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卷,使勁卷!

  ②李兆先:生平有點慘,親爹是神童,自己也備受關注,結果一進考場就生病,考到二十幾歲都沒考中舉人,直接病沒了。

  更慘的是,他爹還把這些考試不及格的經歷寫在他的墓志銘里……

  《兒子兆先墓志銘》:「十八而應試,提學張御史西銘竒之,比入院病跌而止;二十一複試不售,以蔭為國子生;二十四三試,同試者傳誦其文期必得魁解,偶誤寫題字巻不得録;今年二十七,試期且迫,忽病作小愈再病再作,遂不起。」【標點符號我亂加的,僅作參考

  李東陽寫完墓志銘,還和寫詩弔喪的友人唱和了幾十首詩,編成一冊《哭子錄》流傳下來【。

  大佬兒子不好當!

  第44章

  正月十一日一年一度的元宵長假再度到來。

  事務繁忙的文哥兒一大早喊上趙家表哥和金生,溜達去召喚出謝豆,兩邊分別提著精心準備好一食盒點心和飲子順利會師。

  文哥兒講得有理有據,他們是有禮貌的孩子不能讓他們的圖書管理員丘尚書流血又流淚哦不出書又出吃的,得帶點好吃的茶點去孝敬丘尚書。

  丘尚書年紀大啦吃太多點心也不好他們得力所能及地幫忙吃掉一部分。

  簡單來說,他們去丘家聚餐吧!

  丘家,家風清正擺設簡潔,滿屋子除了書啥都沒有這不正好擺上吃的喝的交換著享用嘛。再沒有比這兒更適合的了!

  文哥兒召喚完謝豆,想到自己還約了李兆先,又領著一群人呼啦啦地跑到李家外面吹哨子。

  李兆先提著盒點心出門,就看見一群高矮不一的小蘿蔔頭。

  李兆先麻了。

  看看這群小蘿蔔頭吧三歲五歲七歲八歲瞧上去一應俱全只他一個是十四五歲的少年郎。

  這叫他怎麼好意思。

  不好意思也沒法臨時反悔因為文哥兒已經看到他手裡提著的點心盒。文哥兒熱情地招呼:「走走走我們到丘尚書家去。」

  李兆先只得被他拉著走。

  長假第一天,丘濬一早起來泡好濃茶本想開始看書可瞧見外面天氣不錯他又在庭院裡轉悠一圈,才慢騰騰繞回自己的書案前拿起一本新到手的書準備細讀。

  一切都很好,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唯有書香陪伴左右,正是愉快假期的美好開端。

  可不知怎地,他心裡頭總感覺有哪裡不對。

  「文哥兒怎麼還沒來?」吳氏的聲音打斷了丘濬的皺眉思索,並成功讓他眉頭突突直跳。

  丘濬:「…………」

  是了,今天那小子該過來了,也不知這次又會帶誰過來。

  俗話說得好,晚上莫說鬼,白天莫說人。夫妻倆才起了個話頭,文哥兒就領著人蹬蹬蹬跑來了。

  文哥兒先拉李兆先給丘濬介紹了一番,說這是李學士的兒子,大家都是修《憲宗實錄》的老同事,就不用他一個三歲小孩來介紹了!

  丘濬看了他一眼,眼神里的意思是「你也知道你是三歲小孩」。

  這都是哪認識來這麼多年齡不一的朋友。

  謝豆和趙家表哥都來過,不須再多介紹,文哥兒便自發地替丘濬收拾起桌子來,嘴裡還說道:「過了年還是好冷,糕點得趁熱吃,我們吃完再看書!」

  丘濬如今已經習慣文哥兒這作派,繃著臉招呼幾個小孩坐下來,各色糕點擺了滿滿一桌,各家有各家的特色。

  李東陽家祖上皆是行伍之人,直白點說就是行軍打仗的大老粗,到他這一茬出了個文曲星下凡似的神童,可謂是稀奇到不能再稀奇。

  也不知是不是李東陽文氣太旺,影響了他兒子的體質,好端端的軍戶後代居然生得十分文弱。

  文哥兒瞅著李兆先的小身板兒,大方地把自己從家裡帶來的乳酪蘭雪茶端了杯給李兆先,試圖讓李兆先喝點奶製品補補身體。

  比較讓文哥兒失望的是,李家常年住在京師,祖上又都是粗人,家中吃食沒甚地方特色,全都是京師常見的點心,口味也十分健康,找不著任何一樣不適合小孩子吃的垃圾食品。

  人有時候偏偏就是想吃點垃圾食品!

  文哥兒沒太失望,他從自己食盒最後一重拿出張紙攤在地上,接著端出一盤子片成薄片的冷蒸餅,興沖沖地對丘濬說道:「我昨兒看到首楊萬里的詩,說的是一種叫『酥瓊葉』的吃食,詩里寫這東西『削成瓊葉片,嚼作雪花聲』,講得特別好吃,我們來試試!」

  丘濬不贊同地批評道:「別人讀詩是品其言、感其意,你倒好,光惦記著吃。」

  文哥兒振振有詞:「我不親自試一試,只靠憑空想像,怎麼品其言、感其意?人楊萬里的好朋友陸游都說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這不是文哥兒胡謅,楊萬里和陸游確實是好朋友。

  楊萬里給陸游寫的詩就有一句「花落六回疏信息,月明千里兩相思」。

  文哥兒學著丘濬他們認真揣摩仔細品味,最終覺得它的意思絕對是「六年不見,賊拉想你」沒錯了。

  這不是朋友是什麼!

  丘濬:「…………」

  丘濬覺得吧,這小子還是別讀那麼多書好。

  他讀這些書到底是想學些學問和道理,還是想拿來胡掰亂扯?

  一老一少你來往我地閒扯著,兩個人都沒覺得有什麼不對,旁邊的李兆先卻聽得一愣一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