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317章 結局(上)

  天高雲淡, 丹桂飄香。轉眼間又到了天下士子秋闈應考的時節。

  此時已是青蓮教的叛亂平復後的第三個年頭。平亂之時,為首的明王早施以極刑,余者大小頭目亦有許多剿首示眾的, 其餘烏合之眾, 早四散逃逸, 再興不起甚麼風浪來。故而四海皆定, 宇內清寧,更兼這幾年風調雨順,竟是百年一遇的好光景。

  故而這金陵城中, 自是更加熱鬧非凡, 來往四面八方的士子們聚集在茶社酒樓之上高談闊論,吟詩作對, 正是書生意氣, 少年風流。

  此時眾人都圍在一處,看那雪浪紙上頭傳抄的詩文,正是一首《姽嫿詞》, 一人在跟前高聲誦讀, 其餘人在底下紛紛讚嘆道:「叱吒時聞口舌香,霜矛雪劍嬌難舉。不知道從何處想來!實是綺靡秀媚之至,寥寥數字便已將姽嫿將軍林四娘的情態畫得入骨。」

  又有人感嘆道:「不期忠義明閨閣,憤起恆王得意人。這幾句亦是布置得極妙, 敘事辭藻華麗之至。怪道流觴宴上能憑了這一首《姽嫿詞》拔得頭籌。佩服!佩服!」[注1]

  茶社裡也有那新來的書生, 見了這副熱鬧進項, 忙拉住旁邊人, 拱手打聽道:「不知這詩的作者是甚麼來頭?為何一干人竟對他推崇成這個樣子?」

  被拉住問的那人忙說道:「原來你竟不知!這詩的作者姓賈, 我輩皆尊稱一聲寶公,正是我金陵人氏, 從前開國之時,分封了八位國公,那獨占其二的賈家,便是他家。後來那八公前後犯了事,皆沒落了,賈家也被抄家削爵,幸有這位寶公力挽狂瀾,去年恩科之時,接連中了舉人、進士,在御前替賈家洗清了冤屈。」

  新來的那書生聽了,大驚道:「原來竟是昔年作《節婦吟》的那位寶公嗎?此人不僅文章寫得好,於詩詞一道更是才情不俗。聽聞他老人家雖年紀輕輕,卻已經接連中了舉人、進士,替賈家平反、光耀門楣自不必說,更是得聖上欽點特批,進了翰林院,這是莫大的榮耀呢!」

  先前那人笑道:「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這位寶公卻真正是位隱逸之士。今春清平王主辦流觴宴,不知道為何竟以一本書坊里的閒書《姽嫿將軍小傳》為題,教赴宴的諸位當場寫一篇詩詞,寶公便憑這首《姽嫿詞》一舉奪魁。一時間長安紙貴自是不必說,許多世家子弟更是登門,備了重禮,說要拜他為師,都被他拒絕。偏生這節骨眼上,寶公的母親王氏病逝了,若以他才學,走門路要朝廷奪情,亦非難事。只是寶公自家無意仕途,直接報了丁憂,辭官而去。連清平王都感嘆不已,只說可惜呢。」

  兩人正說話間,突然見外頭鼓樂聲起,一陣吹吹打打擁簇著大紅花轎過來了,兩人不免順著窗口往樓下看了一眼,見那迎親隊伍浩浩蕩蕩,不禁咂舌道:「這又是哪個豪門大族要娶親的?」

  突然有一個中年書生在旁邊笑道:「原來你們不知道。這卻是穆家辦喜事。卻也不是穆家人,是穆夫人的兄長如今住在穆家,在那裡娶妻呢。」

  那兩人聞言亦是吃驚:「是順義侯穆家?」

  那中年書生點頭道:「正是他家。先前平亂,順義侯不惜傾家蕩產捐了許多財物充作軍餉,故而立了大功。聖上有意封他為郡王。他執意不肯。更是辭了爵位,和夫人隱居在這金陵城中。他那夫人,生得極是貌美,更兼一手好女紅,在金陵城置辦了許多織機,在那裡辦了個絲綢作坊,他家更是兼辦著許多海上的生意,正是富甲一方。」

  那兩人聽了不免崇拜非常,問道:「先生是何方高人,焉能知道這許多?」

  那中年書生得意一笑道:「不瞞兩位,我亦姓賈,從前也曾出仕,和榮國府賈家有幾分淵源。想當年穆夫人在榮國府當丫鬟時,我還見過她哩。」

  那兩名年輕人見中年書生說話顛三倒四,不倫不類的,忙將他上下打量一番,見他面闊口方,直鼻方腮,相貌倒也端正,只是面上許多皺紋,顯現愁苦之色,身穿一件揉皺了的長衫,頗為寒酸。兩人一念靈光,突然醒悟,問道:「閣下莫非便是賈化賈時飛?」

  那中年書生高興道:「兩位竟知道我的大名。在下正是賈化賈時飛。別號雨村,兩位喚我雨村便是。」

  那兩名年輕人聞言立時變了顏色:「呸,我當是誰呢。原來是賈太師啊。你貪贓枉法、徇私舞弊、忘恩負義、賣友求榮之事早已天下皆知,早被罷官永不敘用的人了,這會子混在這裡做甚麼!」

  旁邊的士子們聽到這話,紛紛往這邊看過來,聽說是那忘恩負義的賈雨村來了,一個個面上皆有鄙夷之色。

  賈雨村無奈,只得慢慢走出茶社,卻一眼看見外頭道上一個青年乞丐正在向一個商人模樣的人糾纏。賈雨村一眼望過去,見那個商人頗為面善,又低頭想了一回,不是旁人,正是冷子興,忙招呼道:「子興兄如何到這裡來了?」

  那古董商人冷子興自賈家抄家削爵之後,便尋了個由頭休了周瑞家的女兒,隻身一人在外頭闖蕩,因時運不濟,卻也三更窮五更富的,他見著招呼他的人是賈雨村,倒不嫌棄,只笑著說道:「許多年未見,猶記得當年姑蘇智通寺外酒肆中相見之時,與老先生相談甚歡。如今再度相見,實是你我有緣。正是他鄉遇故知,當浮一大白!」

  於是二人胡亂尋了一間小小酒肆坐下,冷子興提起從前之事,向賈雨村道:「先前那名乞丐不是旁人,正是寶二爺從前的小廝茗煙。他卻是個痴心的,早年聽說為了一個丫鬟,被寶二爺發落到城外田莊裡。顛沛流離了許多年,這會子還在打聽那個丫鬟的下落呢。那丫鬟也是個人物,先後伺候過寶二爺、假王孫,還曾嫁到外頭與一個行商做小。可惜時運不濟,如今已是被大房攆了出來,不知道是流落煙花巷,還是到甚麼地方去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