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看來,你還是不死心。」查文斌道:「即使如此,明日我便與你一同上那青城山看個一二,如何?」

  青城道教,自祖天師張道陵的正一後,又經歷了陶弘景的上清派,後幾經波折,最終形成了如今的青城派。這個派系以內丹,外功,修心為主,算是當下比較主流的一個門派。其坐擁五A級景區的地理位置,香火鼎盛,多少年前查文斌就是從這裡拉開了屬於自己故事的傳奇之旅。

  不過他今日的目的地並非是青城景區,而是山中的隱士。和終南山一樣,青城山里同樣也生活著一群與世隔絕的清修高人,他明白半張臉的意思,這些才是生活在深山之中的苦修之人才是他口中能夠真正代表道門弟子的那群人。

  進山後不久,便就遇到了一位白衣老人正在對著三個後生教導,只見他站在一座破落的民房前,正在對三人訓話道:「青城功法分三個層次,其口訣歸納起來便是四個字:守無致虛。初步入手功夫為『守中致和』;第二步為『了一化萬』,第三步為『萬化歸一,一歸虛無』,等到了這個境界,便可系采天地之氣以補我之氣……」

  第八百五十四章 風骨

  查文斌站在山坡下靜靜的聽著老人講修習功法,老人幾次都用餘光瞥見了這群人,但始終是沒有停下來,一直等到他把功法講完,又對那個弟子道:「今天先按照我教的法子去練習呼吸吐納,你們可以散了。」

  目送完弟子離開,老人這才走到坡前,對查文斌道:「這位道友似乎是從遠方而來,何不上來一敘?」

  查文斌做了禮,那老人笑呵呵的打開了籬笆門,待他們一進院門便道:「今天一早,我這院裡就有喜鵲在嘰嘰喳喳的叫,方才我還在與小徒們說,今天會有貴客到,想必就是這幾位了。」

  「小可查文斌,見過老前輩。」

  老人也還了禮,將他們一一迎進內堂,諸人席地而坐。老人用泉水泡了一壺野茶,又一一給他們斟上,幾番寒暄,這才慢慢打開了話匣子。

  「閣下似乎身上帶著個東西。」

  查文斌也不隱瞞,從懷中掏出了那個封了印的瓶子,道:「老前輩好眼力,便是此物,不知是不是有些唐突了。」

  老人的目光不在那瓶子上,反倒是對他封在瓶上的印起了興趣,連連點頭道:「符頭,符膽,符腳,一筆而成。筆韻渾厚,氣脈濃郁,如此筆力老朽佩服佩服,閣下似乎與茅山上清一宗有些淵源啊。」

  查文斌謙虛道:「祖師爺原是茅山的分支,現在不過是鄉間野道,讓前輩見笑了。」

  不想那老人卻連連搖頭道:「不不,恕我直言,單是閣下這道符的構成,已有當年祖天師的七分風骨。放眼當今,恐怕鮮有人能到閣下之品級。我們中國人講究以字觀人,符籙更是如此,一道符有多大用,與畫符之人注入的精力是息息相關的。這硃砂用的當是斷口砂,筆用的是狼毫,紙是宣州產。至於這方印,老朽今日一見,恐不得不給閣下行上一個大禮了。」

  只見那老人起身微微後退了兩步,輕輕擺動了一下衣角後,竟然雙膝跪下,朝著查文斌附身做了磕頭狀。

  查文斌忙起身道:「老前輩,使不得,您這是幹什麼!」

  老人起身道:「我拜的不是你,而是這尊印。見印如見人,此印是一方真印,傳至你手,恐少說也有十代。此前聽聞江南有位道友,建了道觀,留下一副對聯:天平觀下空太平,人間道上有人間。」

  查文斌連連搖手道:「慚愧慚愧,狂言之舉,前輩見諒啊!」

  「果然是你,查掌教!」老人連忙又拉著查文斌坐了下來,看得出,他並不是在吹捧,而像是找到了知己一般。

  二人推杯換盞,茶水已過了三次,從天談到地,從古說到今,不知不覺已到了晌午。一直到小徒前來催飯,二人這才有些不舍的起身。

  用過午飯,查文斌覺得氣氛也已到了,便就撿起前來的目的,又把話給引到了那瓶子上,道:「今日我道之式微,前輩作何感想?」

  「式微?」老人哈哈大笑道:「你隨我來。」他走到院中,眺望著那一覽無遺的山景,道:「你們看,這大好的河山,太平的盛世,不正是諸天氣蕩蕩,我道日興隆嘛!」

  「可有人覺得道士已經從神壇跌落已久,不復當年的榮光。」

  「那他就不是修道之人。」老人道:「你看我這院子,要比起先生的太平觀,自然是寒酸的厲害,與那些名川大山想比,更是一文不值。可修道之人,在乎的是什麼?是那些雕花金瓦,綾羅綢緞,還是這逍遙自在,天人合一呢?

  若是追求地位名利,那就不要選做道士這個職業。若是選了,就意味著要做好清貧、孤獨甚至是被誤解,嘲諷。可我們道士,不就是為了追求這份灑脫,不就是為了追究這份超然嘛?若是眷戀那紅塵中的世俗,為什麼又要去做道士呢?你完全可以去考個功名,去做個富賈,又或者去做個衝殺的戰將。既然選擇了做道士,就要守得住,耐得住。」

  查文斌又道:「那若是山下有難呢?」

  「看我的能耐,能出力我出力,不能,我就不去添堵。這世上的人,本就是各司其職,你做道士的,乾的就是些降魔衛道的活兒。不屬於自己操的那份心,何必要去操,不是自己能擅長的,就不要去給人添堵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