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也不知縣學是不是故意的,負責唱名的學官居然先把三等的生員名字全部念了一遍,等到這些生員面紅耳赤地飛快領完自己的答卷,才慢悠悠地念起了二等卷。

  二等也就比三等略好一些,按照成化年間的規定,在提學官巡考時被列入二等、三等的生員是沒法參加今年鄉試的!

  拿了二等的學生也是垂頭喪氣。

  文哥兒一直留心聽著學官唱名,生怕錯過了自己的考試結果。可等到二等卷都念完了,他還是沒聽到自己!

  難道他居然拿了上等?!

  還是說因為他不是縣學學生,所以縣學把他的卷子單獨放一邊了?

  文哥兒只覺這唱名過程極其漫長,弄得他心裡跟有隻小貓爪子在亂撓似的,恨不得跑上去代替那位學官唱名。

  就不能直接把等次貼出來讓他們自己看嘛!

  文哥兒抓耳撓腮地等了半天,才終於聽到自己的名字。

  他是最後一個拿的,後面都沒人了!

  果然,就是單獨把他一個外來考生的卷子放開吧!

  居然不肯讓他參與縣學排名,真是太小氣了!

  文哥兒在心裡嘀嘀咕咕半天,面上還是很有禮貌地雙手取回自己的卷子。等瞧見答卷上寫著朱紅色的幾句點評和很顯眼的「上」字,文哥兒眼前頓時亮了。

  上一次!他跟錢福他們去參加閣試可沒能拿到上等!

  老丘跟他說他確實只能排中中間間,這個評價很是中肯。

  文哥兒當時也沒覺得有什麼,不過既然都考了,誰會不希望成績好一點?

  這次!終於有上等了!

  看來這位吳督學只是面上凶凶,給起等次來還是很友好的!

  文哥兒正準備好好看看吳伯通給他的點評,又聽給他發答卷的學官說要與他商量一件事:希望他一會能把卷子留在縣學,他們回頭張貼出來激勵後進!

  文哥兒聽後很是不舍,這是他第一次參加正式考試的答卷,很想拿回家給老丘他們看看!

  日後鄉試、會試的原卷可是要糊名謄錄並由官方封存起來的,肯定拿不回來,說不準只有這麼一次機會了!

  文哥兒把自己的理由一說,學官也沒想著和丘閣老他們搶卷子了,便讓文哥兒暫且把卷子留給他們,他們讓人趁著他們聽提學官面評的空隙謄抄一份貼出來就好。

  兩邊說定以後,文哥兒便大方地把卷子留給了對方,自己跟著縣學生員去正式拜謝提學官。

  眾生員已經與他頗為熟悉,走在廊下時不由詢問文哥兒怎麼又把卷子還了回去。

  文哥兒老老實實地把原因給新朋友們講了。

  眾生員:?????

  很好,已經能想像到接下來他們那些夫子上課會先講什麼了。

  你看看人家,你看看人家!

  你看看你,你看看你!

  唉,這個命運其實在聽到文哥兒被列為上等的時候他們就該知道的!

  他們剛才通過吳督學的點評一比對,已經發現剛才學官是按照評價高低來唱名的,也就說名字越晚被念出來,得到的評價就越高。

  文哥兒排在最後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吳督學對他的評價最高!

  這可是一度讓浙江學子叫苦不堪的吳伯通吳督學啊!

  也有一部分人私下裡覺得可能是文哥兒如今有兩位閣老老師在朝中,連吳伯通也不能免俗地額外給他個上等。

  這些人拿了自己的卷子就離文哥兒一行人遠遠地,不知在那交頭接耳說些什麼。

  文哥兒並不知道有人對他的等次不太服氣,與新交的朋友們一起前去吳伯通所在的講堂那邊。

  吳伯通與學官們已經喝過一輪茶,見生員陸續過來行禮落座,他也放下手中的茶巡看一圈。

  目光又不由自主地在個頭最小的文哥兒身上停留了一會。

  說來也是奇怪得很,昨兒他還覺得這小子驕傲自大,需要磨磨他的銳氣,今兒一看卻覺得分外順眼。

  旁的不說,光看他與縣學諸生的往來就知道了,這小孩兒哪裡有半點自恃才高、目中無人的跡象?分明是聰慧過人、踏實肯學,且還特別能交朋友,絕不是那種只知埋首讀書、不通人情世故的「書痴」。

  難怪李東陽他們要先下手為強,把這麼個好苗子收為弟子,這樣的小孩兒誰不喜歡?要是今年他當真去應鄉試,說不準就是大明最小的舉人了!

  吳伯通平時對學生要求分外嚴格,可對於有真才實學的後輩也是真心喜愛。

  他收回落在文哥兒身上的目光,點了幾個自己有印象的上等生員名字挨個給他們點評。

  哪怕手頭沒了答卷,他依然能隨口說出生員們的優缺點,且需要引用原文的時候根本不必思索就能誦讀出來,進一步驗證了他過目不忘的事實!

  雖說這是針對優秀文章的點評,對其他人來說卻也是一種查漏補缺。

  別人有的優點你可能沒有,你得學習一下;別人有的缺點你可能也有,你得改進一下!

  文哥兒聽得津津有味之餘,不免又再次羨慕妒忌恨起來:可惡,當提學官還要過目不忘,他沒有這個技能怎麼辦!!!

  教的人有水平,聽的人又夠虛心,講堂之中一片其樂融融。

  吳伯通本來準備挑幾份有代表性的答卷講解一下就行了,一會再留文哥兒單獨聊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