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時間四周喧譁起來,人聲鼎沸,紛紛不占須臾。

  王綰立刻穩住局面,道:「噤聲!封禪大典,豈容喧譁?」

  有法家學士道:「廷尉大人,您也說一句罷。」

  廷尉李斯一直屈居二線,這時候慢條斯理地走上前來,理了理自己黑色的官袍,道:「今日陛下未到,依我愚見,不如暫且作罷,改日擇良時,再行封禪。」

  「改日?怎可改日?」

  「封禪大典,如何可以兒戲,說改便改?」

  「陛下到底在何處,怕不是廷尉大人想要一手遮天罷!」

  祭壇更加吵鬧,一時間七嘴八舌,群雄舌戰,眾人完全沒有發現,他們口中的陛下,受命於天的秦皇,正掩藏在不起眼的人群之中。

  陳慎之看著熱鬧,在懷裡一掏,竟然掏出一把炒豆子來,往嘴裡一扔,挑唇笑道:「怕是要打起來,這回熱鬧了。」

  嬴政無奈,道:「三弟是來看熱鬧的麼?」

  陳慎之不以為然,他如今是自己個兒的身子,食之無味,便將炒豆子塞了一把給嬴政,道:「急甚麼?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好戲還在後面兒,吃豆子看戲。」

  作者有話說:

  今日1萬字更新達成!明天仍然9點更新1萬字!歡迎留爪歡迎討論!

  第29章 朕,回來了

  王綰聽李斯竟說「改日」, 亦是一怔,道:「封禪大典何其莊重,怎可隨便改日?」

  一時間,祭台仿佛變成了一鍋渾水老湯, 還是柴薪鼎沸的老湯, 不停沸騰著, 唯獨廷尉李斯一面平靜, 好似甚麼事情都沒發生。

  好似……

  老早便知陛下不可能參加祭祀。

  李斯慢條斯理的走出來, 一步步走上祭台的台磯, 並不走到頂端,而是站在台磯的一半便駐足,轉身俯視著黑壓壓的羣臣,淡淡的道:「今日陛下有事, 未能臨幸封禪大典,改日便可,也不是甚麼天大的事兒, 不是麼?」

  眾人面面相覷,一方面是被李斯的言辭震驚,另外一方面, 也是被李斯的鎮定震驚。

  王綰蹙眉道:「你……可是早就知道陛下今日不能到場?」

  李斯照樣很是平靜,沒有說話, 但是淡淡一笑。

  「看來是他們早有預謀!」不知是誰喊了一聲, 緊跟著儒學士子們沸騰起來,已然不是老湯的沸騰,而是一捧油腥飛濺進了沸水之中, 噼啪直響, 紛飛亂竄。

  「是他們!一定是這些學法之人幹的!」

  「他們想要阻止祭祀!」

  「果然不是甚麼好東西!」

  「廷尉是想要一手遮天麼?!」

  法家學子也不肯相讓, 道:「你們不要血口噴人!」

  「儘是說一些沒影兒的事情!你們有甚麼憑證?!」

  「正是,我還說是你們窮酸儒生幹的好事兒呢!」

  烏泱泱的人群七嘴八舌,誰也不肯相讓,你一言我一語,祭台儼然變成了菜市場。

  先秦百家爭鳴,百花齊放,自有百家的好處,但亦有弊端。自古以來,鹹甜之爭便有之,單純喜咸口還是喜甜口,都能吵上三天三夜,西紅柿炒雞蛋到底該不該加糖,都是世界未解之謎,更何況是學識的辯駁呢?

  儒、法之爭,從先秦開始便產生了分歧,一直到秦朝統一,仍然無法定論。加之今日祭祀大典,不只是單純的儒學和法學爭論,儒學和法學背後,更是代表了朝廷派系的利益。

  今日祭祀,倘或按照儒學章程進行,以廷尉李斯為首的法家派系,便會落敗,從此抬不起頭來,錯失朝廷半壁江山。相反,今日倘或按照法家思想來進行封禪,那麼往後以丞相王綰為代表的儒家派系,便會在朝廷上抬不起頭來。

  王綰與李斯,一個儒家,一個法家,還代表了朝廷的舊與新。王綰主張保守治國,延續周禮,將秦始皇的兒子貴戚分封在偏遠的各地,來保證大秦都城的平靜;李斯主張的則是新派,不同意延續周禮,周禮的分封制度何其糟粕,致使周天子權威分散,各地諸侯擁有分封權利,某種意義上削弱了中央權威,春秋戰國,群雄逐鹿,霸主不斷。

  朝廷的事兒,派系的事兒,新舊的事兒,儒法的事兒,仿佛婆媳關係,簡直是婆說婆有理,公說公有理,就好似春秋戰國時代的公卿大戰,公族與卿族必須打一個你死我活才行。

  這些盤根錯節之事兒,如今到了封禪大典,突然借住儒法之爭,爆發了出來!

  王綰面容溫柔,平日裡都是一個和善溫柔的前輩模樣,李斯面容貴氣冷靜,八風不動,二人平靜對峙。

  王綰似乎下定了甚麼決心,突然從寬袖中拿出一物,「嘩啦!」一聲抖開,是一張羊皮小卷,上面密密麻麻的陳列著文字,應該是一封移書。

  王綰舉起羊皮小卷,道:「日前,本相接到秘密移書,言朝廷之中,有人妄圖阻止封禪大典,且此子為了阻止封禪,竟不惜聯絡魏國餘孽!」

  王綰話音一落,羣臣喧譁起來。

  「竟有此事?」

  「聯絡魏國餘孽!這可是死罪啊!」

  「誰這麼大膽子?」

  眾人說著,目光卻不約而同的看向廷尉李斯,王綰也將目光落在李斯身上,他分明發出的是問句,但是言辭之中沒有半絲疑問,滿滿都是篤定:「秘密移書上談及之人,可是你麼?廷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