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九章更好的條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泱兒,你就死心吧,哀家是絕對不會答應為楚懷遙那個賤人,以及她的族人翻案的。」樊太后用極其決絕的口氣對衛泱說。

  衛泱聞言,並不氣餒,與樊太后相反,她用頗為從容的口氣與樊太后講,「我建議太后不要總把絕對這種詞掛在嘴邊,這種詞說的越多,回頭打起臉來就越狠。」

  「哀家不願與你為這種事廢話,總之,為楚懷遙和忠勇侯一族翻案的這個條件,哀家說不行!」

  「倘若我能開出更好的條件做交換呢?」衛泱問。

  樊太后眉梢微挑,遲疑了片刻才問,「什麼條件?」

  衛泱很想嘲諷樊太后一句,嘲諷這個女人的無恥和反覆無常。

  但為了大計,她必須要耐住性子。

  「之前,我說我會站出來幫助太后登上皇帝寶座,眼下我可以再加碼。我的籌碼是,請二位舅舅和姨丈都站出來,支持太后你登上皇帝寶座。」

  衛泱提出的這個條件與樊太后來說簡直太具誘惑力了。

  若說衛泱的支持能為樊太后提高一到兩成的勝算,那麼樊氏兄弟以及安國公寧琛的三重支持,便會將她的勝算提高到九成甚至十成。

  在很認真的權衡過其中利弊以後,樊太后望著衛泱,用相比之前和緩了不少的口氣問:「你怎麼保證,你能幫哀家爭取到你兩位舅舅和你姨丈的支持?」

  「我這個人從來都不說大話,我既然敢許諾太后,我就必有法子能做到。」衛泱一臉自信的對樊太后說,「只要太后答應我之前提的條件,再答應為楚貴妃和忠勇侯一族翻案的事,我就會與兩位舅舅和姨丈一道幫太后登上帝位。」

  樊太后思來想去,覺得在這場交易中,怎麼算她都不虧。

  可她心中仍有些疑慮,「倘若在哀家替楚懷遙和忠勇侯一族翻案後,你卻反悔不肯再幫哀家,哀家豈不就成了冤大頭。像這種事,總不能畫押立字據。」

  「太后多慮了,倘若我事後真的反悔不肯幫太后,太后大可殺了我和紫川出氣,如此你也不算吃虧。而事實上,我和紫川並不是想死,所以答應太后的條件,我絕對不會說話不算話。」

  樊太后知道衛泱是個說一不二的人,既然衛泱把話都說到了這個份上,那她就姑且相信衛泱。

  「那好,哀家答應為楚懷遙和忠勇侯一族翻案。」

  衛泱得了這話,心中歡喜,紫川的夙願終於要得償了。

  而與此同時,衛泱心中對樊太后的鄙夷又加深了一層。

  之前是誰說絕對不答應的?這臉打得還真快,真響。

  「太后,我覺得我很吃虧。」衛泱對樊太后說,神情並不委屈,反而透著一絲狡黠,「僅用三個不算苛刻的條件就換得一個大夏的皇位,天底下哪有這麼便宜的買賣?」

  樊太后不傻,自然明白衛泱的意思,「說吧,你還想要哀家為你做什麼?」

  「太后此言差矣,咱們這是在做買賣,做買賣講究的是你情我願,你之前答應我的那些條件,都是你自己再權衡之後做出的選擇,咱們之間可不存在強買強賣。請太后您不要得了便宜還賣乖。」

  「伶牙俐齒。」樊太后說,口氣有些不悅。

  衛泱才不管樊太后究竟悅還是不悅,只管將自己的條件說出來,「我要你給衛瀾和衛漓自由。」

  「自由?哀家並沒有軟禁他倆。」

  「不軟禁不等於自由,我說的自由是,你不能阻止衛漓四方遊學,也不能代衛瀾決定來日究竟是留在京都,還是回去同州。你不能無視他們的選擇,限制他們的自由。」

  「那你呢?」樊太后沒有立即答應或拒絕衛泱開出的這個條件,她問衛泱,「事後你打算離開京都去江州嗎?」

  衛泱沒有正面回答樊太后的問題,「來日我究竟是走是留,全憑我的心意,這是我自己的事,任何人都干涉不了。」

  樊太后聽的出來,衛泱的意思是,我的事你管不著!

  樊太后對衛泱的態度很不滿,衛泱終究是她的女兒。

  親女兒的事娘親怎麼就管不著了?

  「我的條件還沒說完呢。」衛泱又補充道,「霄兒必須由我來撫養,無論我是留在京都,還是去到江州,霄兒都必須跟著我。」

  衛霄雖然是樊太后嫡親的孫子,但對衛霄,樊太后並沒有太深的憐惜之心。

  至於原因,自然是因為衛霄先天不足,天生眼盲。

  樊太后一直都以有這樣一個孫兒為恥,恨不得這孩子從未來到過這世上。

  樊太后實在不明白,衛泱為何會這般看重衛霄。

  是因為憐憫同情,還是可笑的血脈親情?

  但無論是為什麼,與她來說都並不重要。

  衛霄不過是個眼不能視物的小廢物,衛泱既喜歡,給衛泱就是,也省的她還要額外費心。

  「你方才說的兩個條件,哀家都答應你,不過你也要再答應哀家一個條件。」

  「說來聽聽。」

  「哀家不管你來日究竟是打算留在京都,還是遷去江州,在哀家登基稱帝以後,你要在哀家身邊陪哀家一年,做哀家一年的乖女兒。」

  太后提出的這個條件聽起來並不刁鑽,但實際上卻很刁鑽。

  太后讓她做一年的「乖」女兒?面對這樣的母親,她怎麼乖的起來。

  可想想大計,再想想紫川的夙願,「好,我答應太后。」

  對於衛泱給出的回答,樊太后很滿意,臉上難得浮現出一絲笑意。

  衛泱卻沒心思樂呵,她還要就一些具體問題,再向太后確認一下,「太后,您預備何時為楚貴妃和忠勇侯一族翻案?」

  「你放心,哀家既答應了你,就絕不會食言。待你皇兄的喪事辦完以後,哀家就會命人將此事辦妥。」

  衛泱不信樊太后的承諾,卻信樊太后對皇帝之位的渴望。

  為了謀得她與她兩位舅舅及姨丈的支持,衛泱相信,樊太后一定會很好的履行她的承諾。

  「我有一事想請教太后。」

  「你問。」

  「我想知道當年投毒案的全部真相。」

  「你手上不是有人證嗎?所謂真相,你問那個人證就是。」

  衛泱手中是握有一個與楚貴妃和忠勇侯謀逆一案相關的坐標,但她眼下也不敢肯定,那個坐標究竟是否代表著一個人證。

  她之前說她手上有人證,是在誆樊太后。

  眼下,她當然不能向太后坦白,說她手上並沒有什麼人證。

  那麼,她怎麼才能從樊太后口中套出話來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