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可那又有什麼關係他去那些曲館戲班是想找樂子的,又不是去求學的,一起玩兒而已,哪裡考慮對自己有無助益?

  李兆先低頭瞧了眼悄悄往自己身邊挪近的文哥兒。

  文哥兒若有所察,仰頭一看,冷不丁對上李兆先暗藏思忖的眼睛。

  他警覺而迅速地挪回原位,心裡還有點毛毛的:怎麼感覺李小先這眼神兒不太對勁?過去豐富的蹚雷經驗告訴他,此時此刻必須遠著李兆先點。

  李兆先被文哥兒飛速逃離的舉動逗笑了,頗為遺憾謝遷下手那麼早,竟在文哥兒一兩歲時就哄文哥兒拜了師。他想把文哥兒騙回家可不太容易!

  好在也不是毫無可能的,楊廷和不還成了文哥兒的圍棋老師嗎?

  既然能有經義老師、圍棋老師,那再添個詩文老師又有什麼關係?

  只是他爹並沒有生出收徒的想法,文哥兒又這般警覺,此事還得從長計議才行。

  李兆先不急不緩地把自己的課本往文哥兒面前挪了挪,邀文哥兒和自己共享課本。

  抽背環節因為文哥兒橫空插的一腳提前結束了,夫子要開始講今天的新內容了!

  文哥兒左瞅右瞅,覺得李兆先還是和平時沒什麼兩樣,剛才那種讓他心裡發毛的危機感應當是錯覺。

  他麻溜湊過去與李兆先一同就著聽夫子講學。

  由於剛才都不小心玩過頭了,文哥兒又不想深刻反省自己,當場決定把帳算到王家那小子身上。

  大家都姓王,哪有隔夜仇啊,一堂課直接就攢他幾個頭!

  等他一日游結束後就該等桃子熟了再過來了,其他人怎麼想又和他有什麼關係呢!

  文哥兒開始興致勃勃地聽課。

  每次遇到李兆先那群狐朋狗友被提問而又答不出來的時刻,他就積極地舉手幫忙回答,看起來非常熱心助人。

  屢屢受到「幫助」的那幾個狐朋狗友:「………………」

  艹,是逼王!

  那通身光芒亮得刺到他們眼了!

  夫子還要在那痛心疾首地給他們來個雪上加霜:「你們看看人家,再看看你們自己!」

  文哥兒一臉的謙虛,還和夫子互誇起來:「都是先生講得好!」

  只是那話里的得意勁是怎麼藏都藏不住的。

  我在炸學校,老師不知道!

  一炸完,我就跑!

  驕傲.jpg

  得意.jpg

  文哥兒仗著天高皇帝遠,他爹他老師都不在,放肆地玩兒了一堂課,在夫子的熱情邀請下顛兒顛兒地跑去吃府學食堂。

  府學學生人數少,食堂做的飯菜沒國子監那麼糊弄人,連夫子們中午都是吃工作餐的。

  文哥兒不挑食,哪怕菜色一般,就著李兆先那幾個狐朋狗友的難看臉色也吃得賊香。

  等吃飽喝足回去上課,文哥兒瞧見那王家小子臭著一張臉坐在前頭,不由踮起腳去摸了摸他圓圓的腦殼,語重心長地勸誡起來:「唉,你這大好的頭顱,下次不要隨便許給別人啦!」

  王家小子:「………你夠了!!!」

  李兆先到底在哪認識這麼個小混蛋的啊!

  李兆先:「…………」

  李兆先實在沒忍住,直接笑了出聲。

  本來就是十幾歲的少年郎,笑上一笑臉上便郁色全消,只剩下獨屬於年輕人的蓬勃朝氣。

  沒等那王家小子找他算帳,下午給他們講學的夫子便來了。

  比起早上那個一臉和氣的夫子,下午這位明顯不是好脾氣,瞧見學生裡頭混了個小孩兒很有些不滿。

  李兆先忙領著文哥兒上去解釋了一番。

  那冷麵夫子聽說是府學教授放進來的,冷淡地道:「要是他中途惹出亂子,你就和他一起出去。」

  李兆先忙帶著文哥兒回座位。

  下午的課是禮樂課,不過教的不是什麼禮儀音樂,而是教公文寫作。

  這和科舉必考項目相對應。

  一般來說,科舉第一場考的是你對四書五經的熟悉程度和理解程度。

  簡單來說就是從四書五經里扒拉出一句話(甚至就幾個字),你自己聯繫上下文想想它是啥意思,然後按要求寫個兩三百字小作文解釋一下。

  隨著科舉舉行到明清後期,四書五經的句子都快出完了,考官們覺得自己要玩出新意、玩出特色,於是開始搞起了截搭題。

  截,就是把句子切開。

  意思是句子中間隨便挑個詞給你當題目,這個詞到底出現在《四書五經》里的哪一句那一段,全靠你自己去回憶了!

  搭,那就是隨意牽搭。

  本來毫無關聯的詞句愣是合在一起給你出題。

  回憶不起來?

  聯繫不起來?

  嘿,交白卷吧你!

  丘濬寫書時就批判過這種現象。

  清朝還有考官出過道非常離奇的題目,全題只有一個「二」字。

  對,就是《二》,下面你來解題吧!

  只能說,字數越少,破起題來越令人頭禿。

  比起被考官玩出花來的四書五經詞句解釋題,第二場就務實多了,就是結合時事給你出點經典事例,叫你針對這些題目下判語,再寫按照規定格式擬寫對應的詔、誥、表。

  這些都是當官必須掌握的基礎公文寫作能力,你要是遇到問題連判語都不會寫,你當什麼官?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