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就是有「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的那首。

  -

  ②冰糖葫蘆這個叫法,最早好像出現在清朝各種小說和筆記裡面,民國時期大街小巷都在賣

  糖漬山楂之類的做法倒是應該非常常見

  第185章

  第一批辣椒才成活一百多棵曬出來的辣椒干更是不多。

  說起來還是趙淵這個種植老手說曬乾再取籽成活率可能更高,文哥兒才沒把它們挨個開膛破肚。

  現在他手頭拿到的這些辣椒干都是曬乾取籽之後送過來的。

  要讓大夥都能敞開了吃辣椒,興許還得等明年才行。

  文哥兒琢磨了一會,就不想這事兒了屁顛屁顛去看老何料理兔肉。有足足兩隻肥美的兔子老何認為可以做一隻紅燒的再做一隻文哥兒說的麻辣的。

  老何道:「這兔子不錯,長得肥肉肯定不柴紅燒特別好吃。」看著文哥兒拎過來的辣椒,他的表情略有些踟躕,「這麻辣口味的我還沒做過做出來不一定好吃。」

  麻辣麻辣,那自然是花椒辣椒雙管齊下。他是南方人花椒本來就用得不多,現在還來了個辣椒,他就更沒把握了,只能盡力試試看。

  文哥兒篤定地道:「下足了雙椒肯定很好吃!」

  老何也被文哥兒信心滿滿的模樣感染了大刀闊斧地開始庖丁解兔兔頭和兔腿都先拿去鹵入味了剩下的兔肉則是剁成兔丁拿去稍加醃製忙活完了才去準備一會要用的雙椒。

  文哥兒在旁邊瞅了半天,最後還順走了一開始剃下來的兔毛洗洗乾淨看看能不能拿去做兔毫筆他可是勤儉持家的王小文!

  當晚王家飯桌上就嘗到了兔肉的多種吃法。

  兔肉固然算不得多稀罕不過聽說是英國公嫡長孫送來的大夥還沒吃進嘴裡就覺得味道肯定很不錯。倒是王華瞅了文哥兒一眼,眼神里的意思是「現在已經不怕丘閣老攆你出門了嗎」。

  文哥兒當沒看到。

  送米是早前就說好的事,要是不送豈不是算他言而無信?言而不信,非君子所為!

  何況老丘也不是一定要他斷交不可,只是不喜歡他和勛貴外戚私交過密罷了。

  看看這紅燒兔肉,肥瘦均勻,一看就很入味;再看看這麻辣兔丁,切得大小如一,每一塊都浸透了雙椒汁水,聞著更是香氣撲鼻。連兩隻兔頭都鹵得紅亮可口!

  只可惜辣椒還是太少了,要不然還可以做得更香更辣!

  文哥兒依然不能多吃辣,不過他還是倔強地趁著他爹不注意多夾了兩塊。他祖母瞧見他偷夾,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沒聲張,只叫他多喝些飲子好衝掉辣味。

  文哥兒一口紅燒一口麻辣,吃得倍兒開心。

  多種口味,多重快樂!

  吃張侖送的肉有什麼錯,吃肉這件事一點錯都沒有!

  說是這麼說,第二天文哥兒溜達去丘家時還是有一咪咪心虛。

  丘濬又沒有開天眼,根本不知道王家飯桌上吃的啥,自然更不知道他們家搓了頓來自英國公府的兔肉。

  只不過瞧見文哥兒那副幹了虧心事的模樣,丘濬便知曉這小子肯定又作了什麼妖怕他知悉。

  丘濬板起臉一追問,才得知文哥兒又和英國公的孫子往來上了。

  聽了文哥兒掰扯一通「人無信不立」之類的道理,丘濬擺擺手說道:「行了,看你的稿子去吧。」

  這就是不管他與張侖之間的事兒了。

  文哥兒得了丘濬這話,樂滋滋地繼續校閱《成語詞典》。

  經過他倆三個多月的努力,《成語詞典》已經積累了厚厚一大疊,都是核查過出處的成語典故。

  文哥兒都不知道還能湊出這麼多成語來。

  歷代都很重視字典、詞典的編撰,自漢朝起就有《說文解字》《爾雅》這些辭書,到了唐宋時期還出現了大量諸如《切韻》之類的韻書。

  宋朝科舉還需要考詩詞歌賦,是以考生們在參加科舉時還可以把韻書帶進考場,方便寫詩詞歌賦時對著韻書找韻腳!

  這些韻書有時候還可以充當字典用,考生們寫著寫著不小心忘字了說不準還能翻開查一查!

  明清時期用的韻書一般是《平水韻》,丘濬編《成語字典》的目錄也是按照這106韻來編排的,這玩意大夥都熟悉,翻著也順手。

  文哥兒一開始不太習慣用最後一個字的韻腳來排列成語,看多了竟也覺得親切起來。

  只能說人的習慣是可以後天養成的!

  文哥兒整理了一下文稿,才發現自己出的這個主意著實不容易搞定,連老丘這麼博學而高產的人,耗費幾個月的功夫也只寫完不到三十個韻部,想把全部韻部修完不知還得費多久的功夫!

  怪不得翰林院那麼多人修一本書,還得修個兩三年。

  修書可真不是件輕鬆活!

  文哥兒勤勤懇懇地把稿子校對完,又吃了碗入秋後的冰糖雪梨湯,才優哉游哉地回家去。

  眼鏡匠那邊的效率還是蠻高的,即使是要一點點把天然水晶磨出適合的鏡片,還是在十月初把水晶眼鏡磨好了。

  配套的眼鏡框也按照文哥兒給的樣式做了出來,就看上臉後適不適合了。

  文哥兒拿到眼鏡匠送來的眼鏡,頓時讚嘆不已。

  眼鏡匠一共送來兩副眼鏡。

  其中一副眼鏡是銀絲做的,拿在手裡挺輕便。不愧是手工業發達的明朝,他們做首飾都能做出花來,更別提只是做個眼鏡框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