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頁
• 第五十九章 新官上任
李鴻章新官上任了。就在他接任的第三天,立端王之子溥亻雋為大阿哥的詔書 也來到了,史稱「己亥建儲」。李鴻章感慨萬端:「僅憑皇族成分,十來歲的毛孩 子竟然做了皇太子!光緒雖然未被廢黜,只怕以後也會取而代之!中國的變法維新 還將拖到哪年哪月?中國再不變法圖強還能苟延殘喘到幾時!」但他也只是感慨而 已。還必須忠心耿耿的在那女人腳底下稱臣。
那女人卻是抓權絕不放手,絕不寬容任何敵對過她的人,又一份密詔接踵而至, 竟然白紙落黑字,要李鴻章派兵到廣東海南,剷除康有為家的祖墳,還要「劈棺碎 屍」,「明正典刑」,「以鎮凶邪」!李鴻章又是感慨萬端:「康有為的所言所論 與所作所為,也要他已入土的祖先負責!這事大失民心,仁者不舉,智者不為!變 法維新的志士又有誰會屈服在『以鎮凶邪』的暴行之下!」但他還只是感慨而已, 還必須忠心耿耿的在那女人腳底下稱臣。
忠臣就是這樣一個做法嗎?一陣踱來踱去,一陣掂來掂去,李鴻章終於跨越一 步,此刻他正在天高皇帝遠的處境中,立大阿哥的事他說不上話,剷平康有為祖墳 的事卻在他掌握之中,他為什麼要做這蠢事呢?他下了大決心,一伸手把密詔塞進 抽屜里,緊著寬慰自己,「事君唯矢一誠」要落在大清王朝的大局上,何況密詔光 緒知道嗎?當然不會知道,當然也就應該壓住。李鴻章掛起一臉春秋大義。
但一夜過去,李鴻章送走了滿天星斗,也迎來了另一種心境,不妥不妥!這兩 廣總督可是從那女人手裡撈來的啊!觸怒了她,當心再次在宦海中翻船下水!李鴻 章還要做事,就不能再翻船下水,再蹲那冷鍋冷灶了。趕忙「奉旨而行」,又是電 請英國外交部指令香港總督查禁保皇黨人,防止以香港為基地,在廣東掀起「武裝 勤王」風潮;又是抓捕保皇黨人家屬,連九十歲的老嫗也不免;又是在各地颳起剿 匪及會道門的旋風,以防與「武裝勤王」的風潮匯合;又是提出了待諸事停妥之後 即「以鎮凶邪」,至於什麼時候才諸事停妥,如果不是驢年也是馬月的事了。李鴻 章在預留地步,在左右逢源,也算妙棋一著吧?
偏偏這著妙棋被慈禧一陣牙根緊錯就錯掉了。也就拖了個把月光景,總署發來 責問電文:「平毀康逆墳墓一事,如何辦理,迅速電復。」這是一問也是一逼,非 刨墳不可了。但李鴻章沉思片刻,還是復電堵住:「新黨在香港訂做勇衣與戰裙, 名為勤王,實為襲城起事。且聯繫之會目甚眾,籌集之資金甚巨,深恐激則生變, 平毀康墳似宜稍緩籌辦。」
• 第六十章 永絕後患
復電飛出去了,李鴻章一陣緊抽涼氣,那女人會怎麼樣呢?
事出意料常八九。榮祿的幕僚忽然持榮祿的親筆函箋來到廣州。口氣好大,說 是奉慈禧懿旨而來。這回白紙不落黑字,是口授榮祿,榮祿再口授那人,把話帶來 的。說:「剷平康逆祖墳既恐激則生變,自以緩辦為宜,李大人所見甚是。但康逆 賊心不死,竟然煽動武裝勤王,還請李大人永絕後患!」驚得李鴻章險些跳起來, 她的心術好毒!但還是迎頭堵住:「康有為匿居日本,又屬政治避難性質,鞭長莫 及啊!我交涉不來啊!」那人又傳榮祿的話:「廣東會道門中的人遠走海外,請他 們派人刺殺了他!」李鴻章攤開雙手,又一次迎頭堵住:「我初來乍到,滿眼都是 陌生之人,更和會道門頭目無緣接觸,只能緩緩圖之。」那人卻大包大攬:「榮大 人派我前來,除了口傳心授的那幾句言語之外,也有意要我拐彎抹角和會道門搭上 關係呢。」
萬沒想到幾天之後,那人就帶著一名文質彬彬的人物來了。這人便是廣東的名 紳劉學詢。
賓主對品幾口香茶,李鴻章照直問來:「你肩不能挑擔,手不能提籃,這刺殺 康逆的使命如何完成?」劉學詢照直答來:「李大人高見,我只會動動嘴皮,甩甩 袖口,哪能挺身而出,刺殺得了康逆!我實話實說,只不過出遊日本,交頭接耳幾 番也就成了。」李鴻章緊問:「你和誰交頭接耳幾番就可以使康逆血染異域了呢? 要知道倭夷的警防甚嚴,還要知道支持康逆變法維新者大有人在!」劉學詢浮起得 意的笑絲:「我到日本,只有一名譯員和一箱珠寶,雇幾個日本浪人也就妥了。他 們殺康逆如同殺一條狗那樣容易。」李鴻章險些笑出聲來,若是榮祿也能聽到這話 該多有意思。不過他還是倒抽一口涼氣:「此計甚妙。只是事成也好,事敗也罷, 倭夷都會從浪人那裡弄個水落石出。這樣豈不敗壞了榮大人的名聲?」劉學詢回得 鐵硬:「李大人考慮得十分周到。只是我雇的日本浪人在幫在派,他們的頭目曾經 派人找過我,要和我取得暗中聯絡,以便他們在南中國動手時也好有個基礎,被我 婉言謝絕了。」李鴻章緊追著問:「你為什麼婉言謝絕了?」劉學詢大聲說道: 「我也是中國人。甲午之戰,倭夷搞得我們這樣慘,又是割地又是賠款,我怎麼能 做他們的馬前卒!」李鴻章頻頻點首,但還是緊追著問:「你就是為了這個緣故?」 劉學詢又低聲說道:「李大人好眼力,我也實話實說,廣州離香港很近,香港已經 成英夷的殖民地,我們黑道上的人哪個不識時務呢,哪個肯得罪洋夷呢?兩隻船不 能一起站。」李鴻章總算把這個地頭蛇的底數摸清。他掛起一臉霞彩:「看來你還 是有識見也有脊樑的人,如今最要提防的還是謀我最急的倭夷。這事交你做,榮大 人放心,我也放心了,不過這事還要停停看看。」
李鴻章新官上任了。就在他接任的第三天,立端王之子溥亻雋為大阿哥的詔書 也來到了,史稱「己亥建儲」。李鴻章感慨萬端:「僅憑皇族成分,十來歲的毛孩 子竟然做了皇太子!光緒雖然未被廢黜,只怕以後也會取而代之!中國的變法維新 還將拖到哪年哪月?中國再不變法圖強還能苟延殘喘到幾時!」但他也只是感慨而 已。還必須忠心耿耿的在那女人腳底下稱臣。
那女人卻是抓權絕不放手,絕不寬容任何敵對過她的人,又一份密詔接踵而至, 竟然白紙落黑字,要李鴻章派兵到廣東海南,剷除康有為家的祖墳,還要「劈棺碎 屍」,「明正典刑」,「以鎮凶邪」!李鴻章又是感慨萬端:「康有為的所言所論 與所作所為,也要他已入土的祖先負責!這事大失民心,仁者不舉,智者不為!變 法維新的志士又有誰會屈服在『以鎮凶邪』的暴行之下!」但他還只是感慨而已, 還必須忠心耿耿的在那女人腳底下稱臣。
忠臣就是這樣一個做法嗎?一陣踱來踱去,一陣掂來掂去,李鴻章終於跨越一 步,此刻他正在天高皇帝遠的處境中,立大阿哥的事他說不上話,剷平康有為祖墳 的事卻在他掌握之中,他為什麼要做這蠢事呢?他下了大決心,一伸手把密詔塞進 抽屜里,緊著寬慰自己,「事君唯矢一誠」要落在大清王朝的大局上,何況密詔光 緒知道嗎?當然不會知道,當然也就應該壓住。李鴻章掛起一臉春秋大義。
但一夜過去,李鴻章送走了滿天星斗,也迎來了另一種心境,不妥不妥!這兩 廣總督可是從那女人手裡撈來的啊!觸怒了她,當心再次在宦海中翻船下水!李鴻 章還要做事,就不能再翻船下水,再蹲那冷鍋冷灶了。趕忙「奉旨而行」,又是電 請英國外交部指令香港總督查禁保皇黨人,防止以香港為基地,在廣東掀起「武裝 勤王」風潮;又是抓捕保皇黨人家屬,連九十歲的老嫗也不免;又是在各地颳起剿 匪及會道門的旋風,以防與「武裝勤王」的風潮匯合;又是提出了待諸事停妥之後 即「以鎮凶邪」,至於什麼時候才諸事停妥,如果不是驢年也是馬月的事了。李鴻 章在預留地步,在左右逢源,也算妙棋一著吧?
偏偏這著妙棋被慈禧一陣牙根緊錯就錯掉了。也就拖了個把月光景,總署發來 責問電文:「平毀康逆墳墓一事,如何辦理,迅速電復。」這是一問也是一逼,非 刨墳不可了。但李鴻章沉思片刻,還是復電堵住:「新黨在香港訂做勇衣與戰裙, 名為勤王,實為襲城起事。且聯繫之會目甚眾,籌集之資金甚巨,深恐激則生變, 平毀康墳似宜稍緩籌辦。」
• 第六十章 永絕後患
復電飛出去了,李鴻章一陣緊抽涼氣,那女人會怎麼樣呢?
事出意料常八九。榮祿的幕僚忽然持榮祿的親筆函箋來到廣州。口氣好大,說 是奉慈禧懿旨而來。這回白紙不落黑字,是口授榮祿,榮祿再口授那人,把話帶來 的。說:「剷平康逆祖墳既恐激則生變,自以緩辦為宜,李大人所見甚是。但康逆 賊心不死,竟然煽動武裝勤王,還請李大人永絕後患!」驚得李鴻章險些跳起來, 她的心術好毒!但還是迎頭堵住:「康有為匿居日本,又屬政治避難性質,鞭長莫 及啊!我交涉不來啊!」那人又傳榮祿的話:「廣東會道門中的人遠走海外,請他 們派人刺殺了他!」李鴻章攤開雙手,又一次迎頭堵住:「我初來乍到,滿眼都是 陌生之人,更和會道門頭目無緣接觸,只能緩緩圖之。」那人卻大包大攬:「榮大 人派我前來,除了口傳心授的那幾句言語之外,也有意要我拐彎抹角和會道門搭上 關係呢。」
萬沒想到幾天之後,那人就帶著一名文質彬彬的人物來了。這人便是廣東的名 紳劉學詢。
賓主對品幾口香茶,李鴻章照直問來:「你肩不能挑擔,手不能提籃,這刺殺 康逆的使命如何完成?」劉學詢照直答來:「李大人高見,我只會動動嘴皮,甩甩 袖口,哪能挺身而出,刺殺得了康逆!我實話實說,只不過出遊日本,交頭接耳幾 番也就成了。」李鴻章緊問:「你和誰交頭接耳幾番就可以使康逆血染異域了呢? 要知道倭夷的警防甚嚴,還要知道支持康逆變法維新者大有人在!」劉學詢浮起得 意的笑絲:「我到日本,只有一名譯員和一箱珠寶,雇幾個日本浪人也就妥了。他 們殺康逆如同殺一條狗那樣容易。」李鴻章險些笑出聲來,若是榮祿也能聽到這話 該多有意思。不過他還是倒抽一口涼氣:「此計甚妙。只是事成也好,事敗也罷, 倭夷都會從浪人那裡弄個水落石出。這樣豈不敗壞了榮大人的名聲?」劉學詢回得 鐵硬:「李大人考慮得十分周到。只是我雇的日本浪人在幫在派,他們的頭目曾經 派人找過我,要和我取得暗中聯絡,以便他們在南中國動手時也好有個基礎,被我 婉言謝絕了。」李鴻章緊追著問:「你為什麼婉言謝絕了?」劉學詢大聲說道: 「我也是中國人。甲午之戰,倭夷搞得我們這樣慘,又是割地又是賠款,我怎麼能 做他們的馬前卒!」李鴻章頻頻點首,但還是緊追著問:「你就是為了這個緣故?」 劉學詢又低聲說道:「李大人好眼力,我也實話實說,廣州離香港很近,香港已經 成英夷的殖民地,我們黑道上的人哪個不識時務呢,哪個肯得罪洋夷呢?兩隻船不 能一起站。」李鴻章總算把這個地頭蛇的底數摸清。他掛起一臉霞彩:「看來你還 是有識見也有脊樑的人,如今最要提防的還是謀我最急的倭夷。這事交你做,榮大 人放心,我也放心了,不過這事還要停停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