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奇恥大辱,當真是奇恥大辱。

  *

  若說往昔王若霜有多愛黎王,發覺嵇康與黎王的私情後,那些愛便成了徹骨的恨意。

  十年,整整十年。她被黎王的花言巧語,甩的團團轉。

  王若霜枯坐在涼亭里一整夜,終是下了狠心將調遣黎王私兵的令牌遞給了蘇荷愫。

  蘇荷愫再轉交給沈清端。

  如今,黎王埋伏在京郊的私兵們便皆被調去了西山,且在即將去黎王匯合時,又改道去了燕州。

  縱有五萬私兵,如今卻被沈清端使了法子分散了力量。

  福熙已除,黎王便只剩下帶去西山的那一小隊人馬。

  他聰明一世,連同著將黎王妃的真心踩在地上踐踏,如今卻沒想到會在黎王妃身上重重地跌上一跤。

  王若霜也只有一個要求,便是親手殺了黎王。

  作者有話說:

  因為權謀戲份不想寫太多。

  所以下一章會寫黎王倒後,女主的女學,然後就正文完結來。

  會寫蠻多番外的。

  第76章 正文完結

  黎王已許久沒有再體會過被人擎肘得進也不是、退也不是的滋味。

  自明偵帝半死不活地躺在龍榻上後, 黎王便已將朝政的大權盡皆握在手心,雖遲遲未尋到那玉璽和玉印,無法名正言順地稱帝。

  可滿朝文武百官, 又有哪個敢對他不敬?

  幼時吃的那些苦, 受的那些奚落, 好似都在一夕之間報復了回來,立在權利巔峰的酣暢快.感似乎澆滅了失去嵇康的痛苦。

  黎王妃也為他誕下了個嫡子,雖還是個襁褓嬰兒, 可眉宇間竟是有幾分他英武神氣的模樣。

  而那凌序一黨的叛軍雖入主了金陵,將賀家收為其用,可他也收攏了金陵王家的嫡女, 正好吃好喝地養在後院裡。

  且王家家主早已飛鴿傳信給他,答應自己會密切關注沈清端的行蹤, 若發現凌家軍有什麼異動, 便立時寫信入京。

  所以,他才會高枕無憂地跟著孫皇后前來西山尋找玉璽和玉印。孫皇后高坐於鳳位數十年,享了半輩子的榮華富貴, 卻比平民百姓還要更怕死幾分。

  說到底, 黎王是打從心底瞧不起孫皇后。並且他還將朱珠公主攥在了手心,孫皇后還能翻出山去嗎?

  可令他沒想到的是, 孫皇后還當真如此做了, 使了一招調虎離山將他騙來西山後,卻是極有骨氣地不肯供出凌序收買她的計劃。

  縱使他提著劍在孫皇后身上割了許多刀,她痛得連氣也喘不上來,卻還是目光堅定地說:「將你騙來西山, 是我一個人的計劃。」

  「有趣。」黎王怒極反笑, 提著劍挑開了孫皇后身前的衣襟, 慢條斯理地說:「凌序到底給了母后什麼好處,能讓母后如此聽話?」

  胸前大敞,露出那艷.色的裡衣來,周圍兵卒的視線便也朝著孫皇后望來,孫皇后只覺備受屈辱,當即便對著黎王啐了一口道:「下賤的庶子。」

  她為嫡母,縱使黎王自詡為天潢貴胄,說到底也不過是卑賤的庶子罷了。

  這句話也當真是激起了黎王心裡蓬勃的怒意,他本是不想用那般下三濫的招數來對付孫皇后,可如今卻也不得不用了。

  女人,最在意的除了自己所生的子女,不就是股間的那點貞潔?

  況且孫皇后又不算尋常女人,黎王便招呼了自己的親衛,與他們說:「本王這位母后獨守空閨十數年,你們可要下手輕些。」

  那兩個親衛適時地露出幾分淫.邪的笑意來,便如餓狼撲食般撲到了孫皇后身上。

  夜風微涼,吹起了黎王衣擺上的鶴紋金絲繡線,他的耳畔迴蕩著孫皇后的哭喊聲,可他卻如恍若未聞般盯著手裡那鑲著玉珠的匕首瞧。

  他仍記得幼時,御膳房不肯給他和母妃送像樣的吃食,嵇康便使了法子買通一個相熟的老太監,那老太監便時不時送些乾淨的吃食給他。

  後來黎王才知曉,嵇康使的法子不過是屈辱地俯在那老太監身下,將他伺候開心了,老太監才會給他們吃食。

  堂堂一個庶妃、一個皇子,竟在孫皇后的磋磨薄待下淪落到如此悲慘的境地。

  他的恨意已滋長得太久了一些。

  *

  孫皇后到底是受不住黎王折辱的手段,割肉刺身的痛意她都忍了過來,卻不能容許那幾個親衛在她身上作亂。

  她便只能將凌序如何聯絡她,並如何囑咐她將黎王哄騙到西山的事兒說了,只是在說話的過程里隱去了朱珠公主遞信一事。

  黎王聽聞凌序帶來的醫師可以救治明偵帝身上的蠱毒後,終是慌亂得沉下了面子。

  時隔數年,他再一次體會到了被人擎肘得進也不是、退也不是的局面。

  若是明偵帝當真被凌序救活,再由他哄出了玉璽和玉印的藏身之地,他最大的倚仗——正派正禮的地位便沒了。

  更何況自賀老相公栽贓似地死在金鑾殿上後,那些清流文官們便對他多有不服,雖被他軟硬兼施地拔除了幾分刺頭,可有如何堵得住天下那麼多文人書生的悠悠眾口?

  如今的凌序定是尋到了玉璽和玉印,只要明日在傳位昭書上印下玉印,再改了上頭的名字,他便從反賊搖身一變成了繼承正統大位之人。

  黎王一劍了結了孫皇后的性命,不過讓親衛們將她隨意拋在西山山腳下的密林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