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才剛跑過去,就瞧見了領著群國公府侍衛的張侖過來了。

  文哥兒沒想到這次人這麼齊,小時候認識的朋友都來了大半。他樂滋滋地跟張侖打招呼:「你要回河南老家去啊!」

  張侖也笑道:「受祖父之命回去辦點事。」

  天津衛是京畿最為重要的漕糧轉運中心,目前還是實施軍事化管理。

  張侖前些天先到這邊交接點事務,臨行前與人在兵部的王守仁打了個招呼,準備乘官船回趟老家。

  以英國公的地位,張家人乘個官船自然是很隨意的事。

  漫長的航船過程十分乏味,像明末的張岱便寫了本書叫《夜航船》。

  原因就是南方水網密集,動不動就要沒日沒夜地坐船。

  長夜漫漫,夜航無聊,大夥又睡不著,索性圍坐在一起閒談,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無所不及。

  張岱且聊且記,記出一本古代文化常識,取名為《夜航船》就是因為這個出處。

  如今才是冬末春初,入夜後外頭還是很冷的,文哥兒便熱情地邀張侖進船艙里跟大夥一起圍爐夜話。

  出門第一晚早早睡下多浪費,都來吃吃喝喝順便聊聊天!!!

  我們這艘船上人才濟濟,怎麼都得聊出十本八本書來才夠本!

  張侖似乎早有準備,取出壇香醇的米酒讓大家架在爐子上溫了吃,還備上了松子榛子等等果仁以及過年必不可少的香脆麻花。

  全都是他命人在天津衛搜羅來的適合邊嘮嗑邊打牙祭的吃食。

  眼看每個人手邊都擺得滿滿當當了,文哥兒只覺十分感動,直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張侖也」。

  可算彌補了他不能登岸吃遍天津衛的遺憾!

  王守仁這個當哥的都看不下去了,搖著頭說道:「等去了河西走廊那邊,你可別為了口吃的就被人騙走了。」

  文哥兒一臉「你是不是瞧不起我」的憤慨,振振有詞地反駁道:「那怎麼可能?起碼得頓頓都有好吃的我才會跟人走!」

  眾人都哈哈大笑。

  正說笑間,米酒也快要溫好了。比起別的酒,米酒釀起來更簡單,而且老少咸宜、全家都能喝,農家逢年過節都愛弄一點來應應節,放翁那會兒便有「莫笑農家臘酒渾」之說。

  香香甜甜的米酒並不醉人,文哥兒這年紀都能喝一點。

  他不知從哪掏出自己帶來的枸杞,頗有儀式感地往米酒里撒了一把,那本來就漂浮著酥軟熟糯米的甜釀看起來頓時就更養生了!

  既然是養生妙酒,那他今天當然要多嘗一碗!

  謝豆等人:「…………」

  為了口吃的,這小子真是什麼話都說得出來!

  可惜哪怕文哥兒揚言說今晚我們都不要睡,聊著聊著還是開始打起盹來。

  最後還是王守仁直接把他拎去睡了。

  有這麼多朋友相伴,文哥兒每天都不覺得乏味。不過四五天的功夫,他們就到了臨清。

  船也走了好些天了,便在臨清靠岸休整和補給。

  這是終於離開北直隸,成功出省了!

  臨清下轄於山東東昌府,自隋唐時期便建有渡頭,明朝更是在此地設立了運河鈔關,並由戶部派官員直接管轄。

  所謂的鈔關就是收關稅的地方,簡單來說就是你不給錢,你的船就別想從這裡過!

  文哥兒還沒見識過真正的徵稅過程,下船後就慫恿目前正在戶部掛職的李夢陽帶自己去看看。

  李夢陽覺得文哥兒真是對什麼都好奇。

  不過來都來了,作為代表朝廷來出外差的戶部官,李夢陽本也該去看看的。

  「好!」

  李夢陽一口應下。

  對此感興趣的人便都跟著李夢陽直奔設在臨清的戶部分司。

  戶部分司的人聽聞京師來人了,頗有些驚訝。再一打聽,知曉來的是一群小年輕,他們才把心放回原處。

  考慮到王守仁等人品階雖然不是特別高,家中卻沒一個是簡單的,這些人自也沒敢怠慢,都笑著出來相迎。

  文哥兒很快從戶部分司的人嘴裡聽說了具體的鈔關稅徵收流程。

  明朝漕運收鈔關稅不是按貨物多少來徵收,而是按照船隻大小來徵收,叫做船料,也叫「梁頭稅」。

  甭管你帶了多少貨,這麼大的船從我們這經過就得收這麼多稅!

  明朝商稅名目極多,有些是住稅,也就是當地政府負責收的稅;有的是過稅,也就是在運輸過程中收的稅。

  只是其中最來錢的就是過稅中的鈔關。

  其他十種八種商稅加起來,也抵不過一個鈔關稅!

  文哥兒聽戶部分司的官員一介紹,才知道漕運這塊多能搞錢。

  光是臨清這個鈔關收上來的商稅,就是整個山東布政使司商稅的十倍!

  怪不得朝廷要在這邊設置戶部分司了,漕運當真是富得流油。

  這錢讓別人來收,老朱家哪裡放心啊?必須由朝廷直管!

  需要注意的是鈔關之所以叫鈔關,是因為以前朝廷規定關稅必須徵收寶鈔。

  只可惜後來寶鈔越來越不頂用了,朝廷也撐不下去了,自弘治二年起朝廷便正式規定了鈔關稅可以折收白銀。

  目前鈔關徵收關稅的時候繳納寶鈔的叫「本色」,繳納白銀的叫「折色」。

  理論上來說,本色錢充入內庫供皇室花銷和賞賜用,折色錢充入國庫供邊關軍餉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