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文哥兒小身板一僵。

  糟糕,這個豆豆不靠譜!

  怎麼才一天,他倆的悄悄話就傳到他爹耳里了?

  難道謝豆第一天就奮起反抗,接著直接被他爹強勢鎮壓?

  明朝兒童減負計劃,卒。

  總開展天數:足足一天。

  「不懂!」文哥兒把四本新書在矮几上一字排開。

  《大學》,不懂!

  《中庸》,不懂!

  《論語》,不懂!

  《孟子》,不懂!

  統統不懂!

  什麼孔子、孟子、朱熹,你們不要過來啊!

  文哥兒把腦袋搖成撥浪鼓。

  王華道:「不懂沒關係,俗話說得好,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你拿著每天讀一讀,以後自然就懂了。」

  文哥兒堅決不答應:「字,不認識。」

  這真不是假話,他真的認不全這些豎排繁體字,每次看王華寫信都感覺自己可能得了暈字症,一看見字就頭暈。

  王華道:「沒事,我得空了一個個教你,平時我不在家還有你祖父在,你大哥啟蒙時就是你祖父教的;你一個字一個字多讀幾遍,從現在開始讀到讀到你說話順暢起來,估計就把書都讀明白了。」

  王守仁是王華和王老爺子親自教出來的,王華自然知道小孩子啟蒙時該讀什麼書,也非常清楚這些聖賢書對小孩子來說太枯燥也太深奧。

  可文哥兒這么小就懂得慫恿別家小孩偷奸耍滑,不給點教訓絕對不行。

  王華又敲了敲桌子,語氣十分溫和地給了文哥兒另一個選擇:「你不學也行,我會把你所有玩具一併收走,還會讓人盯著不讓你到處跑。你就像個尋常小孩兒一樣,天天除了吃和睡不必再想別的事。」

  既然非說自己什麼都不懂,那就當個真正的小孩兒好了。

  文哥兒:「…………」

  唉,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

  悲傷小文,沉痛吟詩。

  作者有話說:

  文哥兒:豆豆啊豆豆,你太不爭氣了豆豆

  謝豆豆:TAT

  *

  足足二更!準時送到!

  *

  註: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出自艾米莉·狄金森《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

  第10章

  減負喊了幾十年,一朝回到解放前!

  這是真·解放前的。

  前了好幾百年來著。

  文哥兒的求生欲一下子上來了,開始積極地和他爹討價還價:「一句!一句!一天!一句!」

  一天一句,不能更多了,再多對眼睛不好,對身體更不好,對幼小的心靈更不好。

  那是對嬰幼兒身心的嚴重虐待,等聯合國成立後或將成為咱中華民族的重大污點!

  王華聽文哥兒提出「一天一句」的要求,頗有些意外。他本來只想著讓這小子每天認幾個字就算過關,沒想到這小子主動要求按句來。

  既然孩子都這麼積極主動了,王華也不能讓他失望。

  王華一臉的勉為其難,故作勉強地答應下來:「行吧,那就一句,今天開始好了。明天我再教你的時候你要是認不出今天學的,那明天就學兩句。」

  文哥兒:?????

  孩子力不能及記不住那麼多,難道不該減半嗎?!

  可怕的老爹不說話,他只是在那輕輕地微笑。

  最終勢單力薄的孩子無力反抗,只能答應這個慘無人道的不平等約定。

  王華一點都沒給文哥兒緩衝時間,直接進入教學環節。

  即使文哥兒渾身上下都寫著抗拒,看到王華打開書的時候目光還是忍不住跟著轉了過去。

  老師要講課了,學生該好好看課本,這是後世學子九年寒窗養出來的良好習慣。

  文哥兒認真瞅了瞅第一行內容,發現也不是所有字都那麼難。

  這書印刷時用的似乎是宋體字,瞧著清晰明了,很符合他的閱讀習慣。印刷好,印刷妙,照顧文盲,人人有責!

  文哥兒卻是不知道,這書王華是挑便宜的買,時人藏書貴宋刻,也就是那種手寫體。

  讀書人之間交流藏書,要是能拿出本宋刻本來,大家都會欣然傳閱。而宋體字印出來的書,讀書人難免會覺得匠氣太重,鄙夷地稱之為「匠體字」。

  所以宋體字雖然叫宋體字,卻是到明朝中後期才廣泛移植到印刷工藝裡頭。

  這種印刷體流行開以後,一度有讀書人痛心疾首地說這種字體呆板木訥不大氣,用它來印書影響國運,這是明朝亡國之兆啊!

  反正,在讀書人圈子裡這種印刷體的書唯一的好處就是便宜,毫無收藏價值和賞玩價值!

  文哥兒不懂這些,只覺那熟悉的字體頗為親切。

  他跟著王華認完了第一句,發現有個嚴重的問題,王華沒教他認書上的標點符號,以後他要是不懂斷句,豈不是不知道當天的實際學習量是多少?

  文哥兒看了眼王華,決定不向王華求教,明兒拿著書去問他祖父。

  這個老爹信不得,萬一他為了坑兒子瞎掰怎麼辦!

  文哥兒心裡有了計較,認真跟著王華把第一句認完了。

  也不知是不是現在的腦子格外好使,文哥兒一個字一個字地跟著讀了兩遍,就直接把話給記下了,連怎麼寫的都記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