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晴雯聽了這話,才放心下來,復又想起鴛鴦從前際遇,嘆道:「鴛鴦姐姐雖是家生子,但父親金彩常年在金陵,哥哥和嫂子又是那樣的勢利眼,論起處境來,雖比我好不少,但也有許多難言的苦處。如今經了這些事,她竟能下定決心同金家撇開干係,遠走天涯,只怕於她而言,實是一件幸事。」

  一行人感慨一番,在北岸尋了客棧歇腳。此地乃南北水運要道,平日裡官船商船皆是絡繹不絕,亦有許多官宦人家、殷實富戶見京中世道不好,千方百計出了城來,從此處乘船南下。故而幾家客棧天天人滿為患,人來人往,也不曾有甚麼紛爭驚擾之事。

  這般又等了三天,果然見茜雪和她相公從南邊回來了,風塵僕僕,滿面風霜,見得來順等人,一家子抱頭痛哭一場,等略緩和些了,再敘些京中□□與南邊生意上的事。

  來順只說:「都是祖宗積德,亦是借了老爺夫人的洪福,咱們家一家子能平平安安,已是萬幸。那錢財只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由著它去罷。」

  茜雪卻道:「哥哥有所不知。我等在南邊跟著薛家混了些日子,才知道這世上竟有一本萬利的生意。咱們這裡的綢緞、茶葉等貨,也不須那成色上好的,只胡亂收些壓箱底的不時興的緞子,再尋些論斤賣的茶葉,都拿大箱子裝了,一箱一箱送到船上,等運到那甚麼福朗思牙去,竟能換了玻璃琺瑯那些稀罕玩意來。這一來一回,豈不是一本萬利嗎?」

  眾人聽得悠然神往,都說:「只怕這裡頭有甚麼古怪。如何竟能有這般厚利!」

  獨茜雪和她夫君在那裡笑著解釋:「這又有甚麼?我等皆是親眼所見,親耳所聞,難道還能有假嗎?」

  晴雯聽了,感慨半晌,道:「怪道金陵王家和金陵薛家都是巨富。那王家當年同海上那些外國人走得頗近,家中有許多稀罕玩意,原來皆是這個緣故。」

  幾個人正在說話時,突然聽得外頭街上一片混亂,有人在那裡嚷著:「糟了,糟了!有大軍打過來了!這裡要打仗呢!」

  又有人帶著哭腔道:「我等本是不堪忍受京城青蓮軍燒掠,悄悄拿重金賄賂,才得以開了城門,脫身出來,只盼著在此處躲避躲避,難道天下竟無一片淨土嗎?」

  穆平急遣了來順前去打探,來順回來時候說,據說是清平王集結的勤王軍隊,如今只是先頭隊伍,已是黑壓壓的許多人,遮天蔽日的,只怕京城附近仍然有一場大仗要打,又說許多原本在客棧里歇腳的客人都許了重金雇了船隻,南下逃難去了。茜雪聽了,忙起身,在向晴雯那裡道:「即使如此,此地不宜久留,夫人卻也要早做打算才好。」

  又看了看那堆了滿屋的箱籠細軟,嘆道:「平日裡人人想著富貴榮華,見到那金銀財帛都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的,上前爭搶,如今到了這個時候,金銀仍然是可通神的利器,只是這些古玩器具,太過沉重,實是不好拿。如今之計,也只有雇一條大船了。」

  來順亦在旁邊說:「請夫人放心,小的們必然盡心竭力,使人在旁邊日夜看護,絕不教那些賊人宵小將這些箱籠奪了去!」

  晴雯與穆平對望一眼,卻道:「咱們不必忙。還要等上幾天,等到清平王爺來了才好。」

  詠荷在旁邊聽得清清楚楚,不免大吃一驚,她看了看晴雯,又看了看穆平,見兩人皆是一副理應如此的模樣,心中迷惑不解:從前晴雯見了清平王,只恨不得生出雙翅,逃出生天的,如今怎地會主動去求見。

  又過了一日,聽聞清平王大軍在旁邊安營紮寨,穆平便攜晴雯前去求見,只見那軍營內外,刀劍寒光里夾雜著血腥之氣,較從前京城所見的殺氣更甚了許多。

  穆平和晴雯從前那裡見過這等陣仗,只得強打起精神,戰戰兢兢過去拜見了寧珏。寧珏經此一難,更見沉穩,向他們道:「京城之中許多有爵之家被叛軍屠戮一空,你等尚能全須全尾來到這裡,實是教我詫異。」

  穆平忙答道:「臣從前在民間之時,頗識得幾個朋友,在青蓮軍中能說上話。不過多多使些金銀財帛,教他們高抬貴手罷了,若說有甚麼勾結情弊,是斷然不會有的,請殿下明鑑。」

  寧珏勾唇一笑,懶懶道:「罷了,孤又未曾說你私通反賊,你何必這般誠惶誠恐。你先前能護送著皇太后娘娘出宮,一路護持玉璽朱印等物,亦是有大功之人。難道孤竟會是非不分,顛倒黑白嗎?」

  穆平默然不語,心中暗道:「又有甚麼事是你這等人做不出來的?」轉念又一想,正是因為寧珏做事沒甚麼顧忌,心黑手辣,善於翻臉不認人,這樣的利害人物,才能鎮得住場面,號令各路節度使趕來勤王。

  想到這裡,忙帶著晴雯,恭恭敬敬向寧珏行禮,道:「常言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臣本是平庸無用之輩,百無一能,幸而舍下還攢了幾箱金銀,俱是內子出閣時候的嫁妝和其後辛苦打理積攢下來的。如今既然國家有難,少不得都捐出來,聊為殿下酬軍之用,略盡些綿薄之力罷。」

  寧珏點頭道:「你倒是乖覺。情知世道不好,帶著這許多粗笨家什不好逃難,便把話說得漂亮,只說捐給做大軍開拔之資。罷了罷了,也算你有心了。這份功勞,孤且記下了。」又道:「卻不知道你要捐多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