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燙手的山芋原本沒燙著自家的手,還可作壁上觀想著渾水摸魚,如今是連著山芋帶著火盆架到了他們腳下,再躲不得半分清閒。

  --------------------

  作者有話要說:

  二回三出複葉:二回,一個葉柄上的小葉為一對一對的;三出,每個小葉上生三片葉子;一個葉柄上只有一片葉子的是單葉;既是二回又是三出的是複葉。比較典型的二回三出複葉植物:牡丹。

  金陵:文中的金陵在晚唐之前更廣泛的稱呼是潤州,潤州包括現在的鎮江和南京大部,時人也稱潤州為金陵。

  第18章 十八·遙向青峰禮磬聲

  撞鐘其實是無奈之舉。

  溫鈺在不見峰上左等右等,過了兩日才等來落荒而來的三人,一路上襲殺不斷,三人皆是精疲力竭。幾人一合計,這些襲殺是為了什麼,一方面是傅岳舟,一方面還是要落在《武林集述》上。傳言都傳了出去,明明白白說了,《武林集述》託付給了白玉樓,溫鈺和溫鏡可不想白玉樓成為第二個廣陵鏢局。

  只有在江湖上過了明面兒,和這本帳徹底撇清,否則只怕永無寧日,破釜沉舟,溫鈺這才痛下決心向苦敘方丈請願敲鐘。

  好在溫鈺到法源寺那天,立時就交了一本《武林集述》給苦敘,還是密封好的,迄今為止還沒人知道這世上有兩本《武林集述》。

  至於這「唯一的」一本作何打算,溫鏡有一點很隨溫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天涯海角我也必不與你善罷甘休。他們平白無故成了眾矢之的,白玉樓猝不及防入了世,這裡面第一要算在傅廣業頭上,第二,一路從揚州紫竹寺逃到金陵法源寺,一波又一波痛下殺手的人難道就這麼算了?參與襲殺的無論是什麼人,除卻黑衣人自然還有一些「江湖正道」。或許溫鏡他們沒辦法一家一家搞清楚,但左右是受《武林集述》掣肘的人,是受這本帳威脅的人。

  那麼「唯一的」這本《武林集述》還大有用處,一切只等三天後的武林大會。

  於是溫鏡在不見峰的日子忽然變得又快又慢。不過三日時光,能有多久,按說是很快的,但個中煎熬和憂慮又使日子分解成了一分一秒,每一寸光陰都既平靜又焦灼。

  何以解憂,唯有練刀,因此這日他在不見峰半山腰練刀。

  許是一路逃亡內力消耗太大,溫鏡近日練刀總覺得有幾分凝滯。這也不是第一次,他們家的心法有九重,每上一層從內家氣勁到外家功夫都會相輔相成跟著遞進。

  內力是一種很玄妙的感覺,溫鏡形容不出來。運氣的時候仿佛能調動體內無窮無盡的暖流,自丹田潺潺升起,凝於足則身輕如燕,御於刃則重逾泰山。

  而他現在才不過才第五層而已。每次進階都是一個坎兒,凝滯是常有的。下一層境界無法想像,內力會更加深厚和精純。內力噴薄,也就意味著承載氣勁的筋脈也要跟著拓寬。拓寬筋脈從來不是輕鬆的事,溫鏡記得他入門的時候就是鑽心蝕骨地疼,此後每次進階更是一次比一次來得凶。

  他隱隱有感,覺得下一次進階或許近在眼前。

  可他還沒準備好,近來他越發覺得刀不趁手,他的招式純熟於胸,他的刀卻不能自如。

  溫鏡見過溫鈺練刀。溫鈺使長柄刀,卻不似尋常的刀那般分刀柄和刀刃兩部分,溫鈺的刀更像是在矛上頭接了刀刃,刀柄直連到刀刃頂端,立在地上足有三尺高,舞起來虎虎生風。可這麼一口刀到了溫鈺手裡,卻仿佛輕飄飄的,所謂舉重若輕,招式也是輕輕柔柔地遞出去,刀柄握在他手中不像是刀,溫柔得仿佛是一柄傘,帶來的也不像是殺氣,仿佛是微雨里的一片晴天。

  第七重《春山訣》正當如此,溫鈺的刀和他就很合。

  溫鑰練刀溫鏡也見過。溫鑰慣用環首刀,刀身精巧可隱於袖中,她的刀明快非常,一招一式絕不拖泥帶水,溫鈺畢竟多練了小十年的內功,運氣於刀,以氣見長,但單論招式,溫鏡覺得鑰娘實在更加天賦異稟。刀譜口訣人人可背,但一刀祭出,是橫砍還是豎劈,下一招接什麼,哪兩個招式前後搭配或有奇效,哪一招接上去或許要稍稍斜一點角度,不能生搬硬套刀譜,這些旁人領悟要好幾年才漸漸摸到些門檻,鑰娘仿佛天生就能知道。她出刀常有神來之筆,她的刀也最快,刀式最多,變化最繁,最是輕巧,一旦近身,叫人應接不暇。

  相較之下,溫鏡很有自知之明,他就沒那個機靈勁兒。刀法上沒有靈犀閃現的天資,年歲所限,他也沒有那個睥睨宵小的內力。不僅如此,他也不像哥哥姐姐,說不上哪種刀更順手、更令他鍾情,好像都差不多?

  反而之前一路上行來,襲擊常常突發而至,或者戰局混亂,他不得已有時用到劍,反而好像很順手。有時是奪的劍,有時是李沽雪的劍。傅岳舟是時重傷在身,很多時候溫鏡和李沽雪是聯手退敵,李沽雪的劍很是精妙,搭手下來那些招式看得多了溫鏡覺得很有些啟發,加之實戰總是更能催人成長的,溫鏡總感覺有些進境。

  但他練刀就是時有凝滯。

  一招春日碧融使完,收刀歸鞘,溫鏡閉目沉思。

  嗎的還是技能沒點滿。為毛我就沒有金手指呢?溫鏡記得大學的時候聽室友念叨過一部什麼穿越小說,睡著覺武功就能嗖嗖地長,為毛他不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