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小子終於要學點正經的了!

  可怎麼問的是對女子的要求?

  丘濬狐疑地看著文哥兒。

  文哥兒道:「您不懂這個嗎?」

  文哥兒一臉「我以為您在理學方面無所不知」的驚奇表情。

  丘濬:「…………」

  算了只要有興趣就好講對女子的要求就講對女子的要求吧。

  丘濬當即洋洋灑灑地給文哥兒介紹起來。

  女子最基本的當然是「三從四德」三從就是「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四德就是「婦德、婦言、婦容、婦功」。

  自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後,這三從四德的要求便伴隨著女子度過了一千多年的漫長時光。

  文哥兒便問丘濬「三從四德」出自何處。

  丘濬:「…………」

  丘濬捻了捻須,給文哥兒報出了出處「三從」出自《儀禮》,「四德」出自《周禮》都屬於「三禮」的內容,正經儒家經典!

  三禮最後一本就是他們現在考科舉要學的五經之一《禮記》了。

  文哥兒一聽是大部頭,立刻得寸進尺地讓丘濬把前後文背給他聽聽。

  老丘,人工搜尋引擎提出問題即可獲得相關內容!

  丘濬瞪了他一眼說道:「你自己看書去。」

  文哥兒道:「天色不早了來不及找書了!」

  丘濬一想也是便給文哥兒把兩段出處都給背了出來。

  他研究了大半輩子儒家典籍對於「三禮」可謂是倒背如流,一個字都不帶錯的。

  文哥兒認真聽丘濬講完了兩個出處忍不住說道:「怎麼聽起來不太對頭!」

  丘濬橫了他一眼問道:「怎麼個不對頭法?」

  「這三從居然出自講『喪服』的部分聽著怪不吉利的。」文哥兒道「怪不得還沒嫁人,就要學丈夫死了怎麼辦呢!」

  不能怪文哥兒大驚小怪,因為這「三從」確實講的是喪事相關。

  它說的是「婦人有三從之義,無專用之道」,意思是婦人服喪的時候沒她們的「專用之道」,所以她們在家時跟著爹服喪,嫁了人跟著丈夫服喪,丈夫死了跟著兒子服喪。

  三從講的是女人遇到親戚去世該怎麼服喪!

  好端端的,怎麼一天到晚把教人服喪的話掛在嘴邊,不應當!

  不知道的還以為你巴不得人家家裡死人呢!

  丘濬聽得額角青筋突突直跳。

  他早該知道這小子不是有心要來問理學問題的!

  見丘濬臉色很不好看,文哥兒就不嗶嗶四德了。

  畢竟這四德看著倒還挺正常。

  這不就是人類對另一半的理想要求嘛,要對方人品好、會說話、長得好看,且還特別能幹。

  不過在《周禮》裡頭這是給「九御」安排的內官課程,人九御的侍奉對象是君王,普通人想想就可以了。

  誰還沒個夢想咋滴。

  真沒想到他們這些搞理學的小老頭兒,一個兩個都做著君王夢呢!

  文哥兒讓丘濬接著給他講講。

  於是丘濬講起了諸如什麼十歲不出外門、什麼用心跟著女師學習紡織女紅做飯祭祀、什麼好好為成為一個合格的當家主母做準備之類的,大抵都是些老生常談的說法。

  文哥兒很耐心地給聽完了,甚至還在丘濬家蹭了頓飯,才抱著借來的書溜溜達達地回了家。

  才剛到家呢,就被他爹拎過去談心。

  主要談他給謝豆豆出的主意。

  要不是謝遷私下說了,王華都不知道文哥兒還去管別人家女孩兒纏不纏足。

  這東西是你一個外人能指手畫腳的嗎?

  得虧文哥兒年紀還小,要不然這事都不知該怎麼收場!

  文哥兒一看他爹要興師問罪,立刻說道:「老師都不怪我!」

  要是人家當事爹都不揍他,他爹卻來揍他,那可就太冤了!

  文哥兒開始觀察逃跑路線,爭取能在被他爹揍之前順利逃跑。

  王華聽了文哥兒振振有詞的話,明白了。

  難怪早上文哥兒要在那吹噓謝遷是個好爹,敢情就是為了這事兒!

  王華說道:「那是人家脾氣好,不是你胡來的理由。」

  文哥兒道:「老師也說了,本就是沒用的習俗,合該把它廢除了!」

  王華挑眉問道:「這是他說的,還是你自己說的?」

  文哥兒不吱聲了。

  他一時半會也沒想出很好的辦法來。

  他到底才四歲,連身邊的人尚且沒法保證能幫上她們的忙,何況是要想辦法廢除一個依附在禮教之上的劣俗。

  那就什麼都不管了嗎?

  王華見文哥兒看著悶悶不樂,也就沒再教育他,只攆他回去早些睡,別一天到晚搞東搞西。

  文哥兒回去後翻開書看了半天沒太看得進去,轉頭看了看正和王守儉他們一塊玩的讓姐兒,索性過去與他們一起堆起了積木。

  小孩子的煩惱向來不太長久。

  夜裡文哥兒依然是沾床就睡。

  睡夢中文哥兒不知怎地又在上課,上的是一節擴展閱讀課。老師正在念一篇課外閱讀文章——

  「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

  有一分熱,發一分光。

  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文哥兒猛地坐了起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