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太樂觀還是太悲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太后處事一向公正嚴明,若非景茂和景慕哥倆有真本事,太后是絕不肯用的。」樊昕笑望著潘氏說,「長嫂好福氣,我這兩位侄兒可都是難得的可造之材。」

  潘氏莞爾,「這都是托祖宗的福。」

  樊昕點頭,「樊家能有像景茂、景慕、還有景榮這樣出色的後輩,身為樊家人我很欣慰,也得謝謝長嫂和二弟妹能教養出如此優秀的孩子們。」

  聽樊昕這麼說,衛泱也覺得心中十分欣慰。

  輔國公府樊氏一族的確是後繼有人了。

  但在替她外祖家歡喜的同時,衛泱心裡又免不了有些擔憂。

  任輔國公府再顯赫,為大夏立過的功勞再多,也永遠都貼著外戚的標籤。

  無論在哪一朝,堤防外戚亂政,都是當朝皇帝最在意的事之一。

  眼下樊昭是攝政太后,手中實際握有大夏的最高統治權。

  樊昭還在位時,輔國公府是可享有其他世家大族望塵莫及的榮耀。

  但樊昭遲早是要從攝政太后的位置上退下來的。

  待到衛渲掌權的時候,他可肯被過於強大的輔國公府牽著鼻子走?

  衛泱所了解的衛渲是個極溫柔也極念舊情的人。

  衛渲絕不可能對自己的外祖家下狠手。

  但這也只是理論上的推測。

  實際上衛渲心裡是怎麼打算的,又會怎樣做,衛泱也咬不准。

  俗話說的好,新官上任三把火。

  倘若來日,衛渲真將皇權從樊昭手中奪了回來,衛渲沒準兒真會拿輔國公府開刀,為自己立威。

  見樊昕與潘氏和孟氏說說笑笑,好不歡喜的樣子,衛泱不知是她的姨母和舅母們太樂觀,還是她太悲觀了。

  「聽說貴妃又有了身孕,我心裡著實歡喜。真想見貴妃一面,親口與貴妃道聲恭喜,奈何我這身子……」樊昕說著,不由得嘆了口氣。

  身為樊悅萩的親娘,對於樊悅萩又有身孕這件事,潘氏心裡是喜憂參半。

  欣喜的是樊悅萩可以憑藉腹中的孩子,在後宮裡徹底站穩腳跟,成為其他妃嬪無法撼動的存在。

  而擔憂的是,女人家生孩子,就是在鬼門關前走一趟,儘管樊悅萩已經不是第一次生育,但生孩子的事難說,也不是沒有都生過三胎五胎的婦人卻難產而死的先例。

  比起權勢與尊榮,當娘的自然更希望自己的女兒能長久的健康的活下去。

  「晚間宮宴的時候,大妹妹定能得著機會與貴妃說上話。」潘氏與樊昕說。

  「我如今病著,哪能冒然去見懷著身孕的貴妃,一個不小心過了病氣給貴妃,那可怎麼好。」樊昕婉拒。

  「一家人,不妨這些。」

  「長嫂不介意是長嫂寬和大方,我卻不能不知分寸。這樣的事,還是得留神避忌著才好。」話說到這兒,樊昕不禁幽幽的嘆了口氣,「我只盼著自己能再活的久些,能看著貴妃平平安安的將孩子生下來。」

  樊昕的話聽的眾人心裡都怪難受的。

  見潘氏和孟氏的臉色也都跟著陰鬱起來,樊昕忙扯出個笑容來,「瞧我,不許大夥說喪氣話,自己卻說了這麼多。長嫂,二弟妹,咱們三個也有一陣子沒湊在一處說話了。機會難得,總要說些叫人覺著高興的事。」

  「正是這個理呢。」孟氏立馬應道,「說來我也有陣子沒見貴妃了,不知待會有沒有機會能見上貴妃一面,與貴妃說說話。」

  「貴妃的身孕還不足三個月,胎氣尚未穩固,今日恐怕未必會露面。」潘氏說。

  孟氏點頭,「那就可惜了。」

  樊悅萩今日一定會露面的,這一點衛泱可以拍著胸脯打保票。

  無論今日是由樊昭出面,還是由衛渲出面。

  冊封樊悅萩為後這件事,必然會在今日被昭告天下。

  作為關鍵人物的樊悅萩,必定要露面。

  單從潘氏的反應來看,似乎對樊悅萩將要在今日被冊封為后的事一無所知。

  那麼稍後,作為樊悅萩親娘的潘氏,即將迎來一個巨大的驚喜。

  從貴妃的親娘一躍成為當今皇后的親娘,本就身份貴重的潘氏更將是貴無可貴。

  已是傳奇的一生,無疑又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作為在座的,唯一清楚封后一事的人,衛泱並不打算將此事提前告知眾人。

  畢竟,這世上的任何事都存在一定的變數,她只怕樊悅萩封后一事也會發生無法預料的變數,再叫她姨母舅母們空歡喜一場。

  所以,她絕不能提前將此事透露出去。

  ……

  都說妯娌姑嫂關係難處,但樊昕和潘氏、孟氏卻很投契。

  每每湊到一起,總有說不完的話。

  長輩們的話題,衛泱大都插不上嘴。

  儘管如此,但衛泱從旁聽著瞧著,卻丁點兒也不覺得無聊。

  反而很喜歡這種極具人間煙火氣的小熱鬧。

  這廂,忽聞孟氏提到了樊景榮的婚事。

  衛泱立刻來了精神,正預備提一嘴,幫譚映汐一把,就聽通報聲響起,說皇上和太后的聖駕已經到了崇武館外。

  都已經到了嘴邊的話,就只能生生咽回去。

  衛泱鬱悶,她皇兄和母后早不來晚不來,偏偏在這最關鍵的時候來了。

  可知錯過了這回,她往後大概就沒機會直接參與到關於樊景榮婚事的討論中去了。

  看來,想要成全樊景榮和譚映汐,她還得另外想辦法,不只如此,更得儘早想辦法。

  聽她二舅母孟氏的話音,是已經開始打算要為樊景榮物色適合的成婚對象了。

  她總要在她二舅母看上別家姑娘以前,將譚映汐提上去。

  回頭,不,等明日她就去見樊昭,懇請樊昭出面促成這門婚事。

  若樊昭不答應,她不介意在景和宮裡撒潑打滾。

  畢竟,在穿越到此這十年多來,她身邊統共就譚映汐和沈識珺兩個朋友。

  她總要儘自己所能,叫這兩個人來日能過的順遂安逸些才好。

  眼見皇上和太后的聖駕將至,大夥哪能再湊做一處。

  衛泱立馬起身,與潘氏和孟氏一道向樊昕告辭。

  臨走前,孟氏還不忘與樊昕玩笑一句,說樊太后偏心,獨獨將樊昕安排在前頭,視野最好的地方。

  正如孟氏所言,樊昕所在的涼棚的確很靠前,距離賽場的圍欄也就十幾步遠。

  何止是視野好,看起馬球賽來簡直就跟身臨其境似的。

  而潘氏和孟氏所在的涼棚視野也並不差,只是離樊昕這邊稍稍有些遠。

  樊昕聽了孟氏的話,有意逗孟氏,便硬攔著孟氏不許孟氏走。

  只道,既然我這兒這麼好,那二弟妹就留下陪我別走了。

  姑嫂倆笑笑鬧鬧,哪裡像是矜貴的國公夫人和通政夫人,十足的孩子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