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邊你得到,那邊就會失去。這邊你盈餘,那邊就會虧損。

  這一線天機,是天道之外留給你去算的。本是個要死之人,你給救活了,自然免不了要承擔這個代價。而陰德者,無外乎是四九之難,是在天道之內的,本就有各路貴人,祥星可來對沖,也就無所謂補與不補了。做道士,尤其是想做一個好道士,還是先要把自己的位置放到最低,與人斗與天斗更是要與自己斗啊!這個孩子若是能破局,於我來說也是一種信心,他的局能破,我的便也是能破!」

  第五百九十八章 炸墳

  今天是大年初一,所以出個春節特輯,與上述劇情無關。

  在我們浙西老家,一年有三個節日是要上墳的,分別是清明、冬至和除夕。

  除夕這天上墳,也是為了祭奠一下死去的親人,同時告訴他們今天過年了。通常這一天會選擇早上,在家中準備好元寶、飯菜還有香燭。在那個可以放鞭炮的年代裡,還需要帶上一捆二腳踢和一串掛鞭。

  要說的這個故事,就是從除夕那天開始的。

  我們村有個光棍叫吳長子,這個人其實很矮,模樣長得也不怎麼讓人恭維,有個嗜好就是喝酒,只要一沾上酒那就連自己姓什麼都不知道。

  四十好幾,還是光棍一個,平時也就靠給人做點散活為生。爹媽死的早,反正一人吃飽,全家不餓。

  吳長子的爹媽葬在一塊他們生產隊的集體林地里,那個地方往下深挖十米都是黃土。左右兩側各有懷抱的山體,呈青龍白虎之勢,是塊極為難得的風水寶地。聽老一輩人說,他們遷過來的時候,都相中了那塊地,可自古好地方早就被占滿了,這裡也不例外。

  安縣屬於典型的移民地區,清朝中後期,本地人幾乎全部逃離,也就便宜了後來五湖四海來逃荒的這批人。這也就造成了安縣現在一個奇怪現象,村與村之間,甚至是本村的生產隊與生產隊之間,方言往往是互相不通的。

  正因為大家都是後來的移民,對於那些山上原本存有的墳包也就採取了無視的態度。

  土改時期,幾乎存於地表的墳墓全部推倒,挨家挨戶分一點,種茶葉,種桑樹。後來這一塊塊的地也就成了各家的祖墳地,吳長子家的祖輩兒也都埋在那兒。

  那時候沒有火葬,我們那都是土葬。死後,在地上刨個淺坑,把棺材放進去,四周再砌上牆,蓋上瓦,等於就是建個比棺材略高一點的房子。

  幹嘛呢?讓屍體在裡面自然腐爛,要爛到只剩下白骨,通常這個過程需要三年以上。三年以後,開棺,再請人把裡頭的骨頭撿起來,用紅布包好再送進祖墳里,這叫二番葬,也叫揀金。

  這麼做是基於兩個原因:一,屍體腐爛會很臭,怕髒了祖墳里已經入葬的先祖;二,防之屍體起屍變,不至於炸了自家的老祖墳,也可早日發現早日處理。

  這個吳長子的媽死於三十多年前,那個時候他爹還在,就張羅著建了兩座墳。一座是合葬墓,一座是單體墳,等到三年時間一過,又把他媽的骨頭給遷到了合葬墓里。這事兒是在他爹手裡完成的。

  吳長子二十四歲那年,他爹正準備給他張羅娶媳婦兒,晚上從媒人家裡回來的路上,自行車輪胎嘣上了一塊石頭,摔了一跤,腦溢血。這一摔,前前後後折騰了一個多月,不僅把吳長子給折騰了個半死,連同他爹攢下來給他取媳婦兒的那筆錢也全都送進了醫院,最後那是人財兩空。

  按照習俗,吳長子也請人給他爹弄了座新墳,和他媽的那座兩人隔了得有小一里地。打他爹去了,這吳長子就徹底放飛了自我,在奔向老光棍的道路上一去不復返。

  也許是心中沒了牽掛,給他父親遷墳的事兒也就慢慢拋向了腦後。起初,還有人提醒,但日子久了,大家都知道他的德性,便再也沒人提了。

  這一晃,又是快要二十年過去了。吳長子,每逢三節也會上墳,只不過他爹那座墳不比他媽那座,早就已經破爛不堪了。因為這種房子墳本就是臨時過度用的,幾塊破磚壘一壘,外面刷上一層石灰,頂上用的是石板片蓋的瓦,二十年的風雨過去,早就超過了它的使用壽命。

  這一年的除夕,吳長子一早還在家裡酣睡,九十點的功夫,同村人老關來敲門,說是給他商量點事。原來這老關家的祖墳離吳長子他爹的墳不遠,一早上去上墳的時候,點了個二腳踢。說來也怪,這二腳踢斜著飛出去了,擦著那墳頂上的縫隙直竄進了吳長子他爹的墳裡頭。

  一聲爆炸過後,吳長子他爹那墳上的梁當即被轟成了兩截,原本就搖搖欲墜的墳牆跟著一併轟然倒塌。

  這個二腳踢算是徹底掀翻了吳長子的爹。

  炸了人家的墳,老關自覺理虧,今兒又是除夕,所以就提著兩瓶酒來了。他的意思倒也簡單,墳反正是我炸的,原地重修那也沒意義了,索性呈這個機會讓吳長子找點人把他爹的骸骨遷到他媽那去算了。

  吳長子一聽不幹了,我爹啥時候遷墳那輪的到你作主啊?你憑啥一炮就給我爹轟塌了,不行,這事兒咱倆沒完,要不然這個年,你也甭過了,去墳上跟我爹一塊兒過去吧。再說了,這遷墳得請人,得擺酒,得重新下葬,這些開支原本我吳長子犯不著花,你給炸了,你總得有個說法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