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買它!

  謝豆一直插不進嘴,直至文哥兒挑好書他才跟著要拿一樣的。

  文哥兒拉住他說悄悄話:「你挑不一樣的,我們換著看!」

  謝豆聽到換書看,也來了興致。只是他有點苦惱,不知道該選什麼書才好。

  謝豆轉頭望著文哥兒,想文哥兒給他點意見。

  文哥兒說道:「要自己挑的才有意思!」

  他要的是小夥伴,可不是他說什麼就是什麼的應聲蟲,所以他還是經常鼓勵謝豆獨立思考的。

  謝豆覺得文哥兒說得很對,開始悉心挑選起來,最後挑了本插圖挺多的《營造法式》。

  教人怎麼造房子的。

  謝遷跟楊廷和都沒攔著他們選書,不過謝遷在付帳時把兩個小孩的書錢一併付了,說是回頭再跟王華要去。

  謝遷會不會要文哥兒不知道,反正他的私房錢倖免於難!

  文哥兒不想回頭再跑一趟,於是又向掌柜的借了紙筆,通過口述讓金生幫忙寫出一封交友信來。

  偶爾遇到金生不會寫的字,他還用手沾了茶在桌上給他提醒。

  為表誠意,文哥兒甚至讓金生往信里抄了道數學題,表示別看他年紀小,他們可是有共同話題的!

  數學,我們友誼的橋樑!

  最後文哥兒還把自己的家門給報上了,免得對方沒法給他回信。

  寫信的整個過程都是他自己在搗鼓,兩個同行的大人根本沒開過口。

  掌柜在旁看得嘖嘖稱奇,接過信後打包票說一定讓人捎過去。

  文哥兒美滋滋地抱著新買的《農桑輯要》回家去了。

  作者有話說:

  文哥兒:國子監飯不好吃

  文哥兒:我不去了!

  *

  更新!今天雖然更得晚,但是粗長!

  *

  註:

  ①國子監學規和朱元璋殺學生:參考論文《明代國子監研究》《明代官學學規研究》

  ②九層粿:參考普遍做法,明朝有沒有我也不曉得。我感覺我小時候吃過,一層一層剝起來真的好玩(bushi

  ③明朝出版業:參考論文《明代通俗文學刊刻流轉研究》《《三國演義》在明清時期的傳播與影響研究》《我國明朝的圖書出版管理研究》《明代宦官刻書研究》等等(不記得主要參考哪篇了

  ④王文素:《算學寶鑑》作者,熱愛數學的晉商,如果不是真愛,估計寫不了五十萬字的數學書……可惜寫完四百年無人問津,到近代才發現手抄孤本。

  第36章

  文哥兒得了套雜書跑回家還興沖衝去給他爹炫耀了一下,說向謝遷借錢買的,叫王華回頭記得幫忙還錢。

  至於他自己,他還是個孩子他沒有錢需要親爹支援!

  王華睨他一眼拿過那套《農桑輯要》瞅了瞅,見是套農書便沒批評他亂買什麼。

  文哥兒開始分享起今天的國子監見聞主要表達自己以後絕對不去國子監讀書的事。

  王華含笑聽著,沒打斷他的瘋狂暗示。

  文哥兒見他爹不發表意見,只能結束這個話題好奇地和他爹探討起來另一個問題來:為啥國子監管得這麼嚴,現在的情況還這麼拉胯?

  真要像謝遷他們提到的那樣對學生嚴格執行軍事化管理以及積分制管理,教出來的學生不說個個都是人才吧,也不至於到現在這種人見人嫌的程度啊?

  不是文哥兒想得多,是不管他爹還是鄭紀他們對國子監目前的情況都非常憂慮很明顯不太看好國子監的前景。

  王華見文哥兒一個小豆丁還追問起這種連大人都難以理清的問題來不由把他拎到膝上說道:「秦法夠嚴了不還是二世而亡?學規定得再好,施行不到位同樣沒有用處。」

  秦始皇重用李斯這個法家代表人物秦法制定得非常詳盡涵蓋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你看到百步以內有人公然殺人傷人而不上去見義勇為官府得罰到你傾家蕩產。

  可這樣細緻而嚴明的律法卻沒能讓秦朝國運永昌。

  這說明制度很重要,執行制度的人也很重要。

  一個制度施行久了,許多弊端與漏洞難免會暴露出來,方便許多想鑽空子的人達成自己的目的。

  就不說國子監這個讀書的地方了,按照太祖朱元璋的規定,天下田地都記錄在黃冊之上,天下農戶都在自己的土地上勤勤懇懇耕作,休養生息、代代不絕。

  可這極其重要的黃冊用著用著,便再也做不得准了,各地父母官手頭會有一本「白冊」,平時處理地方事務得照著這份私下流傳的「白冊」來才能把事情辦妥。

  連土地這麼重要的玩意都能亂套,國子監這個僅是用來教書育人的地方就更不用說了。

  國子監的生活太苦?這可太好辦了,我直接遵循「依親」制度,回家跟著親人邊盡孝邊讀書,那學規再嚴又和我有什麼關係?

  有些納貢生花錢買了生員名額,甚至一堂課都沒去國子監聽過。

  就是圖國子監的名頭罷了。

  要不然其他讀書人為什麼瞧不起現在的國子監?

  文哥兒沒想到竟還有這樣的內情,他略一思索,試探著問他爹:「買了名額,可以不去?」

  足不出戶坐享清北學歷!

  世上居然有這樣的好事!

  王華朝他露出微笑:「放心,你要是買了名額,我立刻把你掃地出門。你不去的話,就睡大街去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