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張靈本身就借住在大興隆寺,受到王家兄弟倆的邀請後自然是欣然同行。

  三個人很快就來到澡堂裡頭一起洗洗搓搓,互幫互助起來非常方便。

  就是讓文哥兒感覺自己被搓掉了一層皮。

  他三下並兩下把自己沖刷乾淨,麻溜去取自己的衣裳穿,免得他哥把他搓得通體發紅。

  文哥兒才剛穿好衣服,就瞧見旁邊有個臉熟的老和尚也剛把僧袍穿好。

  不是大興隆寺的住持又是誰?

  一看他那比旁的僧人花里胡哨幾分的僧袍,就知道這人不是普通和尚了!

  文哥兒很有禮貌地跟住持問了好,還十分自然地和人家聊了起來:「您也來搓澡啊?」

  住持一臉的慈眉善目,含著笑朝文哥兒點頭。

  就是看文哥兒的眼神有些怪。

  仿佛想說什麼,又不太好開口。

  文哥兒十分體貼地說道:「您有什麼話只管說,我們可是常來大興隆寺玩的!」

  住持念了聲「阿彌陀佛」,才開口說道:「近來京師出了首《三個和尚》,老衲聽聞是小施主所作。這歌聽著頗有些意思,唱起來也朗朗上口,不失為一首童謠佳作,就是吧,小施主下次要不把道士也寫寫?」

  文哥兒:「…………」

  完了,這是苦主當場來訴苦了!

  住持還真是跟文哥兒訴起苦來,說他有一個道士朋友,不知怎地知道了這首歌,這兩天派了幾個小道士過來寺里教人唱。

  現在他走到哪都能聽見「三個和尚沒水喝」!

  太損了,真是太損了!

  他怎麼會有這樣的朋友!

  文哥兒一聽道士朋友,莫名想到了被朝廷請去西山那邊當觀主的張老道長。

  也不知道張道長最近有沒有什麼新的發明創造。

  改天得去西山走一走!

  面對住持這種「我受傷了就希望對方也受傷」的心態,文哥兒一本正經地道:「這東西不是想寫就能寫的。」他想起老丘說要幫他背鍋,他又諱莫如深地補了一句,「何況也不是我寫出來的!」

  這話他說得理直氣壯,因為本來就不是他寫的啊,他只是把自己以前聽過的歌教給太子。

  這鍋他可不背!

  作者有話說:

  主持:可算讓我逮著你了

  文哥兒:理不直氣也壯!

  第246章

  為了不繼續這個話題文哥兒也和住持說起自己的道士朋友,說他好朋友如今吃上了皇糧,日子過得可瀟灑了,改天他就去西山玉泉觀那邊找他老人家蹭吃蹭喝。

  住持沉默了一瞬。

  「你的那道士朋友姓張?」住持遲疑著提問。

  文哥兒眨巴一下眼抬頭和慈眉善目的老住持四目相對。

  不是吧世上居然有那麼巧的事?他們居然認識同一個老道士!

  文哥兒回憶了一下自己跟張老道交流過的話題沒想起張老道有沒有提到過住持,只記得張老道當初好像到哪都不受待見最後才在城郊那個由宦官供起來的小廟裡借住。

  難道張老道以前來過大興隆寺蹭吃蹭喝沒蹭成跟住持反目成仇了?

  嘶——

  老張啊老張,你怎麼可以做出這樣的事!

  文哥兒道:「您放心吧,我下次去看張道長的時候一定會好好替你譴責他!」

  住持也覺得世界可真小。

  難怪那廝這麼快知曉京師剛傳唱開的童謠原來他和小神童居然還有這麼一段交情!

  見住持看自己的眼神都不對了,文哥兒頓時好生寬慰了住持一通表示這歌兒不是針對和尚,而是針對人性!

  就算不是三個和尚,換成三個道士、三個尼姑、三個學生,那也是一樣的道理。

  只不過俗世俚語用的本來就是「三個和尚」所以唱詞才照著這個寫罷了!

  如果能警醒世人勤勉做事、莫要偷懶勤勤懇懇讓世界變得更美好豈不是大功德一樁?佛曰「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講的就是這種自我犧牲精神了!

  住持被文哥兒說得一愣一愣的。

  住持咂摸了一會搖著頭說道:「『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一句老衲卻是沒聽說過。」

  這話佛家裡居然沒有的嗎!

  文哥兒也就是隨口掰扯而已既然人家佛法專家說沒有,他麻溜給改了口:「那就是『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住持道:「這倒是有的。」

  文哥兒道:「一個意思,一個意思!」

  住持想了想,也笑了起來,說道:「是老衲著相了,確實是一個意思。」

  佛入地獄便是為了度盡六道,與「地獄不空,誓不成佛」自然是一個意思。

  文哥兒見《三個和尚》的事兒被糊弄過去了,趕忙去看他哥和張靈搓完澡沒有。這地兒可太危險了,風緊,扯呼!

  王守仁剛巧把衣裳穿好,見文哥兒一臉鬱悶地跑過來,不由問道:「你剛才和住持說什麼了?」

  怎麼一副恨不得馬上逃跑的模樣?

  文哥兒一臉深沉地說道:「沒聊什麼,就是聊了聊《三個和尚》。」

  王守仁:「…………」

  看來此地不宜久留。

  兄弟倆帶著張靈出去吃了頓好的,張靈便說他也該回請一二,笑吟吟地表示要帶他們去個好地方。

  到了地頭文哥兒才曉得張靈是帶他們去「曲子胡同」聽小曲兒。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