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文哥兒在心裡掠過許多自家老師、自家老哥的做法,最後因為太子才三歲也只能作罷。他到底不是他幾個老師那樣的壞大人,根本不忍心對一個實際年齡才兩歲出頭的孩子做出那樣的事。

  這個年紀的小孩子就該好好玩兒才對!

  文哥兒一時半會沒有新想法,想到自己挺久沒有動筆寫《飲食詩話》了,便攤開一張白紙,在上頭寫起了最近積攢起來的新想法。

  謝遷讓他把五經都讀一讀,《詩經》他也學了一遍。最近為了教朱厚照這個學生,他又把《詩經》翻出來細細讀過了,只覺我國第一部 詩歌總集同樣有著源遠流長的飲食文化!

  你看看人家《詩經》裡頭就已經有告訴大家每個月應該順時而食:「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剝棗,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

  ——六月採摘新鮮可口的李子,七月烹煮初秋的葵菜和豆豆,八月應該收棗子,十月可以割稻子。等到天氣轉冷後便拿收穫的稻子釀成春酒,待到開春時取出來祝願大家壽數綿長。

  這大半年的日子都安排得妥妥噹噹!

  至於《詩經》里出現的食材、烹飪方法、用餐禮儀,那更是多不勝數,文哥兒憑藉著自己研讀《詩經》的經驗,深入總結了古時各地的人們吃什麼、怎麼做、怎麼吃這幾方面的內容,一篇色香味俱全的《食在詩經》就寫好了。

  文哥兒對自己的發揮非常滿意,恨不得立刻去和老何探討一二,看看能不能搓一頓《詩經》宴。

  可惜詩人寫詩往往有誇張手段在裡面,有時候明明不怎麼好吃的,寫進詩里都能誇得天花亂墜,文哥兒也不太確定做出來到底好不好吃。

  文哥兒把自己新鮮出爐的《食在詩經》收了起來,準備舒舒服服地睡上一覺,明兒再拿去給李東陽看,省得李東陽天天說他很久沒有交作業了。

  想他一個六歲小孩,又要習舉業,又要教太子,還要兼職寫書,他容易嗎?!

  文哥兒躺在床上細數自己過的是什麼日子,震驚地發現自己不僅沒有過上自己理想中的鹹魚生活,還成為一個六歲的社畜!

  嘶!

  怎麼會這樣?!

  這很不應當!!

  文哥兒躺在床上愁了一會,很快進入了夢鄉。

  翌日一早他早早起來洗漱完畢,用過早飯,正要跟著他爹出門,就看到他二哥王守儉才剛施施然地起床洗漱。

  「二哥!」文哥兒喊了一聲,跑過去很是羨慕地問,「你現在才起來嗎?」

  王守儉慢騰騰地擦了把臉,疑惑地看著文哥兒說道:「我是昨晚睡早了才會這麼早醒來。」

  要是換成平時,他當然是太陽升起來後才起床的,怎麼可能天沒亮就起來?

  文哥兒:?????

  這大抵有點不對勁!

  王守儉見文哥兒一臉的震驚,不由抬頭看了眼天色,頗為同情地說道:「你天天都這麼早出門的麼?」

  文哥兒:「………………」

  可惡,肯定有哪裡不對勁!!!

  第208章

  文哥兒跟著他爹出門一路都有點蔫答答的,毫無平日裡生龍活虎的活潑勁。

  王華見了有些納罕,不由問:「你小子怎麼了?」

  怎地跟他二哥聊了幾句就像霜打的茄子似的,一下子蔫了下去!

  文哥兒唉聲嘆氣:「我才六歲還是個孩子為什麼不能像二哥那樣一覺睡到天大亮!」

  王華見文哥兒一臉鬱悶也覺得讓個六歲小子天天跟著起這麼早有點為難小孩子,便伸手把人抱了起來說道:「趴我肩上再睡一會實在起不來爹幫你跟陛下說一說便是。」

  世上本就沒有讓個六歲小孩每天起這麼早進宮陪太子玩的道理(雖然他去翰林院讀書也差不多這麼早)。

  文哥兒一下子被騰空抱起,接著小腦袋就正好舒舒服服地靠在了他爹的肩膀上。他愣了一下,伸手環抱住王華的脖子感覺身上暖烘烘的,心裡也暖烘烘的。

  他可是有很多很多人喜歡的孩子他也喜歡很多很多人。所以他要讀很多很多書,做很多很多事,永遠不變成讓他們失望的壞小孩。

  王華抱著文哥兒走到宮門口,李東陽見了便笑道:「文哥兒沒睡醒?」

  文哥兒也就趴在王華肩膀上補眠了一小會聽見李東陽的聲音後就睜眼醒來了。他掙扎著下了地表示自己今天依然精神奕奕。

  事實上他夜裡一般宵禁後就睡了基本不會勉強自己挑燈夜戰睡得格外地早且格外香睡眠算下來倒也還算充足。

  只是人一旦去跟別人對比,就覺得別人的日子過得格外快活罷了!

  他二哥日子過得可真是太快活了!

  文哥兒暗搓搓慫恿他爹:「二哥是不是該去塾館讀書了?」

  目前王守儉在家也就跟王華讀幾本開蒙的書王華好歹是有過出任教職經驗的人自家兒子還是教得過來的。

  王華說道:「過幾年再去也不遲。」

  走正常流程的話小孩子都是像王守仁他們那樣十一二歲再送去塾館讀書,讀個兩三年便可以考生員出身去了。入了官學再打磨個三五年,正好十八到二十歲之間去應試,正式開始自己或短暫或漫長的科舉人生。

  在那之前不管是在家接受家教也好、去塾館讀書也好,都隨各家自己安排。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