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手手,沒長好!

  練字早,不好!

  手變形,醜醜!

  豆豆,練少少!

  經過文哥兒的一番努力(外加金生絞盡腦汁的翻譯),謝豆終於明白文哥兒要表達的意思:小孩子練字要適度,練太多手指會變形,看著可丑了!

  文哥兒還從旁邊扯出本書給他舉了個例,書上一般是沒有摺痕的,翻開久了或者壓得重了就會出現摺痕。

  想想看,這摺痕一旦出現,就去不掉了!

  小孩子的手,小小的,嫩嫩的,和書一樣需要愛惜,不能讓它被沉重的練字任務壓彎了腰!

  反抗,必須反抗,堅決拒絕不合理的課業安排!

  不練那麼多,只練一點點!

  豆豆沖鴨,為我們寶貴的幸福童年奮鬥!

  謝豆被文哥兒手舞足蹈地這麼一蠱惑,頓時覺得自己充滿了反抗親爹安排的責任感,為後來的小孩們創造美好未來。他堅定地點著頭說:「不練那麼多,只練一點點!」

  謝家祖母鄒氏瞧著比上次氣色好了一點,見兩小孩雙陸都不打了,湊在那兒嘀嘀咕咕,笑著叫人送了點心上來,招呼道:「來,先吃些東西再玩。」

  謝豆這才從剛才的熱血沸騰狀態中回神,跟著文哥兒跑過去圍著鄒氏吃糕點。

  謝府的飲食顯然也是依著時節變化而定,今天有樣馬蹄糕用的就是文哥兒昨天烤著吃的荸薺。

  馬蹄糕是南方流行的吃法,冷吃和香煎都行。

  近來天冷了,廚下便直接把它煎好才送上來。

  那一塊塊馬蹄糕煎得甜香撲鼻,兩面帶著些許焦黃,寶塔似的壘在盤中,瞧著便讓人食指大動。

  文哥兒看到熟悉的食材,不由和謝豆祖孫倆分享烤荸薺這種吃法,表示放火里一烤比生吃還要清甜。

  謝豆本就是小孩心性,一聽荸薺還能烤,登時躍躍欲試地望向不遠處取暖用的火爐。

  好吃不好吃不要緊,關鍵是好玩!

  鄒氏見狀索性讓人把點心搬到爐子旁,領著兩個小子一邊烤著荸薺一邊嘗嘗新做的香煎馬蹄糕。

  屋裡滿是暖融融的木炭香與烤荸薺逐漸飄散出來的香氣,驅散了初冬的寒意。

  文哥兒在謝家開開心心玩了半天才回家,甚至還在謝家蹭了頓飯,吃得肚皮飽飽。

  這天夜裡文哥兒無憂無慮地呼呼大睡,卻不知道謝豆這個較真的娃當晚在家奮起反抗,勇敢地表示自己堅決不加練。

  他爹謝遷聽了非常欣賞兒子的勇氣,當場毫不留情地打了兒子一頓手板。

  向來老實又聽話的謝豆豆第一次挨打,哭得眼淚鼻涕一起流……

  慘,太慘了。

  作者有話說:

  文哥兒:豆豆沖鴨!

  謝豆豆:嗚嗚嗚嗚嗝

  *

  註:

  ①眾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參考《王陽明年譜長編》,按照前人的記述,王陽明大概是十五六歲之間格竹。

  ②光明的未來梗:出自《新華字典》例句,「張華考上了北京大學;李萍進了中等技術學校;我在百貨公司當售貨員:我們都有光明的前途。」

  第9章

  小孩子嘴都不嚴,謝豆更是隨隨便便就能說漏嘴,謝遷打他掌心幾下,他就把文哥兒給賣了。

  賣得徹徹底底。

  謝豆認為文哥兒說得很對,絲毫沒有替文哥兒隱瞞的意思,抽抽噎噎地把事情原委講了出來。

  末了他甚至還學文哥兒那樣拿本書來給謝遷看摺痕,可以說是有理有據令人信服。

  謝遷一聽這番結論,哪會不知道兒子沒說謊?

  就兒子這性格,根本不是能想出這種藉口來偷奸耍滑的人。

  謝遷諄諄教誨:「你瞧瞧行伍之人手上大多長著厚繭,身上更是常有摔打出來的傷,他們苦不苦?他們當然也苦。可他們要是處處愛惜自己的身體,捨不得讓自己遭半點罪,上了戰場那就是給別人送人頭去了。」

  謝豆有些懵懂。

  謝遷道:「讀書也一樣,你不從小下苦功夫,往後考不上功名,便只能庸碌一生。你只知道我考了狀元,卻不知我這狀元不一定能風光多少年。我只能趁著你們還在我身邊,多多督促你們好好向學,往後你們是榮是辱、能否蔭及後代,還是得看你們自己。」謝遷把道理掰碎了講給兒子聽,「遠的不說,你覺得文哥兒聰明不聰明?」

  謝豆點頭。

  文哥兒自然是聰明的,他像文哥兒這麼大的時候根本不知道雙陸是什麼,當初還是他爹教了好幾局他才學會的。

  謝遷道:「你要知道天底下像文哥兒這樣的聰明人不知凡幾,你現在就開始愛惜雙手,捨不得它有半點損傷,一點苦頭都吃不得,往後如何比得過旁人?」他說罷,伸出手讓謝豆摸摸自己手上的繭子。

  他才思敏捷,少年成名,六歲就能對對子,二十六歲便考上狀元,聲譽極佳,良朋無數,風光無限。可他從不覺得自己是天底下最聰明的人,也從不會因為自己的一番好際遇而鬆懈下來。

  他的手上同樣有著常年握筆磨出來的繭子。

  這是每一個讀書人的必經之路。

  讀書習字本就是一天天磨出來的慢功夫,豈有捷徑可走?

  謝豆摸到謝遷手上的繭子,淚珠子都忘了掉。連爹爹這麼聰明的人都要勤學苦練,他本就不聰明,怎麼能想方設法躲懶?謝豆吸了吸鼻子,認真保證:「我不會再偷懶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