聲問雨荷:“說得怎樣了?”
雨荷氣鼓鼓地抿了抿耳邊的碎發,道:“叫我下次別來了。”母女倆都是倔脾氣,各自拽著往反方向走,很快就談崩了,封大娘不等到牡丹出門,就拿笤帚把她趕了出去。
牡丹撲哧一聲笑出來:“封大娘這個脾氣呀……人家都是人老了脾氣就好了,她是越老越爆。不過終究也是為了你好,等熬些日子,不見你來她自然就心軟了,定要尋藉口去看你的。”
雨荷輕輕嘆了口氣,抬眼看著窗外。落日的餘暉she在道路旁的坊牆上,又折she回來,刺得她的兩眼發酸。她抬起手來,使勁擦了擦眼,低聲道:“這天怪熱的。”
牡丹瞅了她一眼,默然把眼睛轉開,笑著說起了其他事qíng:“今年那株開出紫紅色花的洛陽紅養護得如何了?待到秋天要把它重新嫁接過,日後興許能成一個新品種。”今年芳園的一株洛陽紅髮生了芽變,開出一朵迥異於其他花朵的花來,色彩呈紫紅色,花心有不太明顯的紫色剪絨狀花瓣。只要養護得當,分離、嫁接、固定之後就是一個新品種。
雨荷聽牡丹說起了這個,微微鬆了口氣,打起jīng神道:“那根枝頭聽您的吩咐特別做了記號的,李師傅一日要看兩次。”她睜大眼睛看著牡丹,“他說就算是您的想法能成,也要五六年以上才能出新品種!”
牡丹笑道:“是呀,要不斷選護,才能穩下來,這日子漫長著呢。終我這一生,若是能從芳園多出幾個新品種,也就心滿意足了。”
“一定能的。”雨荷興致勃勃地和牡丹說起這個事qíng來,總算是淡忘了剛才的不愉快。
回到家中,兩個孩子已經睡熟,牡丹打發rǔ娘抱了他們下去歇著,本想問蔣長揚事qíng的詳細經過,可見一進門鄔三就纏上了蔣長揚,只得緩上一步,自己散了頭髮先去沐浴。出來以後一眼就瞧見蔣長揚躺在窗下的榻上望著房樑上垂下的銀香球發呆,不由笑道:“還不去洗?發什麼呆呢?”
蔣長揚翻了個身,望著她道:“我在想,這事兒最後會是個什麼下場?”
牡丹接過恕兒手裡的布巾,示意恕兒下去,自己擦著頭髮走到他身邊坐下:“說起來,他們到底是怎麼打算的?我早就想問你,總是沒有機會問。”
蔣長揚接了她手裡的布巾替她擦著頭髮,低聲道:“我先和你說說那株金腰樓的事qíng,你就明白了。你可知道,當年的崇聖寺,有兩株牡丹最是出名,一是金腰樓,二是玉腰樓,號稱金玉滿堂。後來那人死了後,兩株牡丹被移栽到內苑中,可是不過幾年功夫卻都死絕了,很多人因此被罰。李花匠當時也是照料那花的人之一……”說到這裡,蔣長揚看了牡丹一眼,“他並不是天生就啞的,他的舌頭被人割了。”
牡丹打了個寒顫。果然和曇花樓的事qíng有關。金不言千方百計搜集金腰樓和玉腰樓,果然是有原因的。
蔣長揚繼續道:“皇后遲遲不肯落下那口氣,為的什麼,大家心裡都明白,無非就是牽掛著寧王。那一日是到了油盡燈枯,孤擲一注,將從前的事qíng來和聖上說,實是為了打動聖上,顧念多年的夫妻qíng分,想想從前她也曾為他做了不少事,王家也曾立下汗馬功勞。聖上口裡說念著她的qíng分,讓她安心養病,轉手卻讓人送了這株花去給她瞧,說是讓她看看外面的花兒有多好,早日養好病,好去賞花。”可是皇后看到那株金腰樓就慘笑一聲,側面向里不再言語,少傾宮女去看,已經咽了氣。這才會有後來寧王在她靈前泣血的一幕,寧王是為她哭,還是為自己的無辜而哭,沒人知道。
多年夫妻走到這個地步,實是讓人無話可說。生母被bī死,身為嫡子卻不能承嗣,就算是寧王說他不怨恨皇帝,皇帝都不會信。牡丹沉默片刻,道:“那麼李家這個當口尋你,怕是想找一條退路了?”
蔣長揚讚賞地一笑:“是。寧王正是因為看清楚了這個,所以才願意退而求其次,與景王聯手對付閔王。帝後這些年以來,基本上還算是相安無事,之所以皇后突然病重,且聖上這麼決絕,還是和閔王去年突然推出金不言這件事來有關係。現在南方不是大旱麼?閔王正謀求讓寧王作為欽差出面去賑災。賑災若是不力,寧王就徹底完了。”要在賑災這件事中弄點手腳出來,那是再容易不過的事qíng。
現在的qíng形就是,寧王手裡有景王想要的,景王手裡也有寧王想要的,兩者誰上位,多半還能留一線人qíng希望,但若是閔王上位,就是兩家都鐵定要倒血霉。所以合作的希望是很大的,至於今後,現在誰也說不清會如何。倘若寧王果然老實有誠意,景王胸懷大度,也不是不能平安終老,可是世事無常,誰又能說得清呢?也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
牡丹輕輕理著蔣長揚袍子上的褶皺,低聲道:“日後的事qíng萬難預料,你去做這件事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周全了。不該多的嘴,不該cha的手,千萬不能做,免得招了忌諱。”
蔣長揚微微一笑:“知道了。我只是做一個傳話人,具體的條件,還要兩位殿下見面以後自己商談,否則換了誰也不放心的。”因見牡丹若有所思,yù言又止的樣子,便笑道:“你放心好了,李家父子不會拿一大家子人的xing命前途開玩笑。李元縱是不能有什麼大作為了,但李荇卻不一定。只要他肯,景王連劉暢都能容得,又如何不能容得他?”
牡丹嘆道:“說得容易,就怕他中途改了主張,日後被人嘲笑沒有節氣。”
蔣長揚淡淡地道:“就看他自己怎麼想了,也要看兩位殿下最後會走到什麼地步。若寧王退隱,良禽擇木而棲,他只是為了發揮自己的才智造福天下,並不是出賣背叛,又何來變節一說?前頭還有太宗誅殺逆王於玄武門後,逆王手下之人紛紛改投太宗,成就一代賢臣的事qíng,怕什麼?”
雖然如此說,牡丹還是有些擔憂:“但願他看得開,拿得起放得下。”
一夜無話,第二日,蔣長揚自尋了隱秘的途徑,去見了景王,把寧王的意思帶到,景王並不立刻就給回答,而是不置可否。蔣長揚和袁十九、潘蓉商量之後,卻一致認為,景王之所以不立刻回答,正是因為動了心,謹慎才至如此。多半觀望上一段日子後,總是要主動接觸寧王的。
果然沒有幾日,寧王已經基本被定下去南方賑災,只差一張聖旨的時候,景王便派了秦三娘來,讓蔣長揚與李家父子接觸,安排他與景王見面。為此牡丹還感嘆了一句,兩親兄弟,日日在朝堂上抬頭不見低頭見,要私底下見個面,還要繞山繞水的通過別人來傳話。
李元嘆了口氣,又道:“不是我說你,你待十九娘過了。你是要養仇人呢,還是養親人?來日方長,你急什麼?你這樣,bī的是兒子。你的目光放長遠一點好不好?凡事不留餘地,吃虧的人是你自己。”
崔夫人抿緊了唇,側頭不語。
老兩口回到家中,就見十九娘大腹便便地迎出來,一手牽著錦兒,一手扶著腰,臉上堆滿甜美的笑容,噓寒問暖,一舉一動實在是讓人熨帖極了,李元道了聲辛苦,jiāo代了李荇的去處,笑眯眯地抱起錦兒,邊逗孩子說話邊往裡頭去了,扔了崔夫人在外頭獨自與十九娘相對。
十九娘坦然望著崔夫人一笑,若無其事地扶了她的手,含著笑親親熱熱地道:“娘,事qíng辦得可順利?”
崔夫人目光複雜地看著十九娘,良久方道:“還算順利。”當著兒媳的面,讓她說出她在何家因為何事被罵,如何低頭伏小,這個臉她還丟不起。她的目光落在十九娘的肚子上,殷切地道:“好好養胎,別太辛勞了。太醫不是說了,讓你多多臥chuáng休息麼?”
“一天到晚都躺著實在不舒坦,想走動走動。”十九娘的眼裡閃過一絲yīn霾,她這一胎懷得不太好,原本身子就嬌弱,錦兒的個頭又大,生的時候著實費了不少力氣。本該休養年余再說,可被崔夫人bī著,她不敢歇氣,沒歇上幾個月就又懷上了,難免三天兩頭總是有些不妥,吃了不少苦頭,近一個月來才算是安穩了下來。可這其間,她所受過的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委屈卻是一輩子都不能忘記。
崔夫人本想要求她去躺著休息,可聽出了十九娘言語裡帶著的那一絲火氣,也就沉默下來,轉而不經意地道:“今日我在何家,見著了丹娘那對孩子。雖然伶俐漂亮,但個子比錦兒同期的時候小得多。”
這算是間接的安慰麼?十九娘輕輕“嗯”了一聲,並無其他言語。崔夫人也就打發她:“你去忙你的罷,不必管我。”
十九娘順水推舟,自回了房不提。不多時,身邊陪嫁來同她說了崔夫人白日在何家的遭遇,言語間頗有些幸災樂禍的意思,她並不見喜樂,只淡淡地道:“一報還一報,正是應該的。”
天色黑盡,李荇回到家中,但見屋裡一盞小小的紗燈,十九娘獨自歪在榻上,一張秀麗的臉蒼白憔悴,還帶著些浮腫,秀氣的眉毛微微蹙著,說不盡的孤獨寂寞。心頭突地一軟,低低喊了一聲:“十九娘……”
十九娘回過頭,但見李荇直直地站在簾下,一雙眼睛黑幽幽地看著她,一臉的疼惜憐憫,不由漾起一個笑容來,準備起身下榻:“你回來啦?餓了麼?給你留了熱飯菜,我這就叫人去拿來。”
李荇快步上前,扶住了她,彎腰給她套鞋子,輕聲道:“十九娘……”
他待她不是不夠好,可是總感覺隔著一層。似現在這樣體貼的給孕期的她穿鞋子,是第一次。雖然有丫頭伺候,可到底是不一樣的,十九娘垂頭看著李荇的動作,心頭猛地一抽,又痛又癢,眼淚不知不覺流了滿臉。她聽見李荇說,“十九娘,你別著急好不好?來日方長,就算這一胎還是女兒,我也一樣會待你好,我說的話算數。”
這個男人,他心裡什麼都知道。十九娘忍住眼淚,低低地說了一聲:“好。行之,你待我好,我也不離不棄。”
第三百五十七章聯(三)
蔣長揚和牡丹並不敢和李家前後腳離開,一直等到暮鼓響起方才辭別何家眾人登車歸家。
雖已是傍晚,外頭的暑氣還很重,就是chuī過的風也是熱的。兩個孩子都嚷嚷著不舒服,軟兮兮地趴在rǔ娘懷裡沒jīng打采的。牡丹在一旁拿了扇子給他們搧著,低聲問雨荷:“說得怎樣了?”
雨荷氣鼓鼓地抿了抿耳邊的碎發,道:“叫我下次別來了。”母女倆都是倔脾氣,各自拽著往反方向走,很快就談崩了,封大娘不等到牡丹出門,就拿笤帚把她趕了出去。
牡丹撲哧一聲笑出來:“封大娘這個脾氣呀……人家都是人老了脾氣就好了,她是越老越爆。不過終究也是為了你好,等熬些日子,不見你來她自然就心軟了,定要尋藉口去看你的。”
雨荷輕輕嘆了口氣,抬眼看著窗外。落日的餘暉she在道路旁的坊牆上,又折she回來,刺得她的兩眼發酸。她抬起手來,使勁擦了擦眼,低聲道:“這天怪熱的。”
牡丹瞅了她一眼,默然把眼睛轉開,笑著說起了其他事qíng:“今年那株開出紫紅色花的洛陽紅養護得如何了?待到秋天要把它重新嫁接過,日後興許能成一個新品種。”今年芳園的一株洛陽紅髮生了芽變,開出一朵迥異於其他花朵的花來,色彩呈紫紅色,花心有不太明顯的紫色剪絨狀花瓣。只要養護得當,分離、嫁接、固定之後就是一個新品種。
雨荷聽牡丹說起了這個,微微鬆了口氣,打起jīng神道:“那根枝頭聽您的吩咐特別做了記號的,李師傅一日要看兩次。”她睜大眼睛看著牡丹,“他說就算是您的想法能成,也要五六年以上才能出新品種!”
牡丹笑道:“是呀,要不斷選護,才能穩下來,這日子漫長著呢。終我這一生,若是能從芳園多出幾個新品種,也就心滿意足了。”
“一定能的。”雨荷興致勃勃地和牡丹說起這個事qíng來,總算是淡忘了剛才的不愉快。
回到家中,兩個孩子已經睡熟,牡丹打發rǔ娘抱了他們下去歇著,本想問蔣長揚事qíng的詳細經過,可見一進門鄔三就纏上了蔣長揚,只得緩上一步,自己散了頭髮先去沐浴。出來以後一眼就瞧見蔣長揚躺在窗下的榻上望著房樑上垂下的銀香球發呆,不由笑道:“還不去洗?發什麼呆呢?”
蔣長揚翻了個身,望著她道:“我在想,這事兒最後會是個什麼下場?”
牡丹接過恕兒手裡的布巾,示意恕兒下去,自己擦著頭髮走到他身邊坐下:“說起來,他們到底是怎麼打算的?我早就想問你,總是沒有機會問。”
蔣長揚接了她手裡的布巾替她擦著頭髮,低聲道:“我先和你說說那株金腰樓的事qíng,你就明白了。你可知道,當年的崇聖寺,有兩株牡丹最是出名,一是金腰樓,二是玉腰樓,號稱金玉滿堂。後來那人死了後,兩株牡丹被移栽到內苑中,可是不過幾年功夫卻都死絕了,很多人因此被罰。李花匠當時也是照料那花的人之一……”說到這裡,蔣長揚看了牡丹一眼,“他並不是天生就啞的,他的舌頭被人割了。”
牡丹打了個寒顫。果然和曇花樓的事qíng有關。金不言千方百計搜集金腰樓和玉腰樓,果然是有原因的。
蔣長揚繼續道:“皇后遲遲不肯落下那口氣,為的什麼,大家心裡都明白,無非就是牽掛著寧王。那一日是到了油盡燈枯,孤擲一注,將從前的事qíng來和聖上說,實是為了打動聖上,顧念多年的夫妻qíng分,想想從前她也曾為他做了不少事,王家也曾立下汗馬功勞。聖上口裡說念著她的qíng分,讓她安心養病,轉手卻讓人送了這株花去給她瞧,說是讓她看看外面的花兒有多好,早日養好病,好去賞花。”可是皇后看到那株金腰樓就慘笑一聲,側面向里不再言語,少傾宮女去看,已經咽了氣。這才會有後來寧王在她靈前泣血的一幕,寧王是為她哭,還是為自己的無辜而哭,沒人知道。
多年夫妻走到這個地步,實是讓人無話可說。生母被bī死,身為嫡子卻不能承嗣,就算是寧王說他不怨恨皇帝,皇帝都不會信。牡丹沉默片刻,道:“那麼李家這個當口尋你,怕是想找一條退路了?”
蔣長揚讚賞地一笑:“是。寧王正是因為看清楚了這個,所以才願意退而求其次,與景王聯手對付閔王。帝後這些年以來,基本上還算是相安無事,之所以皇后突然病重,且聖上這麼決絕,還是和閔王去年突然推出金不言這件事來有關係。現在南方不是大旱麼?閔王正謀求讓寧王作為欽差出面去賑災。賑災若是不力,寧王就徹底完了。”要在賑災這件事中弄點手腳出來,那是再容易不過的事qíng。
現在的qíng形就是,寧王手裡有景王想要的,景王手裡也有寧王想要的,兩者誰上位,多半還能留一線人qíng希望,但若是閔王上位,就是兩家都鐵定要倒血霉。所以合作的希望是很大的,至於今後,現在誰也說不清會如何。倘若寧王果然老實有誠意,景王胸懷大度,也不是不能平安終老,可是世事無常,誰又能說得清呢?也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
牡丹輕輕理著蔣長揚袍子上的褶皺,低聲道:“日後的事qíng萬難預料,你去做這件事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周全了。不該多的嘴,不該cha的手,千萬不能做,免得招了忌諱。”
蔣長揚微微一笑:“知道了。我只是做一個傳話人,具體的條件,還要兩位殿下見面以後自己商談,否則換了誰也不放心的。”因見牡丹若有所思,yù言又止的樣子,便笑道:“你放心好了,李家父子不會拿一大家子人的xing命前途開玩笑。李元縱是不能有什麼大作為了,但李荇卻不一定。只要他肯,景王連劉暢都能容得,又如何不能容得他?”
牡丹嘆道:“說得容易,就怕他中途改了主張,日後被人嘲笑沒有節氣。”
蔣長揚淡淡地道:“就看他自己怎麼想了,也要看兩位殿下最後會走到什麼地步。若寧王退隱,良禽擇木而棲,他只是為了發揮自己的才智造福天下,並不是出賣背叛,又何來變節一說?前頭還有太宗誅殺逆王於玄武門後,逆王手下之人紛紛改投太宗,成就一代賢臣的事qíng,怕什麼?”
雖然如此說,牡丹還是有些擔憂:“但願他看得開,拿得起放得下。”
一夜無話,第二日,蔣長揚自尋了隱秘的途徑,去見了景王,把寧王的意思帶到,景王並不立刻就給回答,而是不置可否。蔣長揚和袁十九、潘蓉商量之後,卻一致認為,景王之所以不立刻回答,正是因為動了心,謹慎才至如此。多半觀望上一段日子後,總是要主動接觸寧王的。
果然沒有幾日,寧王已經基本被定下去南方賑災,只差一張聖旨的時候,景王便派了秦三娘來,讓蔣長揚與李家父子接觸,安排他與景王見面。為此牡丹還感嘆了一句,兩親兄弟,日日在朝堂上抬頭不見低頭見,要私底下見個面,還要繞山繞水的通過別人來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