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人生贏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按著身份尊卑,衛泱本不必起身相迎。

  但正往涼棚里進的二位,不只是輔國公府的兩位夫人,更是衛泱嫡親的大舅母和二舅母。

  衛泱自然不好怠慢了她倆。

  見衛泱也在這兒,這對現任輔國公的夫人,也就是衛泱大舅舅樊旭的結髮妻子潘氏,以及衛泱的二舅舅,時任通政司使的樊暉的夫人孟氏來說是意外之喜。

  潘氏與孟氏連忙向衛泱行禮問安。

  衛泱上前,親自將潘氏與孟氏扶起。

  「二位舅母不必客氣,許久不見二位,二位風采依舊。」

  衛泱這句話,並不是單純的客套話,也是實話實說。

  她這兩位舅母,在京都城乃至整個大夏國都是響噹噹的人物。

  衛泱的大舅母潘氏,是平州武安侯府出身,系武安侯的嫡長女,家世顯赫。

  雖是出身於將門侯府,但潘氏在詩詞及琴樂上卻頗具天賦,亦深有造詣。

  不止出過詩詞、詞集,還曾譜過琴曲。

  算是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美女加才女。

  儘管眼下,潘氏已經年逾四十,韶華不在,卻氣韻非凡。

  這絕對是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最好體現。

  人總是要老的,再美的女人也逃不過歲月的摧殘。

  所以才會有人說,女子年輕貌美算不得什麼本事,誰還沒年輕過?

  最終的最終,女人家拼的還是個氣質。

  就氣質這一點來說,潘氏絕對可以甩在座的所有貴婦與貴女們十幾條街。

  人生贏家,絕對的人生贏家!

  這樣的女人,怎麼能說她不美?

  而比起潘氏,孟氏也毫不遜色,甚至更勝一成。

  但孟氏卻非勝在氣質上,而是氣勢上。

  潘氏與孟氏都系將門出身,但相比之下,潘氏的氣質要更溫婉些,但身上依舊帶著幾分將門之後的銳氣,是那種不怒自威的氣勢。

  而孟氏的氣勢無疑更外露些。

  孟氏天生就生了一副厲害模樣,叫人第一眼看去,就自然而然的不敢輕怠於她。

  儘管長的氣勢逼人,但從面相上來看,卻不覺得孟氏生的刻薄。

  正相反,孟氏長了一張頗為招人的臉。

  因此,在權貴圈子裡,孟氏的人緣很好。

  各家的夫人們都很喜歡與孟氏來往。

  總之,樊家祖上積德,潘氏與孟氏這兩個媳婦絕對都是萬里挑一的佳人。

  身為輔國公夫人,國公府上毫無爭議的冢婦,潘氏在人前一向沉斂有度,待衛泱也是客氣有禮。

  相比潘氏,孟氏就要大方多了,在衛泱扶她起身的時候,順勢就拉住了衛泱的手,十分親熱的與衛泱寒暄說:「有日子沒見長公主,長公主儼然出落成大姑娘了。」

  衛泱一向不與孟氏客氣,便接著話茬與孟氏玩笑了幾句。

  與長輩說笑,可與平輩不同,總要有個度,一旦過了,就會被視為沒教養。

  衛泱深諳其道,分寸拿捏的極好,逗得孟氏止不住的笑。

  這廂,衛泱正與潘氏和孟氏料的熱絡,就聽樊昕猛地咳嗽了兩聲。

  衛泱等人皆是一驚,立馬湊到了樊昕身邊去。

  瞧潘氏與孟氏一個賽一個緊張的反應,就知兩人已經得知了樊昕頗為危重的病情。

  而潘氏之後的話,也印證了衛泱的猜想。

  「大妹妹的事,我和二弟妹已經聽太后說過了,妹妹你受苦了。」

  比起潘氏和孟氏,樊昕這個病人看起來反而更加從容坦然些。

  「這在世為人,各有各的命數,過去的四十多年能那樣度過,我已經很滿足了,即便我往後的日子不多了,心裡也不覺得怨。」樊昕說著,沖潘氏與孟氏一笑,「往後長嫂和二弟妹可要常來府上陪我作作伴。」

  「那是自然的。」潘氏挽著樊昕的手,溫聲說。

  孟氏也緊握著樊昕的另一隻手,三人看起來壓根就不像是姑嫂和妯娌,儼然是一副親姐妹的樣子。

  「還有,我還有一樁事得囑咐長嫂和二弟妹。」

  「長姐您說。」孟氏應道。

  「關於我這個病的事,暫且不要透露給寧棠他爹和寧棠知道,我回頭會尋個合適的機會,親口與他們爺倆說。」

  既然樊昕都這麼說了,潘氏和孟氏哪有拒絕樊昕的理由,便都點頭應下了。

  而衛泱的態度也一樣,她尊重她姨母的決定。

  儘管寧棠那邊已經心裡有數。

  「大好的日子,咱們不要總說些喪氣話,長嫂和二弟妹都快坐下。」樊昕張羅說。

  樊昕的貼身丫鬟素心和素茹皆乖巧柔順,得了吩咐,立刻搬來兩張圈椅,招待潘氏和孟氏入座。

  姑嫂妯娌三人湊坐在一起,說不出的和睦親熱。

  「我聽棠兒說,景榮今日也會壓軸上場,與皇上同場競技。」樊昕笑望著孟氏說。

  一說起自己的兒子,孟氏就掩飾不住的驕傲。

  「是,那孩子不才,只怕待會兒要叫長姐看笑話了。」孟氏謙虛說。

  而事實上,在孟氏的心裡,她兒子樊景榮就是最棒的。

  看笑話?不可能!

  「二弟妹太謙虛了,誰人不知景榮打小就聰穎伶俐,如今也是文武雙全,在同輩的孩子裡是數一數二的人才。」

  「景榮再出息也不及長姐家的棠兒有本事,棠兒不過才長景榮兩歲,如今已是名震天下的威虜大將軍了。那可是咱們大夏國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將軍,我家景榮這輩子都望塵莫及。」

  的確,就如孟氏所言,寧棠就是個傳奇。

  還是個後世之人再難超越的傳奇。

  「棠兒那孩子從小就活潑好動,皮猴似的,他爹爹才由著他舞刀弄槍。景榮那孩子是個禮儀人,來日是要做文官的,如今能習得那一身的好武藝,已是很難得了。比起棠兒,還是景榮更好,文武雙全。」樊昕笑呵呵的與孟氏說。

  孟氏心裡清楚,她兒子樊景榮是比不上寧棠的。

  可聽自個的兒子能得到旁人如此盛讚,身為娘親,孟氏心裡還是極高興極得意的。

  孟氏本就十分健談,眼下又更來了精神,便接上話茬,與樊昕一通說笑。

  樊昕是個周到之人,哪能總與弟妹說話,而冷落了自家的長嫂。

  於是,樊昕便有意拋了個話茬給潘氏。

  「聽說景茂和景慕兄弟倆,如今都在大都督衙門歷練了?」

  「如大妹妹所言,那兩個孩子正隨他們爹爹學本事呢。」潘氏應道。

  「前兒個我家老爺去大都督衙門辦事,正好就撞見了景茂和景慕哥倆,聽我家老爺說,如今在衙門裡,兄弟倆已經能獨當一面了。真是兩個年輕有為的好孩子。」樊昕夸道。

  潘氏得了這話,自然也得替兒子們謙虛幾句,「那兩個孩子究竟有沒有為還得看以後呢,年輕倒是真年輕,要說能幫上他們爹爹的忙,還早呢。承蒙太后不棄,肯給那兩個孩子歷練的機會罷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