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出了野寺,文哥兒忍不住和他哥嘀咕起來:怎地他不要錢還一副很感動的模樣?

  王守仁想了想,說道:「世上許多怪才大多不被人理解,難得遇到相信他們、不用異樣目光看他們的人,他們自然很高興。這位老道長若是愛重錢財的話,就不會悶頭鑽研那麼多稀奇古怪的玩意了。」

  換句肉麻點的話來說,那就是古時所謂的「士為知己者死」。

  對於自家弟弟老能結識那麼多奇奇怪怪的人,王守仁也覺得很稀奇。

  瞧瞧吧,他三四歲那會兒和人家王文素通了幾次信,就把人直接拐帶到京師定居了!

  還有丘閣老,經過私底下的多輪討論,大夥一致認為文哥兒悄咪咪地給丘閣老下了降頭,要不然他絕不可能和丘閣老那麼要好,連著書都帶著他。

  才五歲就這樣了,真不知道這小子以後還會霍霍多少人。

  文哥兒對上他哥複雜的眼神,總感覺他哥沒想什麼好事兒!

  文哥兒繃起小臉問道:「哥你是不是在心裡編排我?」

  王守仁矢口否認:「沒有的事,我怎麼可能編排自家弟弟!」

  文哥兒才不信。

  兄弟倆回到家,自然是各自寫起了帖子,邀請親朋好友過些天一起去大興隆寺嘗嘗新米。

  為了方便大家都能來,挑的還是各個官署的休沐日。

  隔天收到了帖子,大家都覺得挺新奇,見過賞花的、賞畫的、賞雪的、賞新居的,就沒見過賞米的,這麼稀奇的新花樣還真的只有文哥兒才玩得出來。

  東長安街走到大興隆寺也沒幾步路,大夥便都欣然答應下來。

  何叔接下來幾天都在練習熬糖,臨到「賞米宴」前一天,他做糖葫蘆的手法也已經爐火純青。

  文哥兒托人扎了個稻草糖葫蘆架子,插滿一草把在家裡吆喝了一圈,給每個人都「賣」了一根,又叫金生幫忙扛去離得最近的謝家,跑人家家裡也吆喝了一圈。

  弄得謝遷回到家時聽見家裡滿屋子歡聲笑語。

  文哥兒本來正在向謝豆豆和昔娘兜售糖葫蘆呢,瞧見謝遷回來了,便也不喊廣告詞了,麻溜往謝豆兄妹倆手裡頭一人塞了一根。

  他哼哧哼哧地把所剩無幾的糖葫蘆扛了過去,熱情地招呼謝遷這個重量級顧客:「先生來一根嗎!上好的冰糖,上好的果子,才能做出這麼好看的糖葫蘆,不嘗嘗實在可惜了!」

  謝遷瞅文哥兒一眼,說道:「一天到晚淨想些沒用的歪點子。」

  文哥兒才不這麼覺得。

  第二天大夥齊聚大興隆寺,他又讓金生幫忙扛著插滿紅艷艷糖葫蘆的草把出門,趁著還沒吃飯給大夥吆喝了一圈。

  弄得過路香客帶著的小孩都好生羨慕。

  好吃不好吃不打緊,關鍵是好玩又好看啊!

  李東陽取了根晶瑩可愛的糖葫蘆,樂道:「看來你又多了樣營生,以後肯定不用愁吃不上飯。」

  文哥兒驕傲地道:「那是自然的!」

  既然是「賞米宴」,先上桌的自然是米,文哥兒安排了一碗碗生米擺在桌上齊齊亮個相,叫大家先瞅瞅米沒煮熟的時候賣相如何。

  他自己還積極地上前抓起一把米看來看去,專業不專業不知道,反正大家都覺得他玩得特別起勁。

  文哥兒也確實玩得很起勁,誰能拒絕把手插進米堆里、好生感受那白白細細的米粒如何在手心流淌的快樂呢!

  可惜碗還是太小了,不如米缸里的米好玩!

  大家都點評了一輪,文哥兒才把碗挨個轉過去。

  碗上貼著新米的出處,好叫大夥能瞧瞧自己評價最高的米是哪一種。

  接著就是大家一起品嘗新米煮出來的米飯了。

  事實上對於一般人來說,新米吃著都挺香,何況這些稻種還是元思永他們專門托人找的,基本都是很不錯的上好糧種,一輪品嘗下來那是這也好吃那也好吃。

  少不得還得寫點憫農詩唱和一番。

  文哥兒向來是不摻和這些唱和的,只積極地記錄每個人的意見。他綜合大家的吃後感以及自己品嘗的結果,最終發現居然是張侖找來的稻種最適合在這塊地栽種。

  他也請了張侖,可惜張侖說沒空過來。

  想到幾個月前那次自己寫斷交信的事,「賞米宴」散場後文哥兒很有些難過。

  他回家把大夥評選出來的最好的三種米都多裝些,按照當初「廣發英雄帖」時說好的那樣叫金生親自送去英國公府。

  金生抵達英國公府前時,張侖正好從城外打獵回來。

  見金生按照約定過來送米,張侖朗笑著命人把獵到的兔子分兩隻給金生,說道:「米我收下了,你把這個拿回去給文哥兒嘗嘗。」

  金生依言接過兔子,提回府中給文哥兒說了這事兒。

  文哥兒瞅了眼中箭的兔子,讓人拿去廚房給何叔料理。

  他想了想,又分出一包趙淵那邊送來的辣椒干讓金生再跑一趟英國公府,看看張侖喜不喜歡這種新鮮的調味料。

  唉,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幸好有了辣椒可以做麻辣兔!

  作者有話說:

  文哥兒:兔兔這麼可愛,今晚必須麻辣兔兔

  *

  更新!

  今天更新肥肥的!

  *

  註:

  ①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出自蘇軾的《臨江仙·夜歸臨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