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結果還真有人記住了幾句。

  這詩著實寫的朗朗上口,好記得很!

  再度充當小先生的文哥兒對這樣的教學效果非常滿意,興致勃勃地說道:「記得幾句就不錯了。我跟你們說,這也是一位狀元寫的,等到牡丹花開的時候我讓他親自來教你們背完一整首!」

  王華:?????

  這小子可真是把錢福安排得明明白白。

  讓作者本人來給學生教他自己寫的詩,怎麼感覺這麼不對味呢?

  一聽又有一個狀元要過來,小蘿蔔頭們都沸騰了,激動得不得了。別人一個都沒見過,他們馬上就能見到第二個!

  文哥兒把小蘿蔔頭們的情緒調動起來了,又表示自己一句一句地再讀一遍,好給大夥再打個底,大夥可以提前背上幾句,見到錢福立馬開口背出來,直接震住他!

  王華:「…………」

  王華想想那個場景,已經開始替錢福尷尬起來了。

  文哥兒卻一點都不覺得有啥問題,開始一句句地領讀起來。

  別說,他這一整年的「小先生」不是白當的,教起學生來效果那叫一個好,小蘿蔔頭們的朗朗讀書聲很快就從村頭傳到了村尾。

  有人聽了忍不住感慨:「不愧是狀元郎,教得可真好。」

  有的離得近些的,特意跑過去遠遠看兩眼自家娃,再瞻仰瞻仰狀元郎的風采。

  聽到有不明就裡的人感慨是狀元郎教得好,看清楚具體情況的人便給他們講了起來:「可不是狀元郎教的,是小神童教的。得虧我們這邊的地好,才讓小神童相中了我們這兒來租地種!」

  眾人於是又竊竊討論起來,不太明白小神童怎地還要種地。但他們也沒太糾結,他們要是能弄懂小神童的想法,怎麼說都得成大神通了!

  里長聽著講堂裡頭傳出來的讀書聲也很激動,小聲問旁邊的趙淵:「真的嗎?還會有別的狀元郎過來?」

  趙淵想了想,說道:「應該是的。」

  畢竟文哥兒說過他老師要過來,據說他老師裡頭就有兩個狀元來著。

  里長喜不自勝地道:「這可太好了,這可真是太好了!」

  真是來了個小神童,帶來一串狀元郎!

  得虧他當時機靈,甭管文哥兒想要什麼都積極表示這邊完全可以滿足,要不然這樣的好事怎麼能落到他們這個小村子裡頭?

  要知道隔壁村里只是出了個舉人,他們里長就拽得跟什麼似的!

  舉人算什麼?別看他們石子坳不大,接下來多沾幾次狀元氣、神童氣什麼的,一準能出進士!

  到時候看那傢伙還能怎麼得意!

  等王華他們結束「狀元講座」再見到里長時,里長眼睛簡直是放光的。

  聽王華說到時候需要從買些農家山貨之類的待客,里長拍著胸脯說道:「沒問題!您只管帶人過來,村里最不缺的就是這些!」

  要茶,村裡有!

  要酒,村裡有!

  要菜,村里遍地都是!

  要肉,咱還可以現宰哩!

  都到村里來了,可不就得吃點時鮮的!

  王華聽著里長激動得跟賣貨郎似的說個不停,心裡有點納悶:現在的里長都這麼熱情好客的嗎?

  作者有話說:

  趙淵:……還有兩個閣老

  趙淵:應該不是什麼重要的事吧,那先不說了

  里長:?????

  *

  註:

  ①社學:參考歷史詞典

  是明朝小學生學點啟蒙知識以及法律知識(《大誥》)的地方!

  -

  ②社學一度廢止:參考《明孝宗實錄》,這時期地方上社學大學已經廢弛,朝廷督促地方學官要把它搞起來。

  【太子太保兵部尚書馬文昇奏近年小民罔知禮義風俗日澆子詈其父弟毆其兄恬不為異究其所由社學久廢人不讀書以致於斯宜修舉社學慎選教讀之人凡民子弟俱令入社學讀孝經小學並大誥俾知孝弟之道與當代之法禮部覆奏修舉社學已有著令請仍行各提學官舉行無致廢弛從之】

  -

  簡單來說就是,馬文升上書說:「現在兒子罵爹、弟弟揍哥,都是因為不讀書!咱要讓百姓子弟都讀書!」

  文哥兒(開始罵爹):犬父!

  王華:?

  第161章

  文哥兒玩了大半天一點都不覺得累,臨走時還買了(薅了)人趙淵一畦碧油油的青菜,說要拿回去送給親朋好友。

  於是等他們回到長安街馬車也沒閒著,幫他載著菜一路送過去甚至連劉健家和王恕家都得了一把。

  基本都是送到人家門房那兒門房給不給送進去、送進去別人家又吃不吃文哥兒是全然不管的。

  他覺得菜長得特別好,就送了要是對方不喜歡也沒事有句話怎麼說來著,「千里送鵝毛,禮輕人意重」!

  到了丘濬家文哥兒已經把菜都送得差不多了,親自抱著剩下的一大把跑進去找丘濬儼然又是那「你的小可愛突然出現」的興高采烈模樣。

  丘濬瞧見文哥兒抱著一大把翠油油的青菜跑進來了,臉上的肉不由抽了抽。他說道:「現在到處都有青菜賣的時候,你大費周章帶這玩意回來做什麼?」

  大夥吃了一冬的鹹菜和白菜,冰雪消融後立刻就把菜種子撒了下去有些菜長得快如今都割兩茬了市面上也逐漸多了些鮮亮的青翠蔬菜。這誰看了不得買回去吃幾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