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文哥兒聽懂了,他們就是傳說中的皇家儀仗隊。

  還挺厲害的!

  兩人東拉西扯地聊了一路,感覺還算投契,走到丘濬家門口時文哥兒看天色還早,便對楊璽說道:「我去丘閣老家玩一會再回去,多謝楊百戶送我到這兒。」

  楊璽對文哥兒的「丘黨」身份也有所耳聞,瞅著文哥兒跟進自己家似的溜達進丘濬家裡去,只覺這小孩真是了不得。也不知以後會是什麼樣的人物!

  說起來,文哥兒和他家最小的弟弟好像同歲來著?

  姑母如今被安排去照看太子,弟弟說不準也有機會像這位小神童一樣入東宮陪著太子長大,往後兩個小孩兒說不準會有不少接觸機會。

  也不知他們玩不玩得來!

  楊璽沒有多留,目送文哥兒進了丘家就回宮復命去。

  另一邊,文哥兒已經徑直跑去尋丘濬說話。

  主要和丘濬探討一下他是不是和馬文升有仇。

  畢竟吧,他爹和他老師都是普普通通翰林官,頂多去禮部那些地方掛個職,怎麼看都得罪不到馬文升頭上。

  思來想去,最有可能和馬文升有仇的就是丘濬無疑了!

  老丘和人結仇又不是什麼稀奇事,要知道他和內閣其他人全都處不來!

  丘濬道:「我沒事和他結什麼仇?」

  文哥兒覺得這老丘沒說實話。別看他年紀小,他對別人的喜惡敏銳著呢,誰喜歡他誰不喜歡他,他是能感受得出來的!

  馬文升瞅他的眼神可算不上友善。

  他好好地在翰林院讀書,難不成還能因為文章寫得不對馬文升胃口而叫馬文升不喜嗎!

  丘濬聽了文哥兒的理由,說道:「都說『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準是你太有出息,讓他想起家中那些個沒什麼能耐的兒孫。」

  馬家可是出了個紈絝子弟的,平日裡一天到晚不學好,整天出去撩事斗非。兒孫不聽話的人,看備受聖上青眼的文哥兒不順眼實在太正常不過了!

  丘濬順嘴給文哥兒講了幾句馬家兒孫的情況,讓文哥兒離那些個不上進的紈絝子弟遠一些。

  文哥兒狐疑地看著丘濬,很懷疑丘濬是不想承認自己仇人多,才說人馬尚書是在羨慕妒忌恨!

  堂堂兵部尚書,怎麼可能因為這種理由就不喜歡他!

  接收到文哥兒懷疑的目光,丘濬惱羞成怒地道:「你以為你有多招人喜歡?難道人人都得喜歡你不成?」

  文哥兒聽後唉聲嘆氣起來:「我七歲了,不招人喜歡了!」

  想當初,王五歲就一度在元守直那兒遇冷,遠沒有王三歲和王四歲那麼受歡迎!

  現在!

  王七歲!

  更大了!

  丘濬瞧見他那愁眉苦臉的模樣兒,琢磨了一下近日來朝堂里的爭端,稍微給文哥兒透露了一下哈密衛的事。

  文哥兒最近沒去東宮,平時又時不時找藉口出去「採風」,所以都沒什麼機會蹭別人邸報看,自然不知道哈密衛那邊出事了。

  那可是嘉峪關那邊送回來的緊急軍報,也就內閣和兵部的人開了幾次臨時會議討論在怎麼辦。

  沒李東陽他們這些翰林官什麼事。

  要說近來和馬文升的接觸,也就只有關於哈密衛的事了。

  他只是提議讓馬文升跑一趟嘉峪關處理關外七衛諸事,有什麼問題嗎?!

  文哥兒聽了事情始末,頓時沉默下來。

  不是,他看馬尚書怎麼說都有六十好幾了吧?

  雖說別人長得高高大大,還有過力大無窮的傳聞,可叫人家六十好幾的人去邊關處理這事兒,是不是有點太不人道了?

  文哥兒用「你還說不是你結的仇」的眼神望著丘濬,眼底滿滿的全是譴責。

  這個老丘,真不實誠!

  丘濬道:「六十多歲怎麼了,我看馬尚書身板還硬朗得很,當初人英國公張輔七十多歲還領兵上陣來著。」

  文哥兒幽幽地說:「……然後死於亂兵之中。」

  屍骨都沒能收回來。

  就算是廉頗那樣的猛將,趙王想搞名將返聘時還猶豫地先派人去瞅瞅廉頗「尚能飯否」呢!

  說起來廉頗也是挺慘的,為了給使者留個自己還很能吃、身體特別棒的好印象,積極地表演了一個大胃王吃播,一頓飯幹掉了一斗米(約等於後世好幾斤)和十斤肉(同樣約等於後世好幾斤)。

  反正一頓幹了十來斤!

  結果那使者早就被人收買了,回去後找了個刁鑽的角度給趙王稟報:「廉頗將軍吃是能吃,但跟我坐了一小會就去拉了三次屎!」

  趙王聽後直搖頭,覺得廉頗已經老了,便打消了這次返聘名將的打算。

  遠的且不提,就說這近的吧,換成你自己家裡有個年近七十的老人家,你難道能放心讓他出遠門嗎?

  這還不是普通的遠門,還是往戰區裡面跑,擱誰誰能放心啊!

  丘濬搖著頭說道:「他這兵部尚書不去,哈密衛那邊的問題怕是解決不了。」

  文哥兒為了寫《河西走廊》,也跟著王守仁他們一起查閱了不少關外七衛的資料,知道這哈密衛就是關外七衛之一。

  「那朝廷派誰過去了?」文哥兒好奇追問。

  這算不得機密,丘濬便給他透露了朝廷挑的人選:「朝廷安排了兵部侍郎張海和都督同知緱謙前去經略哈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