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一文一武品階倒也不算低,只是給丘濬的感覺都不太靠譜。

  比如緱謙去鎮守遼東,就曾經因為畏罪貪功夥同其他人瞞下建州百姓被北虜過境殺掠五百多人的禍事,還等著朝廷給他們論功行賞。

  要不是被御史彈劾,這事兒就被他們給瞞過去了。

  最後緱謙他們也不過是停俸一年。

  本來朱祐樘登基以後緱謙已經被罷免,後來又被御史說他還是挺有能力的,舉薦他繼續為朝廷效力。

  這次舉薦的結果是緱謙到任半年,失機四次!

  派這樣一個人去經略哈密,丘濬感覺哈密衛說不定比派他們去之前更危險。

  畢竟他們這些武將膽子大得很,隱瞞百姓死傷他們幹得出來,殺掉納款部族成員冒領軍功他們也幹得出來,唯有奮力抗敵、經略一方這種分內事他們躲得比誰都快!

  張海一個才從順天府尹升入兵部三四年、沒什麼軍事經驗的兵部左侍郎,怎麼壓得住緱謙這種老兵油子?

  哈密衛怕是要出事。

  丘濬還是覺得馬文升出馬比較靠譜,要論年紀的話張海也五十好幾了,連重孫子重孫女都有了,誰又比誰年輕啊?

  他也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提個意見而已,馬文升不樂意去就算了。

  現在朝廷這個人員安排,就讓丘濬心裡不太踏實。

  本質上來說,還是大家都不太看得上關外七衛,所以根本沒準備好好經略哈密衛。

  文哥兒聽了丘濬的分析,也跟著擔憂起來。

  「哈密衛產的瓜,甜嗎?」

  文哥兒憂心忡忡地問。

  哈密衛,聽著就很像能種哈密瓜的地方!

  這樣的好地方,不拿來種瓜可惜了!!!

  絕佳種瓜寶地,怎麼能不好好經營!

  丘濬:「…………」

  丘濬道:「哈密衛沒進貢過當地產的瓜,甜不甜我也不知道。」

  他真是閒著沒事才給這小子講哈密衛的事,講半天這小子也只記掛著那麼一口吃的!

  不過聊都聊了,丘濬順勢便給文哥兒講了點史料:「《漢書》有提及敦煌乃是『古瓜州,出美瓜』,當時哈密衛也是敦煌的一部分,可見早在漢朝時那一帶就產出好瓜了。到了隋唐時顏師古為《漢書》作注,也曾提到過這地方『至今猶出大瓜,長者,狐入其中,首尾不出』,所以到隋唐時期當地種的瓜仍然又大又好。」

  顏師古這話的意思是瓜州出的瓜特別大。

  大到什麼程度呢?大到狐狸鑽進瓜里大快朵頤,可以連腦袋和尾巴都露不出來的那種!

  狐狸那麼大的瓜!

  文哥兒聽得津津有味。

  學到了,學到了,史書裡面也有好吃的!

  就是有可能有誇大的成分在裡面,畢竟搞學術的不一定吃過真瓜。

  不管怎麼說,哈密衛肯定是有哈密瓜的!

  想到哈密衛出事可能會影響到敦煌,文哥兒又接著追問起來:「那楊師叔還能帶我哥他們出關考察嗎?」

  那邊要是打起來了,出關的風險可就大大增加了,朝廷也許會改變主意。

  丘濬道:「這事可能得等張海他們到了嘉峪關那邊再說。」

  到底是朝廷都是選拔上來的人才,要是那邊出了亂子自然是不能讓楊一清帶隊出關的。

  事實上要不是李東陽在朝中上下好生運作了一通,朝廷也不會讓他一個陝西督學閒著沒事出關去晃悠一圈啊。

  文哥兒失望地說道:「我還給伯虎兄他們寫了信,問他們要不要去敦煌來著!」

  這要是信送到了,敦煌之行卻告吹了,他可太沒面子了!

  丘濬道:「若是你楊師叔執意要去,應當還是能去的。他可是正兒八經的陝西督學,便是土魯番的人打到嘉峪關前都不敢對他們一行人做什麼。」

  別看這些西番北虜有事沒事就過境劫掠一番,實際上他們也不是沒腦子的。

  對關外七衛那些小部族下手還沒什麼,真殺害了大明的文官,大明為了面子也會打過去!

  要知道連那些占山為王的小賊寇都知道不能找讀書人麻煩。

  文哥兒聽丘濬這麼一分析,便也不糾結了。他說道:「等我長大了,一定要去關外七衛看看!」

  丘濬道:「你『一定要去』的地方可真不少,去得過來嗎?」

  文哥兒篤定地道:「那肯定的!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作者有話說:

  朱??歲:真的嗎?我不信!

  文哥兒:?????

  註:

  ①緱(gou)謙履歷:參考《明憲宗實錄》和《明孝宗實錄》

  【巡按遼東監察御史強珍奏建州班師之後,虜即入靉陽清河二堡之境,四散殺掠男婦五百餘名,頭畜無算……太監韋朗都督緱謙等又各畏罪貪功,隱匿前事,直待朝廷論功升賞,陳鉞回京之後始以奏聞,實為欺罔,請皆逮問以正其罪……緱謙陳鉞各停俸一年余,皆屬珍逮問之】

  【珍與鎮守太監孫振等奏留前總兵官緱謙,謂其才力尚可效用,兵科參謙等到任甫半年,失機已四次,珍雷同奏保,其罪尤甚……】

  成化年間彈劾緱謙的御史,和弘治年間力保緱謙的御史,居然是同一個hhhh

  第一次這個強珍彈劾緱謙,被汪直搞去戍守邊關【逮珍謫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