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沒錯,他就只有這些很世俗的理想!

  第二天家裡還真買了筍回來。

  文哥兒跑過去圍觀了一下,發現現在的筍已經長成好大一根,最長的瞧著都比他還高了。

  掌廚老何和文哥兒早混熟了,邊料理剛買的竹筍邊把太老的部分切下來給文哥兒玩兒。

  文哥兒興致勃勃地拿著筍圈玩了一會,忽地又有了新想法,轉頭問老何:「您會做酸筍嗎?」

  老何奇道:「喲,我們文哥兒還知道酸筍。你算是問對人了,要是換了別人可沒法給你做,我們家祖上南邊遷來的,正好會這一手。就是很多人吃不慣這一口,平時我們也不怎麼醃了!」

  文哥兒立刻央著老何給他醃一些嘗嘗。

  醃菜這東西多吃無益,可偶爾想起來就忍不住吸溜吸溜,想吃得很!大抵是美味的東西,或多或少都有點兒害處。

  王家待僱工十分寬容,給錢也大方,老何很喜歡來這邊做工。見文哥兒這麼想嘗嘗,他便留了些嫩筍尖準備拿來醃酸筍。

  文哥兒積極地跟在老何屁股後面表示要幫忙。

  老何瞧著文哥兒樂滋滋的模樣,臉上也忍不住帶上了笑容。

  他家中也有孩子,最小的和文哥兒一般大,每次他回到家中也是這麼跟前跟後,看著就叫人開懷到不行。

  文哥兒興沖沖學了怎麼醃酸筍,每天讀過書便跑去那醃菜罈子周圍看上一圈,時不時追問老何「筍酸了嗎」「能吃了嗎」。

  老何道:「至少得等上一旬,而且醃越久才越酸,不然沒那味兒。」

  文哥兒只能望壇興嘆,去找楊廷和學棋時都不免和他師弟(之一)楊慎念叨兩句,說等這麼一口酸筍實在太難了。

  楊慎頭一回聽說這玩意,好奇地問:「酸筍好吃嗎?」

  文哥兒回想了一下,沒想起到底好吃不好吃來。

  不過這並不影響他發表自己的高見。

  文哥兒篤定地說道:「一定好吃!等醃好了我們一起吃!」

  楊慎期待地點點頭。

  兩小孩湊一起嘀嘀咕咕了一會,又擺出圍棋嘗試著對弈兩局,楊廷和才下衙回來。

  偏就是這麼短短兩局,文哥兒已經發現楊慎的記性好得可怕。

  不愧是能寫出「滾滾長江東逝水」的傢伙,只要是以前他和楊廷和對局中出現過的招數,楊慎都能記得一清二楚。

  至於棋譜上出現的那些經典棋局,楊慎更是眼也不眨就能複述出來,甚至還能說出當年具體是誰和誰下出來的名局。

  楊慎這小子明顯有點子過目不忘技能在身上!

  文哥兒有點懷疑人生。

  這個大明到底怎麼回事!

  楊廷和見文哥兒一臉備受打擊的模樣,奇道:「怎麼了?」

  文哥兒唉聲嘆氣地說道:「天下聰明人這麼多,為什麼不能算我一個!」

  楊廷和:「…………」

  瞧這小子說的是什麼話,敢情他覺得他自己還不夠聰明?

  他不聰明能叫謝遷早早動了收徒的心思?他不聰明能叫李東陽和丘濬他們都對他另眼相看?他不聰明能在兩三歲的年紀就懂棋懂算術?

  這種瞎話傳了出去是要挨打的!

  楊廷和作為議論文高手,寫起文章來文義暢達,平日裡也很擅長有邏輯地講道理。

  他抱起楊慎坐到文哥兒對面,笑著對兩個小孩兒說道:「有則古時傳下來的小故事,倒是適合講給你們聽聽。據傳有兩個特別聰明但很頑皮的兄弟,經常讓他們先生頭疼。有次他們先生要出遠門,怕他們出去胡混,便給他們留了許多功課。」

  一聽到許多功課,文哥兒的代入感就來了。

  「然後呢?」文哥兒緊張追問道。

  楊廷和就給他們講了下去。

  哪怕先生布置了許多功課,兄弟倆還是跑出去玩耍了。

  哥哥一直玩兒到下午,才火急火燎跑回家臨時抱佛腳把書看了一遍。弟弟呢,更貪玩,愣是玩到跟他們先生前後腳回家。

  結果先生回來後叫哥哥先背書,哥哥居然背得那叫一個流暢。

  原來他看書過目不忘,看個一遍就能記住!

  先生聽了一半,覺得哥哥沒偷懶,叫他停下換弟弟背。

  弟弟居然也順順溜溜地背起書來。

  直至背到一半才突然卡殼。

  先生奇道:「你怎麼不往下背了?」

  弟弟回答:「剛才哥哥只背到這裡。」

  原來弟弟壓根沒看書,只聽哥哥背一遍就記下來了!

  可剛才先生只讓哥哥背到一半,弟弟自然只能背一半!

  文哥兒:「…………」

  這個故事聽起來可真耳熟,他很懷疑是楊廷和現編的!

  楊廷和不疾不徐地笑道:「就是這樣聰明的兩兄弟,如今誰都不知曉他們的姓名,只餘下稗官野史中的三兩句笑談。」

  楊廷和抬手摸了摸楊慎的腦袋,目光則是溫煦地望著文哥兒。

  「所以比較誰更聰明這種事,本就沒什麼意義,知道怎麼把聰明用到正途上才是最要緊的——有十分聰明用對三分,和有三分聰明用對三分,結果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這些話對三歲小孩兒來說本有點過於深奧,文哥兒和楊慎聽後卻都牢牢記了下來。

  文哥兒沒再糾結「為什麼我身邊的人都能過目不忘」,開始認認真真跟著楊廷和對弈起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