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丘濬點頭認可了文哥兒的提議。

  於是頭一批刻辭甲骨便被文哥兒留在了丘家。

  丘濬抬眼看了眼文哥兒溜達著離開的背影,又忍不住把一片甲骨拿到手裡認真端詳起來。

  良久以後,他忍不住嘆了口氣。

  還是回不了瓊山去啊。

  他為官四十二載,離家四十二載。

  也不知如今他們瓊山到底是什麼光景。

  有時候人一旦離開了故土,很可能一輩子都回不去了。

  丘濬坐在書案前一筆一划地繪製了一幅甲骨圖,畫完後仔細比對過沒有謬誤後才把它挪到旁邊,提筆寫起了乞致仕的奏本。

  這些年來內閣並沒有定員,閣臣選兩三個也行,選六七個也行。可人數一多起來,意見也就多了,具體聽誰的還是得看皇帝更信任誰以及閣臣之間關係如何。

  聖上與劉健他們皆是當初在東宮時便有師生情誼在的,遇事大都偏向於聽取他們的建議,內閣算下來已經沒他什麼事了。

  倒不如退下來多讀些想讀的書、多研究些想研究的東西,爭取養好身體多活幾年。

  將來倘若真出了什麼事,聖上應當也會看在他退得這般乾脆的份上能聽得進他幾句勸。

  作者有話說:

  文崽:四朝元老!四朝元老!

  無人賞識·划水三朝·勉強來個晚年發跡的老丘老臉一紅.jpg

  -

  老丘:別看我是個閣老,其實閣臣說話管不管用還得看同僚關係……

  文崽:那您退休吧

  老丘:?

  *

  說起這老丘的仕途,有時候連主持會試都是有人入貢院時突然痛哭流涕地表示「我兒子生了重病我監考不下去了」,才換他上場……記得好像就是錄取謝遷他們那一屆

  永遠在替補,從未被深愛(bushi

  第345章

  文哥兒才撒歡了幾天又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樣,看得相熟的人都有些納罕,都關心地詢問他這是怎麼了。

  丘濬乞致仕的奏本還沒遞上去,文哥兒也沒到處嚷嚷對外只說沒什麼。

  朱厚照都發現文哥兒仿佛在擔心什麼湊過去對文哥兒表達自己的關心:「怎麼啦?怎麼啦?是不是有人欺負你啦?你跟孤講孤幫你出頭!」

  文哥兒狐疑地瞅了朱厚照一眼,懷疑這小子就是想去衝鋒陷陣給誰出頭都無所謂能讓他威風一下就得了。

  他想想自己正在煩心的事,覺得朱厚照也幹不了啥,便也沒跟他細說。

  朱厚照很是鬱悶只覺文哥兒不跟他交心,沒把他當自己人傍晚去找他父皇母后一起用膳時便在那兒唉聲嘆氣。

  朱祐樘看著自從搬去慈慶宮就天天撒歡的兒子突然犯愁,頗覺稀奇地追問:「照兒你這是怎麼了?」

  朱厚照一臉惆悵地說道:「小先生有煩心事,不肯告訴我!」

  朱祐樘:「…………」

  這小子對他這個當父皇的都沒這麼關心吧?

  不過想到那個拿到賞賜就到處請客吃飯、仿佛心裡頭從來沒有半點煩惱(兜裡頭也從來沒有半文閒錢)的小神童也會為什麼事苦惱,朱祐樘頓時來了點興趣轉頭問朱厚照:「什麼煩心事?」

  朱厚照用「父皇你居然這麼笨」的眼神看向他父皇把自己剛才的話重複了一遍:「不告訴我!」

  就是不知道才鬱悶呀!

  他要是知道的話就直接幫忙了好嗎!

  朱祐樘:「…………」

  剛才兒子好像是這麼說的沒錯這不是被勾起了好奇心嗎?

  張皇后聽著這父子倆在那裡討論王小神童到底有什麼煩惱不由有些無語。

  這都什麼事啊?

  他們一個皇帝,一個太子這麼關心人王小狀元在為啥事煩心做什麼?

  沒過幾天朱祐樘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朱祐樘給這次的官修《本草》正式定名為《大明本草》並按照丘濬的提議由文哥兒這個翰林修撰負責監印。

  至此明眼人都看得出朱祐樘欽點這個三元及第小神童不是擺著當祥瑞的,而是有心把他當未來的中流砥柱來栽培。

  許多人待文哥兒的態度更為友善,有些甚至說得上是熱絡。

  文哥兒對此倒是沒什麼想法,他從小朋友就多,再多點兒也無妨。

  他舉薦朋友也不看親疏遠近,只看適不適合。像他與張靈相識更早,早前拿給太子看的不也是周臣的畫冊?

  若是那些無心辦事只想著拉關係走捷徑的傢伙,哪怕主動湊上來交好約莫也聊不到一塊去。

  就在文哥兒拉著文徵明開始跟進《大明本草》下印事宜的時候,丘濬正式把乞致仕的奏本遞了上去。

  丘濬這奏本寫得情真意切,先誠摯地表達了這九年來自己受到重用、沐浴皇恩的感激之情,狠狠地吹捧了朱祐樘一番,再表示自己年事已高、眼疾日益加重,竊據閣臣之位恐耽誤國事,祈求能早日致仕,給自己的四十多年旅宦生涯畫下個還算完美的句點。

  朱祐樘幾乎是一看到這乞致仕的奏本,就想起了朱厚照前些天說的事。

  想來是文哥兒早早從丘濬那兒知曉了這件事,所以才一直為此發愁。

  朱祐樘倒不會覺得文哥兒是因為少了個閣臣靠山才這樣苦惱。

  算起來文哥兒兩個正兒八經的老師還在內閣,文哥兒缺閣臣靠山嗎?那肯定是不缺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