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頁
夜裡回寢殿,說起宣明晟自請前往涿州,寧湘都不禁驚訝。
「這位敬王殿下素來寡言少語,竟向皇上親自開口去賑災?」
「倒也不足為奇。」宣明繁嫻熟的抱起搖籃里的宣從一,眉眼含著柔意,「他已及弱冠,又封了王開了府,不是當年碌碌無名的三皇子了。」
她一愣:「你是說敬王有野心?」
他點點頭:「同為大梁皇室子孫,誰又甘心屈居人後。」
「那豈不是要處處提防著?」
「這朝堂上下,誰不是如履薄冰呢,以他眼下的能力,還做不了什麼。」
哄睡了孩子,曲嬤嬤帶著今日新做的小衣裳進來。
曲嬤嬤針線活很好,小小的衣裳也能看出手藝不凡,寧湘毫不吝嗇地誇讚:「嬤嬤做的真好看,改日也教教我。」
說來慚愧,她這個當娘的如今也只會做小孩的肚兜,針法蹩腳,自己都看不過去。
曲嬤嬤端得體統規矩,垂首應是。
自那日開誠布公挑明了心中不滿,曲嬤嬤倒是沒敢在她面前再說那些逾越的話。
寧湘自認為還算得上個溫和的主子,也許是推己及人,知道宮人們的不容易,平時底下人犯了什麼過錯,她也不會計較。
但人總是有底線的,不能容忍別人爬到自己頭上作威作福,曲嬤嬤仗著自己是天子乳母想要在宮人面前擺擺架子可以,但試圖把她當成兒媳教訓就不成體統。
宣明繁把哄睡的孩子交給曲嬤嬤,溫聲說:「嬤嬤辛苦,年紀大了就少做些針線活,仔細眼睛。」
曲嬤嬤生第二個孩子時眼睛落下毛病,先皇后還請太醫看過,那時候的皇太子不過丁點大,也是這麼關切地叫她仔細眼睛。
一晃眼二十幾年了。
曲嬤嬤一時悲從中來,紅了眼眶:「奴婢知道,多謝皇上關心。」
「嬤嬤把孩子給乳母,早些歇息吧。」
「是。」曲嬤嬤抱著孩子去了隔壁,乳母來接過孩子,小心翼翼放置在床榻上。
曲嬤嬤放下床帳,吩咐乳母好生照看小殿下,這才回了自己屋子。
小宮女打了水來,殷勤道:「嬤嬤快洗漱休息吧。」
曲嬤嬤應了一聲,洗漱完小宮女又端來一盅燕窩。
她瞥了一眼,攪著勺子:「這燕窩哪來的?」
「今兒小廚房給淑妃娘娘熬燕窩剩下的,奴婢想著嬤嬤辛苦,特留著孝敬您。」
曲嬤嬤吃了一口,漫不經心道:「有心了。」
小宮女叫芳蕊,進宮好幾年,心思活泛伶俐,特撥來伺候曲嬤嬤的。
拆卸頭面時,芳蕊看到她腕間的玉鐲:「我瞧嬤嬤手上的鐲子水頭極好,不是凡品吧?」
「算你有眼光。」曲嬤嬤撥了撥鐲子,面上帶著幾分驕傲,「這是先皇后賞的,嘉獎我照顧太子勞心勞力。」
芳蕊笑道:「嬤嬤為皇室養育一代帝王,的確勞苦功高。」
當年先皇后故去,曲嬤嬤出了宮養老,後來聽聞太子出家嚇了好一跳,還以為殿下一身本領就要埋沒在佛門中。
還好這奶兒子有出息,有本事,最後還是坐上了皇位,連她這個乳母也跟著沾光。
芳蕊遲疑道:「皇上敬重嬤嬤自然人人知曉,只是我瞧著淑妃娘娘似乎對您多有不滿?」
曲嬤嬤嗤笑一聲:「小門小戶出身的人,心眼難免小些,我犯不著和她計較。」
「嬤嬤大度。想來是淑妃娘娘年輕,不懂事,還要嬤嬤提點提點才好!」
說起這個,曲嬤嬤不由得想起今日,淑妃娘娘在書房逗留了大半個時辰,關上門來不知和皇上做了什麼。
以前從未聽說除皇后外的妃嬪能和皇帝同居一殿,淑妃年輕漂亮哄得皇上欲罷不能,偌大的後宮就這麼空置著。
可惜她不好說什麼:「罷了,任他們去吧。」
芳蕊目光微閃。
翌日關於淑妃恃寵而驕霸占書房,榮王敬王頂著烈日等候的消息,還是悄無聲息地在宮裡宮外傳開。
眾人皆知皇上獨寵淑妃一人,甚至進宮當日就言明與其同住,那時候因著淑妃有孕,不便諫言,如今皇長子已出生,淑妃再住勤政殿就不妥當。
朝臣們紛紛上書,請皇上為淑妃另擇宮室,並考慮立後納妃,為皇室開枝散葉。
作者有話說:
後面應該能正常日更了,保底日三,加更可能有點困難,我會盡力的。
第71章
之後兩日寧湘也並未聽聞這些傳言,午後炎熱,便在屋子裡拆先前柳景玄送來的書信。
書信是寧彥之親筆所書,沒有什麼特別的內容,大部分都是和柳景玄互談近況。
滿月宴上柳景玄說把寧彥之的書信和字帖都給她做紀念。
寧湘只看了一遍,又把信原原本本折回去,讓人送回侍郎府,只是把兩本寧彥之的字帖留下,將來宣從一長大,就讓他臨摹二舅舅的字帖。
宣明繁很忙,成日在書房,要麼也不在勤政殿,因為水患一事答應她七夕出宮也擱置了。
寧湘倒是半點不在意,她如今才是真正的富貴閒人,衣食無憂,除了帶孩子,也沒什麼事可做。
日頭西移,黃昏時多了些涼意,宣從一已經兩個月,一雙眼睛逐漸有神,開始滴溜溜地轉,鮮艷的事物總能引起他的興趣。
「這位敬王殿下素來寡言少語,竟向皇上親自開口去賑災?」
「倒也不足為奇。」宣明繁嫻熟的抱起搖籃里的宣從一,眉眼含著柔意,「他已及弱冠,又封了王開了府,不是當年碌碌無名的三皇子了。」
她一愣:「你是說敬王有野心?」
他點點頭:「同為大梁皇室子孫,誰又甘心屈居人後。」
「那豈不是要處處提防著?」
「這朝堂上下,誰不是如履薄冰呢,以他眼下的能力,還做不了什麼。」
哄睡了孩子,曲嬤嬤帶著今日新做的小衣裳進來。
曲嬤嬤針線活很好,小小的衣裳也能看出手藝不凡,寧湘毫不吝嗇地誇讚:「嬤嬤做的真好看,改日也教教我。」
說來慚愧,她這個當娘的如今也只會做小孩的肚兜,針法蹩腳,自己都看不過去。
曲嬤嬤端得體統規矩,垂首應是。
自那日開誠布公挑明了心中不滿,曲嬤嬤倒是沒敢在她面前再說那些逾越的話。
寧湘自認為還算得上個溫和的主子,也許是推己及人,知道宮人們的不容易,平時底下人犯了什麼過錯,她也不會計較。
但人總是有底線的,不能容忍別人爬到自己頭上作威作福,曲嬤嬤仗著自己是天子乳母想要在宮人面前擺擺架子可以,但試圖把她當成兒媳教訓就不成體統。
宣明繁把哄睡的孩子交給曲嬤嬤,溫聲說:「嬤嬤辛苦,年紀大了就少做些針線活,仔細眼睛。」
曲嬤嬤生第二個孩子時眼睛落下毛病,先皇后還請太醫看過,那時候的皇太子不過丁點大,也是這麼關切地叫她仔細眼睛。
一晃眼二十幾年了。
曲嬤嬤一時悲從中來,紅了眼眶:「奴婢知道,多謝皇上關心。」
「嬤嬤把孩子給乳母,早些歇息吧。」
「是。」曲嬤嬤抱著孩子去了隔壁,乳母來接過孩子,小心翼翼放置在床榻上。
曲嬤嬤放下床帳,吩咐乳母好生照看小殿下,這才回了自己屋子。
小宮女打了水來,殷勤道:「嬤嬤快洗漱休息吧。」
曲嬤嬤應了一聲,洗漱完小宮女又端來一盅燕窩。
她瞥了一眼,攪著勺子:「這燕窩哪來的?」
「今兒小廚房給淑妃娘娘熬燕窩剩下的,奴婢想著嬤嬤辛苦,特留著孝敬您。」
曲嬤嬤吃了一口,漫不經心道:「有心了。」
小宮女叫芳蕊,進宮好幾年,心思活泛伶俐,特撥來伺候曲嬤嬤的。
拆卸頭面時,芳蕊看到她腕間的玉鐲:「我瞧嬤嬤手上的鐲子水頭極好,不是凡品吧?」
「算你有眼光。」曲嬤嬤撥了撥鐲子,面上帶著幾分驕傲,「這是先皇后賞的,嘉獎我照顧太子勞心勞力。」
芳蕊笑道:「嬤嬤為皇室養育一代帝王,的確勞苦功高。」
當年先皇后故去,曲嬤嬤出了宮養老,後來聽聞太子出家嚇了好一跳,還以為殿下一身本領就要埋沒在佛門中。
還好這奶兒子有出息,有本事,最後還是坐上了皇位,連她這個乳母也跟著沾光。
芳蕊遲疑道:「皇上敬重嬤嬤自然人人知曉,只是我瞧著淑妃娘娘似乎對您多有不滿?」
曲嬤嬤嗤笑一聲:「小門小戶出身的人,心眼難免小些,我犯不著和她計較。」
「嬤嬤大度。想來是淑妃娘娘年輕,不懂事,還要嬤嬤提點提點才好!」
說起這個,曲嬤嬤不由得想起今日,淑妃娘娘在書房逗留了大半個時辰,關上門來不知和皇上做了什麼。
以前從未聽說除皇后外的妃嬪能和皇帝同居一殿,淑妃年輕漂亮哄得皇上欲罷不能,偌大的後宮就這麼空置著。
可惜她不好說什麼:「罷了,任他們去吧。」
芳蕊目光微閃。
翌日關於淑妃恃寵而驕霸占書房,榮王敬王頂著烈日等候的消息,還是悄無聲息地在宮裡宮外傳開。
眾人皆知皇上獨寵淑妃一人,甚至進宮當日就言明與其同住,那時候因著淑妃有孕,不便諫言,如今皇長子已出生,淑妃再住勤政殿就不妥當。
朝臣們紛紛上書,請皇上為淑妃另擇宮室,並考慮立後納妃,為皇室開枝散葉。
作者有話說:
後面應該能正常日更了,保底日三,加更可能有點困難,我會盡力的。
第71章
之後兩日寧湘也並未聽聞這些傳言,午後炎熱,便在屋子裡拆先前柳景玄送來的書信。
書信是寧彥之親筆所書,沒有什麼特別的內容,大部分都是和柳景玄互談近況。
滿月宴上柳景玄說把寧彥之的書信和字帖都給她做紀念。
寧湘只看了一遍,又把信原原本本折回去,讓人送回侍郎府,只是把兩本寧彥之的字帖留下,將來宣從一長大,就讓他臨摹二舅舅的字帖。
宣明繁很忙,成日在書房,要麼也不在勤政殿,因為水患一事答應她七夕出宮也擱置了。
寧湘倒是半點不在意,她如今才是真正的富貴閒人,衣食無憂,除了帶孩子,也沒什麼事可做。
日頭西移,黃昏時多了些涼意,宣從一已經兩個月,一雙眼睛逐漸有神,開始滴溜溜地轉,鮮艷的事物總能引起他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