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
慈禧還是守住她的最後一道心防,尊嚴高貴的皇太后也不是輕易召見從土匪改 編成官軍的董福祥,從草莽中來的李來中的。憑她多年掌權批奏摺的經驗,還是耳 聽為虛眼見為實,調查一番再做決策:「到底有多神,這伙亂民怎麼本事這麼大, 派兩位大臣下去看看再定。」
• 第六十三章 楊貴妃附體
奉命去涿州實地調查的兩位大臣迅速返了回來。一來一去,他們像是換了個人, 他們大睜著眼睛說:「這義和團確實要多神有多神,殺洋鬼子絕對是手到擒來,一 個個勇猛異常。」慈禧畢竟是慈禧,一向聽話只聽半截,急問:「殺了洋鬼子,把 各國公使都趕走了,又幹什麼?」他們大睜著眼睛接說:「殺了洋鬼子,再殺貪官!」 慈禧聽出破綻來了:「喲,要殺貪官,你們哪個腦袋能保得住?這大清王朝里還有 不貪的官嗎?」他們大睜著眼睛再接說:「貪官只要跪在壇主面前向祖師爺請罪, 向義和團做出供養,也就可以贖罪了,只有那不肯贖罪的大貪官才要砍下頭來,他 們提出了一狼二虎三羊。」慈禧擔心地問:「這指的是誰和誰?」他們增大了語氣 :「指的是放在南邊的三位漢臣,李鴻章、劉坤一和張之洞。他們三個漢臣各據一 方,正在和朝廷分庭抗禮啊!」這話說到慈禧的心坎上了,但她卻不接話茬,只是 擺擺手讓他們下去。
兩位去涿州的大臣中的第一位正是端王,他好生失望,那女人怎麼還是左搖右 晃!她當然不著急了,反正重又垂簾聽政了,到駕返瑤池的那一天也不會再翻車了。 他們這些後黨中堅分子可還要在宦海中繼續行舟,那不是等著光緒重登大寶,問罪 殺頭嘛!他這次涿州行可沒有白去,他還帶來一夥團民,就在端王府里設了壇口。 回到府去,他就凍著臉皮,請壇主降神附體。就見他一陣手舞足蹈,連嗓音也變了, 說她伴唐明皇多年,楊貴妃是也。只因不知抓權,落了個自盡。要端王以她為鑑, 借義和團神兵神將搶先抓權。最後還贅上兩句咒語:「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端王躺在床上來回翻餅,一夜不曾好睡。天明之後忽然他也一陣手舞足蹈,也 變了嗓音!說楊貴妃附體,帶著他養在府里的一夥團民,風風火火地闖進了紫禁城, 由他帶頭扯著嗓子喊:「殺了他,殺了他!」
殺了他,那他是誰?慈禧一聽就明白了,端王撕下面紗,要殺的是光緒。死了 光緒,已是大阿哥的他的兒子也就不必徵求這個那個意見,自然而然地坐在太和寶 殿了。可是光緒死在端王的刀下,這能遮掩得過去嗎?驚得慈禧親自出面,由御林 軍護衛著,把端王帶領的這伙團民堵住,大聲喊喝:「冒失鬼,你瘋了不成!」
碰了一鼻子灰,端王急氣交加,回府就病倒了,但沒等湯藥進口,他又霍然而 愈。那位生死與共,心心相印,又是第一個諫言立端王之子做大阿哥的榮祿來了。 他聽說端王帶虎神營未能得手也是焦急萬分呢,趕忙寬慰著說:「到底是端王爺, 敢想敢幹,敢切敢拉,佩服佩服;只是早邁一步,可惜可惜!」端王忙問:「怎麼 還早邁一步?」榮祿從袖口裡掏出一份奏摺:「若是等這份奏摺上去,再動手殺他 就像殺一條狗那樣容易了。」端王趕忙接過奏摺來看,激起驚叫聲聲:「我們非搶 先下手不可。不然的話,皇太后囚在頤和園裡還能看山看水看戲,我們可就都要掉 了腦袋,做無頭的了!」
• 第六十四章 驚駕
頂著星星和月亮,端王和榮祿趕到剛毅的宅第。這裡朱門大開,紅燈高掛,還 飄著杏黃色的神虎營大旗,堂堂的軍機大臣的宅門已成了義和團的一座營地。剛毅 滿臉冒光,先向兩位同黨各自送上一包香灰:「關聖剛剛降壇,剛剛留下的香灰, 快快吃了。也好過五關斬六將。」端王急問:「六將是誰?指名點姓了嗎?」剛毅 大聲喊喝:「那還用問,以李鴻章為首的六個明著暗著反對廢立的漢臣唄。他們的 權限也太大了!」榮祿緊說:「我們一起吃了香灰就去驚駕吧。」
頂著星星和月亮,三個揣著黑水的傢伙又趕到紫禁城。叫開了城門,叩開了宮 門,然後一起跪了下來,齊聲喊喝:「皇太后,您快快醒來吧,恕臣等驚駕。」
從來沒有過的,慈禧竟然一個軲轆滾爬起來;從來沒有過的,還自己動手穿衣 穿褲;也從來沒有過的,連那張老臉都沒顧得洗,這就被扶出來,只得坐到那鋪著 黃緞子的寶座上,立即進入她所扮演的角色,重又拉著長腔問:「天又沒塌下來, 這麼大驚小怪的!又出了什麼事?」她用手一指端王:「是不是武則天也下界了?」 端王忙說:「臣在家中思過,哪敢再請神下界!」她用手一指剛毅:「你那神虎營 又把誰請下界來啦?」剛毅忙說:「關聖忽然降壇,說若要平息亂世必須速保幼主 繼位,以絕後患。」她又用手一指榮祿:「你家裡沒有設壇,你又伸什麼手?」榮 祿忙說:「英軍一部已經進入天津,他們的目的何在?臣昨天的稟報還不敢斷言, 今天得到這份奏摺,奏摺中的情報恰好做了點題之言。」慈禧那受驚的心又是一陣 緊張,但她還是極力沖淡地說:「是誰上的奏摺?又是什麼點題之言?呈上來。」
奏摺出自一位地方官員之手。他是從教民那裡聽到的,幾處教堂神甫已經聯名 向使館提出建議,「勒令皇太后歸政」以息義和團「排洋仇教」之風!慈禧看到這 里,登時現了原形,拿著奏摺的手一陣緊顫,她最擔心的就是這一著,最要防範的 也是這一著,偏偏這一著壓到她頭上來了!氣得她從寶座上站了起來:「我委曲求 全,又忍又讓,換來的倒是他們藍眼珠圓睜,居然給我下『勒令』!」可又嚇得坐 了回去。但又站了起來:「我若歸政,大清江山豈不變了顏色?祖宗的法規豈不全 都丟了?打這一仗吧,義和團不是扶清滅洋嘛!」可又嚇得坐了回去。但又站了起 來:「決一死戰,戰如不勝,大清王朝的三百年天下就此斷送,你們可不要算在我 一人身上。我也是被逼的啊!」可又嚇得坐了回去。
• 第六十三章 楊貴妃附體
奉命去涿州實地調查的兩位大臣迅速返了回來。一來一去,他們像是換了個人, 他們大睜著眼睛說:「這義和團確實要多神有多神,殺洋鬼子絕對是手到擒來,一 個個勇猛異常。」慈禧畢竟是慈禧,一向聽話只聽半截,急問:「殺了洋鬼子,把 各國公使都趕走了,又幹什麼?」他們大睜著眼睛接說:「殺了洋鬼子,再殺貪官!」 慈禧聽出破綻來了:「喲,要殺貪官,你們哪個腦袋能保得住?這大清王朝里還有 不貪的官嗎?」他們大睜著眼睛再接說:「貪官只要跪在壇主面前向祖師爺請罪, 向義和團做出供養,也就可以贖罪了,只有那不肯贖罪的大貪官才要砍下頭來,他 們提出了一狼二虎三羊。」慈禧擔心地問:「這指的是誰和誰?」他們增大了語氣 :「指的是放在南邊的三位漢臣,李鴻章、劉坤一和張之洞。他們三個漢臣各據一 方,正在和朝廷分庭抗禮啊!」這話說到慈禧的心坎上了,但她卻不接話茬,只是 擺擺手讓他們下去。
兩位去涿州的大臣中的第一位正是端王,他好生失望,那女人怎麼還是左搖右 晃!她當然不著急了,反正重又垂簾聽政了,到駕返瑤池的那一天也不會再翻車了。 他們這些後黨中堅分子可還要在宦海中繼續行舟,那不是等著光緒重登大寶,問罪 殺頭嘛!他這次涿州行可沒有白去,他還帶來一夥團民,就在端王府里設了壇口。 回到府去,他就凍著臉皮,請壇主降神附體。就見他一陣手舞足蹈,連嗓音也變了, 說她伴唐明皇多年,楊貴妃是也。只因不知抓權,落了個自盡。要端王以她為鑑, 借義和團神兵神將搶先抓權。最後還贅上兩句咒語:「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端王躺在床上來回翻餅,一夜不曾好睡。天明之後忽然他也一陣手舞足蹈,也 變了嗓音!說楊貴妃附體,帶著他養在府里的一夥團民,風風火火地闖進了紫禁城, 由他帶頭扯著嗓子喊:「殺了他,殺了他!」
殺了他,那他是誰?慈禧一聽就明白了,端王撕下面紗,要殺的是光緒。死了 光緒,已是大阿哥的他的兒子也就不必徵求這個那個意見,自然而然地坐在太和寶 殿了。可是光緒死在端王的刀下,這能遮掩得過去嗎?驚得慈禧親自出面,由御林 軍護衛著,把端王帶領的這伙團民堵住,大聲喊喝:「冒失鬼,你瘋了不成!」
碰了一鼻子灰,端王急氣交加,回府就病倒了,但沒等湯藥進口,他又霍然而 愈。那位生死與共,心心相印,又是第一個諫言立端王之子做大阿哥的榮祿來了。 他聽說端王帶虎神營未能得手也是焦急萬分呢,趕忙寬慰著說:「到底是端王爺, 敢想敢幹,敢切敢拉,佩服佩服;只是早邁一步,可惜可惜!」端王忙問:「怎麼 還早邁一步?」榮祿從袖口裡掏出一份奏摺:「若是等這份奏摺上去,再動手殺他 就像殺一條狗那樣容易了。」端王趕忙接過奏摺來看,激起驚叫聲聲:「我們非搶 先下手不可。不然的話,皇太后囚在頤和園裡還能看山看水看戲,我們可就都要掉 了腦袋,做無頭的了!」
• 第六十四章 驚駕
頂著星星和月亮,端王和榮祿趕到剛毅的宅第。這裡朱門大開,紅燈高掛,還 飄著杏黃色的神虎營大旗,堂堂的軍機大臣的宅門已成了義和團的一座營地。剛毅 滿臉冒光,先向兩位同黨各自送上一包香灰:「關聖剛剛降壇,剛剛留下的香灰, 快快吃了。也好過五關斬六將。」端王急問:「六將是誰?指名點姓了嗎?」剛毅 大聲喊喝:「那還用問,以李鴻章為首的六個明著暗著反對廢立的漢臣唄。他們的 權限也太大了!」榮祿緊說:「我們一起吃了香灰就去驚駕吧。」
頂著星星和月亮,三個揣著黑水的傢伙又趕到紫禁城。叫開了城門,叩開了宮 門,然後一起跪了下來,齊聲喊喝:「皇太后,您快快醒來吧,恕臣等驚駕。」
從來沒有過的,慈禧竟然一個軲轆滾爬起來;從來沒有過的,還自己動手穿衣 穿褲;也從來沒有過的,連那張老臉都沒顧得洗,這就被扶出來,只得坐到那鋪著 黃緞子的寶座上,立即進入她所扮演的角色,重又拉著長腔問:「天又沒塌下來, 這麼大驚小怪的!又出了什麼事?」她用手一指端王:「是不是武則天也下界了?」 端王忙說:「臣在家中思過,哪敢再請神下界!」她用手一指剛毅:「你那神虎營 又把誰請下界來啦?」剛毅忙說:「關聖忽然降壇,說若要平息亂世必須速保幼主 繼位,以絕後患。」她又用手一指榮祿:「你家裡沒有設壇,你又伸什麼手?」榮 祿忙說:「英軍一部已經進入天津,他們的目的何在?臣昨天的稟報還不敢斷言, 今天得到這份奏摺,奏摺中的情報恰好做了點題之言。」慈禧那受驚的心又是一陣 緊張,但她還是極力沖淡地說:「是誰上的奏摺?又是什麼點題之言?呈上來。」
奏摺出自一位地方官員之手。他是從教民那裡聽到的,幾處教堂神甫已經聯名 向使館提出建議,「勒令皇太后歸政」以息義和團「排洋仇教」之風!慈禧看到這 里,登時現了原形,拿著奏摺的手一陣緊顫,她最擔心的就是這一著,最要防範的 也是這一著,偏偏這一著壓到她頭上來了!氣得她從寶座上站了起來:「我委曲求 全,又忍又讓,換來的倒是他們藍眼珠圓睜,居然給我下『勒令』!」可又嚇得坐 了回去。但又站了起來:「我若歸政,大清江山豈不變了顏色?祖宗的法規豈不全 都丟了?打這一仗吧,義和團不是扶清滅洋嘛!」可又嚇得坐了回去。但又站了起 來:「決一死戰,戰如不勝,大清王朝的三百年天下就此斷送,你們可不要算在我 一人身上。我也是被逼的啊!」可又嚇得坐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