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瞧瞧文哥兒記下來的這段唱詞,簡直不堪入耳!

  早前他就聽說馬家這小子不是什麼好東西,現在他們竟還禍害到文哥兒頭上來了!

  丘濬想到這裡,又轉頭瞪了文哥兒一眼,板起臉教訓道:「以後不許再跟著你哥他們出去胡混!」

  文哥兒直點頭,知曉自己這次是逃過一打了。

  老丘都搞定了,別人只要依樣畫葫蘆地矇混過關就好!

  文哥兒屁顛屁顛揣著文章去找李東陽分享。

  李東陽這個作文老師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對文哥兒這個學生完全屬於放養狀態,只時不時催更兩句《飲食詩話》。

  見文哥兒主動跑過來了,他便笑著問:「可是給《飲食詩話》添了什麼新文章?」

  文哥兒:「…………」

  文哥兒只能鬱悶地說道:「沒有。」為防李東陽繼續催更,文哥兒把《曲子胡同遊記》給拿出來讓李東陽給點意見。

  李東陽拿過文章一讀,好傢夥,這小子才七歲就去聽曲了啊。

  想到自己有個前·聽曲慣犯兒子李兆先,李東陽看向文哥兒的眼神都有點不善了。

  不過文哥兒這文章寫得挺好的,讀來意趣十足,叫人很好奇那位歌伎是不是真唱得那麼好。

  李東陽雖然覺得文哥兒實在膽大包天,卻沒跟丘濬那樣馬上停下來質問,而是耐著性子往下看。

  於是李東陽就看見了大煞風景的馬公子一行人。

  雖說吧,算下來這群人也只是給人灌杯酒、讓人唱首艷曲,但是不知道為什麼讀起來就那麼地讓人義憤填膺。

  李東陽仔細一咂摸,明白了,文哥兒就是故意的。

  這小子要是不營造前面那種叫人身臨其境的氛圍,後面大夥就不會感同身受地感到氣憤了。

  李東陽瞅著文哥兒說道:「你這小子又在使壞了!」

  文哥兒矢口否認:「沒有的事,我只是把昨晚發生的事一五一十地記了下來!」

  李東陽道:「這你都敢記下來,不怕再挨丘閣老一頓打?」

  上次文哥兒挨打,大家可都是齊齊登門去慰問過的。他們絕對沒有去看熱鬧的意思,就是相攜去關心一下學生。

  文哥兒道:「我剛從丘閣老那邊過來,他老人家說要去找馬尚書說道說道。」

  李東陽:「………………」

  丘閣老啊丘閣老,您老人家就慣著他吧。

  既然丘濬都要去找人親爹直接聊這事兒了,李東陽便把文哥兒的文章留下了,準備中午開文會時拿出去分享分享。

  撇開文哥兒跑去聽曲這荒唐事不提,這文章還是很適合跟大家一起樂呵樂呵的。

  畢竟這小子可是在文章里挖了坑的,越愛風雅的人越容易掉坑,不能他一個人受到傷害!

  至於馬尚書怎麼教兒子,那就是馬尚書自己的事了,他只是個無所事事的翰林官罷了!

  於是李東陽參加文會時便愉快地秀出了學生的新作。

  於是王華這個當爹的又又又又又一次成為了最後一個從別人嘴裡聽說自家兒子幹的好事。

  這還不是一個兒子乾的,而是兩個兒子一起乾的!

  哪怕文哥兒沒在文章里寫同行的人都有誰,他還不知道文哥兒昨天跟誰出去了嗎?

  王華氣勢洶洶地回到家,抄起棍子攆得正在對行李進行最後一次清點工作的王守仁滿院子跑。

  得知東窗事發原因的王守仁:「…………」

  王小文啊王小文,哪怕你真的憋不住想往外說,就不能再忍一晚嗎?!

  明天晚上我們就不在京師了啊!!!

  作者有話說:

  王小文:我認真徵求了別人的意見,覺得這事兒不能我自己扛

  王大仁:我沒有你這樣的弟弟!!

  王·別人·一本滿足·守儉:果然,今天就知道是什麼壞事了!

  註:

  馬文升的紈絝兒子:參考《明孝宗實錄》

  【壬子兵部尚書馬文升之子玠為徽王所奏,法司擬玠主使毆人至死,罪當絞。

  上宥之。

  文升再引咎自歸且求退,得旨,馬玠等事已發落,卿其安心供職,不必再辭。】

  就是馬玠主使打死人,應該判死刑,但是皇帝饒恕了他,並讓馬文升繼續好好辦事,不要辭職。

  第248章

  王華稍加分析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文哥兒是啥地方都想去看看的性格,只是沒有人帶著他也不會瞎跑,上哪都是先跟長輩報備,四捨五入也算是個乖娃子吧。

  王守仁這小子雖然愛胡鬧了點卻也不愛去聽曲看戲更愛搗鼓個沙盤在那排兵布陣十足十的軍事愛好者。

  估摸著這事兒就是張靈攛掇的。

  不過張靈到底是外人,王華也不好去教育別人只能跟吳寬、王鏊兩個蘇州前輩商討了一番他們負責去找張靈談心,他負責回家揍大兒子。

  至於小兒子……孩子還小,又是他哥帶去的姑且先算了。

  當然,動完棍棒後王華還是把兩兒子拎書房裡一視同仁地進行深刻的思想教育。

  就如今的風氣來說,這種單純聽個小曲的娛樂活動問題不大,只有那種馬文升兒子那幾個一看就屬於嫖宿常客的狐朋狗友才算是言官的攻訐對象。

  只是不從這種小事嚴格抓起,以後未必就不會一步步沉湎其中。教育兒女必須從防微杜漸做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