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古公亶父騎著馬兒走走停停,來到了岐山腳下。

  那是個什麼樣的地方呢?那兒不僅讓他遇到了心愛的姑娘,還有著一大片望不到盡頭的肥沃土地,連苦菜長在上面都是甜得像飴糖!

  詩里出現了好吃的,文哥兒自然要重點講解一下。

  別的地方苦苦的堇菜和苦菜,怎麼到岐山腳下就甜滋滋的?

  這裡就涉及到氣候、水分、土壤等等因素,過於複雜很難給三歲小孩講清楚,所以文哥兒直接快進到探討各地好吃的特產。

  什麼叫特產?

  就是別的地方長不出來或者很難長那麼好的寶貝!

  憑藉著文哥兒從小吃遍長安街攢下來的知識儲備,他能講個三天三夜!

  文哥兒從鮮嫩嫩的雲南野菌講到香噴噴的東北松子,恨不得親自去把從南到北、從東到西的美味都嘗個遍。

  哧溜!

  才豆丁點大的師生倆吸著口水對視一眼,都瞅見了彼此眼裡的渴望。

  唉,只恨他們年紀太小,不能離開京師吃遍天下!

  眼看差不多快到午膳的點了,文哥兒才給朱厚照畫了新的迷宮圖紙。

  趁著朱厚照興致勃勃走迷宮的當口,他踱著步子到外頭指點谷大用他們擺板凳迷宮,爭取能為小太子創造有趣的晨練環境。

  一開始大家都覺得文哥兒這位「小先生」約莫是來陪太子玩的,幾天觀望下來他們才發現是自己小看這位小神童了。

  瞧瞧人小神童才來講學沒幾天就把太子哄得服服帖帖,每天起來都盼著他進宮!

  而且他講的那些學問連他們都聽得入迷,只覺連出去和別人聊天都添了許多新話題。

  長此以往,這位小神童怕是當真會成為貨真價實的「帝師」。

  宮中諸人是最擅長揣度上意的,知曉文哥兒在太子面前說得上話、未來很可能飛黃騰達,他們便格外聽文哥兒差遣,勤勤懇懇地把太子命他們搜羅來的板凳擺到指定位置上。

  文哥兒哪裡知道他們存著什麼想法,只覺這些人效率都特別高,相當滿意地指揮東宮近侍把板凳迷宮給擺好了。

  朱厚照走完新到手的迷宮圖紙跑出來一看,頓時「哇」地驚叫起來,興沖沖地跑進板凳迷宮裡走來走去,很喜歡這個由板凳擺出來的大迷宮。

  太棒了!

  比紙上更好玩!

  他要天天走,天天走!

  作者有話說:

  多年後:

  御史:*瘋狂彈劾中*

  文哥兒:快!把我貶出去!雲南海南!東北西北!都沒有問題!

  文哥兒:你是不是不行!要不我幫你寫好摺子你直接遞!

  御史:?

  *快來人啊,都察院又被逼瘋一個*

  *

  更新!

  這是今天肥肥的一更!(例行擺個碗碗在這裡

  *

  註:

  ①上廁所計時:好像是前幾年看到的新聞,了不起的資本家!

  ②《詩經·大雅·綿》的前三段:

  綿綿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古公亶父,陶復陶穴,未有家室。

  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於岐下。爰及姜女,聿來胥宇。

  周原膴膴,堇荼如飴。爰始爰謀,爰契我龜,曰止曰時,築室於茲。

  第205章

  文哥兒被朱厚照拉著走了圈迷宮中午頓時多幹了一饅頭,吃得飽飽出宮去。

  教太子別的不說,鍛鍊量是真的上去了,不說這進宮路上的來回還有朱厚照作為小孩子坐不住的天性。

  這註定了他們不能像尋常師生那樣坐在那兒講課。

  接下來幾日文哥兒逐段逐段把《綿》講給朱厚照聽。

  之所以說這是一首「史詩」就是因為他記錄了周部族的建立過程。

  文哥兒先給朱厚照介紹了岐山是什麼地方。

  據傳這裡出過一個牛逼大佬,叫做「岐伯」後世許多人把醫術稱之為「岐黃之術」就是因為《黃帝內經》記錄的是岐伯和黃帝關於醫學的對話告訴大夥應該怎麼順應時節進行養生!

  所以這個岐伯,乃是上古養生大佬!

  養生大佬所在的地方,當然是水土極好的地方。要不怎麼「三皇五帝」裡頭的黃帝都忍不住跟他請教養生秘法呢!

  黃帝見了都說好!

  谷大用等人:?????

  聽著很有道理但是又隱隱感覺這位小神童在胡說八道。

  朱厚照沒有這樣的感覺,他只覺得又學到了新東西。原來還有個叫岐伯的神醫黃帝見了都說好,虛心向他請教養生問題!

  朱厚照跟著拍掌:「好地方!」

  文哥兒笑眯眯地說道:「所以古公亶父看著心愛的姑娘,再看著肥沃的平原,頓時生出了在岐山腳下安家的想法。不過他們那時候做決定要先問老天的意思所以拿出了龜甲來測試一下。」他在紙上隨手畫了個龜甲圖樣說是古人喜歡在上面刻字問吉凶所以叫做「爰契我龜」。

  朱厚照沒見過烏龜也沒見過龜甲看到文哥兒畫出來的小烏龜覺得很新奇。

  「這就是烏龜嗎?」朱厚照左看右看,想像著烏龜活著的模樣。

  文哥兒連連點頭。雖然是簡筆畫烏龜可也是神似至極完全畫出了烏龜的精髓——反正朱厚照又沒見過糊弄小孩足夠了!

  「你瞅瞅這龜甲是不是很想在上面寫點什麼?三皇五帝時期,大家就愛在龜甲和骨頭上刻字,所以我們可以稱之為『甲骨文』。」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