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嬴政無奈的走過去,居高臨下的道:「醒醒,封禪一會子便要開始了。」

  「唔?」陳慎之慢慢睜開眼目,太陽已經照進來了,害得他睜不開眼睛,用手擋住陽光,這才感覺好一點兒。

  陳慎之坐起身來,揉了揉自己的臉頰,道:「這麼快就到時辰了,還以為可以再睡一會子。」

  嬴政再次無奈的看了一眼陳慎之,心中思忖,朕是糟了甚麼魔怔,才會與這般不靠譜之人合作?但如今想要悔棋,已然來不及了。

  陳慎之穿戴整齊,洗了臉,從柴舍中走出來,便看到外面烏央烏央的人群,儒生們列隊整齊,翹首以盼,似乎在等待著甚麼人。

  而儒生們的對側,還列著一隊,穿著與儒生不太一樣,兩列沒有言辭交流,亦沒有動作交流,看起來涇渭分明,勢同水火。

  陳慎之難得有些好奇,低聲道:「那隊是……」

  嬴政瞭然的道:「是法家的學士。」

  這麼一說,陳慎之便明白了,原是如此。

  泰山封禪不只是邀請了儒家學者,還有很多法家學者也一同前來參加這曠世盛典。就泰山封禪的流程問題,法家和儒家也展開了激烈的探討,最後的結果,也便是今天,儒家的學者獲勝了,封禪大典採取了儒家學者推崇的章程。

  先秦百家爭鳴,不只是儒家和法家,還有許許多多的流派,在這些流派中,最突出的便是法家與儒家。滲透到大秦的朝廷之中,法家與儒家代表的,再也不僅僅是學派問題,而是朝廷的派系問題。

  甚麼事情一旦和利益掛鉤,便會變得複雜起來,就猶如眼下的封禪大典。

  法家、儒家的學者各站一列,都在翹首期盼。很快,黑甲士兵紛紛排開,讓出一條路來,在眾人矚目之中,一個身材高挑的中年男子緩緩走來。

  他身穿大秦官袍,頭戴官帽,看模樣並不年輕,但形容俊美得體,歲月絲毫不曾在他的面容上留下造次,唇邊淡淡的紋路平添了一股文雅之氣。

  男子舉手投足貴氣端重,透露著持重老成之感。他一走來,法家學士們眼中流露出歡愉之色,分分作禮。

  嬴政站在後排,但也看的清清楚楚,對陳慎之低聲耳語:「李斯。」

  原此人便是李斯,還以為李斯會是一個更加嚴苛之人,但乍一看上文雅俊美,和嚴苛根本占不著一點子邊際。

  李斯身居廷尉一職,他雖是儒學大拿荀卿的徒弟,但以法學侍奉秦皇,乃是後世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法家學士看到李斯來了,仿佛看了領頭羊,崇拜、崇敬、欣喜之情,溢於言表。

  儒家學士們看到李斯,有些人露出不恥的神色,畢竟李斯乃是荀卿的徒弟,放著好好的儒家不推廣,卻改投了法家,這成何體統?但李斯的地位身份在這裡,學者們也不敢造次。

  很快,便聽到人群中一陣喧譁,還不等看到人影,已然聽到了笑聲,有人亦朝這面兒走來,黑甲武士再次排開一條路。

  一身丞相官服,百官之長,不看樣貌,單看那衣著,便知來者何人。自然是大秦第一位丞相——王綰。

  王綰形容不見得多俊美,但溫柔和善,一路走來並未有李斯那般持重,反而笑眯眯的,看起來十分好相與,完全沒有丞相的架子。

  王綰大步走來,這回輪到儒家學者們歡心了,紛紛朝王綰作禮。

  李斯也與王綰作禮,道:「丞相。」

  王綰乃是大秦第一任丞相,李斯則是大秦第一任廷尉,二人均是身居高位,萬人之上;李斯出身貧苦,起自平民,王綰出身貴胄,高居然上;李斯主張法學,王綰主張儒家思想,二人可謂是鏡像的對立面。

  但很少有人知曉,其實李斯能有如今的地位,還是多虧了王綰的舉薦,二人私底下,其實頗有私交。

  王綰回禮,道:「吉時在即,廷尉,登山罷。」

  羣臣到齊,準備登山,隊伍中未有一兵一卒,但仍然浩浩蕩蕩,光是百官便仿佛川流不息的河水,蔓延在泰山的小徑之上,綿延不斷。

  泰山的山頂早早設下祭壇,祭壇宏偉,巨石奠基,上設青銅長案,擺放各種祭祀品。

  羣臣來到山頂,各位列位,丞相王綰親自主持大典,端正站定,恭恭敬敬的敬拜天地,隨即朗聲道:「今以大秦之功,登封報天,治理群生,天命為皇!請陛下登封——」

  王綰念罷,恭敬垂手,壓低頭顱,靜等著封禪大典的主角,也就是受命於天的秦皇出現。

  然……

  四周靜悄悄的,毫無聲息,冷風吹動泰山之巔的草木,只能聽得「簌簌窸窸」之聲。

  王綰眉心微蹙,提高了聲音,重新朗聲道:「請陛下登封——」

  還是沒有一絲半點的動靜。

  「怎麼回事?」人群中傳出竊竊私語之聲。

  「陛下怎麼還不出現?」

  「怕不是橫生了甚麼狀況?」

  「不應該啊,封禪大典,如何隆重,陛下怎麼的還不出現?」

  丞相王綰終於抬起頭來,再次提高聲音:「請陛下!」

  他朗聲三次,嬴政始終沒有出現。

  人群中竊竊私語的聲音更大了:「看來陛下也不滿儒生獨大的場面。」

  「你這話甚麼意思?」

  「儒學如此霸道,排擠其他學派,獨占封禪,我甚麼意思,你們心裡清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