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頁
「傳朕旨意,景福宮宮女山姜叛主,賜鴆酒。」
祁鈺只著月白色蟠龍常服,負手而立,鳳眼生威。許久來初次在面對與明家相關的事情時,拿出了君主威嚴。
身後不帶一人,走到了明丹姝的院子跟前,卻見她早已在院門口迎風等著,身子薄薄婀娜一條,如同柳枝似的,轉念又對方才的旨意生了後悔。
「在這風口站著做什麼?」 他想,若是她哭一哭,與他示弱、認錯,他便收回成命。
「刑部和大理寺未審,皇上便先判,不知山姜所犯何罪?」 她說話時的聲音都是顫抖著的,又急又怒,卻絲毫沒放軟姿態。
她知道祁鈺會生氣,也做好了應對他怒火的準備,卻沒想到…等來的會是賜死山姜的聖旨!
山姜在這局棋里,不過是個無關緊要的小卒子,原本打算待風波平息些便悄悄將人送出宮去,卻不想山姜成了祁鈺出氣的口子。
「朕容你放肆、容你背著朕的小動作、忍你與吳非易暗通款曲,是因為朕愛你、有愧於你明家!」
祁鈺怔了怔,見她非但不認錯坦白,反而疾言厲色質問起自己,火上澆油般呵斥道:「朕不捨得罰你,就讓那些縱容你忤逆朕的人受過!」
「臣妾素來對皇上坦誠,可皇上又是如何回報的?」 明丹姝遇強則強,從前那些示弱媚態無影無蹤。
「回報?」 祁鈺本就對明家含愧,如今正在氣頭上再聽她提起回報兩個字,惱羞成怒:「朕是皇上!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你懂不懂!」
明丹姝越發地強勢逼人,絲毫不見懼意,反而句句踩著他的痛處,似笑非笑扯了扯嘴角:「既然如此,明家舊案皇上也不必假惺惺再查!更不何必與臣妾談情愛!」
作者有話說:
第84章 謀心
「假惺惺?」 祁鈺被踩到痛處, 勃然大怒,口不擇言道:「事實就是,朕明知徐鴻與太后的交易, 默許了用老師的人頭, 換世家歸順!」
當年,在徐鴻舉報明家、繼而滿門下獄後,他明知案情漏洞,卻為了網羅世家以打壓裕王,沒及時出手營救。
「在當時,只要徐鴻帶領世家歸順東宮, 朕於皇位便如同探囊取物。若不然,朕與裕王若當真動起手來,勝負難定, 遭殃的更是京城和江南的百姓。何況當時父皇病重, 裕王一旦登基, 我大齊皇室先祖為了壓制世家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將付諸東流。」
負手背過身不再看她,深吸一口氣卻被壓著沒呼出來, 聲音又低又冷:「你該怨的人,是朕。」
「簡單點…」 明丹姝反倒平靜下來,這些天,她設身處地想過所有祁鈺可能經歷的無奈取捨, 如今聽他真正說出來,反而如釋重負:「是你為了皇位,捨棄明家。」
「皇上以為為何案情證據天衣無縫?最後定了明家死罪的帳本又是從哪裡來的?」
回身拿出祁鈺一直在找的,那日她從明家後院取出來的另外半冊帳本, 波瀾不驚遞給他:「我之前一直不懂, 為何這本假帳的字跡儼然出自我爹之手。今日聽了皇上的話, 終於明白了。」
「當年既有瓦寨和承平票號在,明家的困境並非不可解。但他又自己寫了假帳,將證據做實。他什麼都知道,還是義無反【gzh:又得浮生一日涼呀】顧舍了明家,為皇上鋪路…」
祁鈺如同兜頭被潑了盆冰水,怒氣偃旗息鼓,他視明章儼如父親,承其教誨多年,對其為人如何瞭然於胸。今日明丹姝所言,他驚愧交加卻又覺得意料之中…
心口發酸,眼睛更是脹得無法將視線從帳冊熟悉的筆跡上已開,驀地想知道…老師當年揣摩出他的心意後,是抱著怎樣的心情認下污名?
若是…若是他不那麼急功近利,與老師一路扶持到今日,眼下又會是怎樣的局面?
一定不會像今日這般…他站在無人之巔,追悔莫及。
她的悲痛早已過了時,「我爹最後一次見皇上時,說了什麼?」
「胥淮和師母,都還活著。」 老師行刑前,半個冤字也未出口,只是囑咐他莫牽連家人。
「原來是這樣。」 她也不問二人在哪,瞭然莞爾…父親那樣慈和的人,怎會不為家人安排好後路。
「你恨朕嗎?」 他始終提這口氣,不敢抬眼看她。
「臣妾入宮見到皇上時,是真的高興過,也心動過。但,也僅此而已了…」
她無悲無喜,仍是心平氣和地待他,又拿出一封皺皺巴巴開了封的信:「二皇子受傷那次,趙松茂曾藉機留給臣妾手書一封,裡面記著先皇駕崩的來龍去脈。若非先皇病重,想來…明家還有時間的。」
兩人隔著張茶桌,聽著一牆之隔的僧人早課誦經,一人閉目養神不言不語,一人心似油煎欲言又止…
兩個時辰過去,日頭掛在天中,秦瞞回來:「皇上,都處置好了。」
他見皇上並無避諱之意,又道:「梁濟已死,劉立恆重傷,禁軍和京畿大營都以為是咱們是被瓦寨伏擊,並無異動。」
其實,剿匪不過是個名號,真正對梁濟和劉立恆動手的,是皇上的暗衛。
「梁濟早便是吳家的人,自吳秋樂進宮後便左右右擺,不能留。」
「臣妾知道。」 許多事她本不必經過梁濟便能辦成,她之所以兜圈子在祁鈺的眼皮子底下收買梁濟,不過是在順手剪一剪吳秋樂的黨羽。
祁鈺只著月白色蟠龍常服,負手而立,鳳眼生威。許久來初次在面對與明家相關的事情時,拿出了君主威嚴。
身後不帶一人,走到了明丹姝的院子跟前,卻見她早已在院門口迎風等著,身子薄薄婀娜一條,如同柳枝似的,轉念又對方才的旨意生了後悔。
「在這風口站著做什麼?」 他想,若是她哭一哭,與他示弱、認錯,他便收回成命。
「刑部和大理寺未審,皇上便先判,不知山姜所犯何罪?」 她說話時的聲音都是顫抖著的,又急又怒,卻絲毫沒放軟姿態。
她知道祁鈺會生氣,也做好了應對他怒火的準備,卻沒想到…等來的會是賜死山姜的聖旨!
山姜在這局棋里,不過是個無關緊要的小卒子,原本打算待風波平息些便悄悄將人送出宮去,卻不想山姜成了祁鈺出氣的口子。
「朕容你放肆、容你背著朕的小動作、忍你與吳非易暗通款曲,是因為朕愛你、有愧於你明家!」
祁鈺怔了怔,見她非但不認錯坦白,反而疾言厲色質問起自己,火上澆油般呵斥道:「朕不捨得罰你,就讓那些縱容你忤逆朕的人受過!」
「臣妾素來對皇上坦誠,可皇上又是如何回報的?」 明丹姝遇強則強,從前那些示弱媚態無影無蹤。
「回報?」 祁鈺本就對明家含愧,如今正在氣頭上再聽她提起回報兩個字,惱羞成怒:「朕是皇上!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你懂不懂!」
明丹姝越發地強勢逼人,絲毫不見懼意,反而句句踩著他的痛處,似笑非笑扯了扯嘴角:「既然如此,明家舊案皇上也不必假惺惺再查!更不何必與臣妾談情愛!」
作者有話說:
第84章 謀心
「假惺惺?」 祁鈺被踩到痛處, 勃然大怒,口不擇言道:「事實就是,朕明知徐鴻與太后的交易, 默許了用老師的人頭, 換世家歸順!」
當年,在徐鴻舉報明家、繼而滿門下獄後,他明知案情漏洞,卻為了網羅世家以打壓裕王,沒及時出手營救。
「在當時,只要徐鴻帶領世家歸順東宮, 朕於皇位便如同探囊取物。若不然,朕與裕王若當真動起手來,勝負難定, 遭殃的更是京城和江南的百姓。何況當時父皇病重, 裕王一旦登基, 我大齊皇室先祖為了壓制世家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將付諸東流。」
負手背過身不再看她,深吸一口氣卻被壓著沒呼出來, 聲音又低又冷:「你該怨的人,是朕。」
「簡單點…」 明丹姝反倒平靜下來,這些天,她設身處地想過所有祁鈺可能經歷的無奈取捨, 如今聽他真正說出來,反而如釋重負:「是你為了皇位,捨棄明家。」
「皇上以為為何案情證據天衣無縫?最後定了明家死罪的帳本又是從哪裡來的?」
回身拿出祁鈺一直在找的,那日她從明家後院取出來的另外半冊帳本, 波瀾不驚遞給他:「我之前一直不懂, 為何這本假帳的字跡儼然出自我爹之手。今日聽了皇上的話, 終於明白了。」
「當年既有瓦寨和承平票號在,明家的困境並非不可解。但他又自己寫了假帳,將證據做實。他什麼都知道,還是義無反【gzh:又得浮生一日涼呀】顧舍了明家,為皇上鋪路…」
祁鈺如同兜頭被潑了盆冰水,怒氣偃旗息鼓,他視明章儼如父親,承其教誨多年,對其為人如何瞭然於胸。今日明丹姝所言,他驚愧交加卻又覺得意料之中…
心口發酸,眼睛更是脹得無法將視線從帳冊熟悉的筆跡上已開,驀地想知道…老師當年揣摩出他的心意後,是抱著怎樣的心情認下污名?
若是…若是他不那麼急功近利,與老師一路扶持到今日,眼下又會是怎樣的局面?
一定不會像今日這般…他站在無人之巔,追悔莫及。
她的悲痛早已過了時,「我爹最後一次見皇上時,說了什麼?」
「胥淮和師母,都還活著。」 老師行刑前,半個冤字也未出口,只是囑咐他莫牽連家人。
「原來是這樣。」 她也不問二人在哪,瞭然莞爾…父親那樣慈和的人,怎會不為家人安排好後路。
「你恨朕嗎?」 他始終提這口氣,不敢抬眼看她。
「臣妾入宮見到皇上時,是真的高興過,也心動過。但,也僅此而已了…」
她無悲無喜,仍是心平氣和地待他,又拿出一封皺皺巴巴開了封的信:「二皇子受傷那次,趙松茂曾藉機留給臣妾手書一封,裡面記著先皇駕崩的來龍去脈。若非先皇病重,想來…明家還有時間的。」
兩人隔著張茶桌,聽著一牆之隔的僧人早課誦經,一人閉目養神不言不語,一人心似油煎欲言又止…
兩個時辰過去,日頭掛在天中,秦瞞回來:「皇上,都處置好了。」
他見皇上並無避諱之意,又道:「梁濟已死,劉立恆重傷,禁軍和京畿大營都以為是咱們是被瓦寨伏擊,並無異動。」
其實,剿匪不過是個名號,真正對梁濟和劉立恆動手的,是皇上的暗衛。
「梁濟早便是吳家的人,自吳秋樂進宮後便左右右擺,不能留。」
「臣妾知道。」 許多事她本不必經過梁濟便能辦成,她之所以兜圈子在祁鈺的眼皮子底下收買梁濟,不過是在順手剪一剪吳秋樂的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