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原本自己以為這沒有什麼。

  由於長期和軍漢待在一起,其實自己對於尊卑之分也看得很淡。

  但是這段時間長安生活,以及出發前父皇的一番教導,總算讓自己明白,這個想法錯在何處。

  世家子可以不講尊卑,軍中主帥也可以和兵士沒大沒小。

  哪怕自己成了王爵,也一樣可以堅持自己的行事風格,誰也沒權力指責。

  但是天子不行,皇族不行!自秦漢而至南北朝,治亂之勢的變化,很多時候就是從君王權威上體現。

  王與馬共天下,司馬家的帝王和富家翁沒什麼分別,東晉便是那等孱弱不堪模樣。

  北地胡虜君王雖然每每被譏諷為酋長,但是他們強勢的時候,就能夠牢牢把握權柄建立秩序,讓所有人按照自己意願行事。

  只不過這個秩序未必是自己所支持的,但是不管怎麼說,其國力和執行能力,都不是君王弱勢的東南朝廷能比。

  而一旦北地的天子也變得孱弱,那麼就離天下大亂不遠。

  楊家父子刻薄寡恩,在朝堂上濫施刑罰,視百官為豬狗。

  其實也是在用這種手段試圖建立絕對權威,讓文武都不敢對帝王生出抗拒之心。

  只不過楊廣操之過急,外加手段確實粗糙,最終把事情搞砸了。

  李淵雖然看不上他的手腕,但是不反對他的行為。

  手段可以改,但是目標不能變。

  天子是不能有朋友的,皇子也是一樣!錯非你想當個逍遙王爺,那麼怎麼做都隨你。

  如果想要有所作為,那就只能摒棄俗人的七情六慾以及正常的交際,讓自己和所有人都保持距離。

  唯有如此才能讓大家怕你,而不是覺得你可親可愚可以抗拒。

  雖然李世民當時很像問一問父親,裴寂那種怎麼算。

  但是後來還是放棄了。

  或許父親並沒能做到他說得那種地步,但是不代表他說得不對。

  就像徐樂這種就是例子,他把自己當手足而不是皇帝,所以也就不肯請示自己命令,反倒是讓自己配合他。

  現在當然沒什麼不好,可是日後有人有樣學樣,又或者等到天下太平後,他還是如此,自己又該如何自處?

  與其到那個時候翻臉,還不如現在就把事情理清楚更好一些。

  想到這裡,李世民又看了看宋寶。

  他對於宋寶也很是了解,知道他的出身,也知道他的毛病。

  說心裡話,李世民並不喜歡宋寶。

  這個人心思太多本領太差,與其說是大將,不如說是兵痞。

  如果不是徐樂的關係,他最多就是在軍隊裡面當個不大不小的軍將,一輩子就那麼廝混下去。

  只不過是徐樂念著故人情分以及宋寶確實不容易,所以把他帶在身邊提拔上來。

  可是現在看著宋寶,李世民的心思也有點變化。

  這人雖然說品行不怎麼樣,但是有一個好處,就是絕對聽話。

  而且嚇死他也不敢認為能和自己平起平坐,看到李家人腿就打哆嗦,這種人或許能力差一點,但是勝在忠誠可信。

  日後讓他坐鎮軍中,自己就可以省很大力氣,也可以少死很多人。

  在這種心思影響下,就連宋寶這人都變得可愛了幾分。

  李世民朝宋寶點點頭,好言安撫著:「宋將軍辛苦了。

  樂郎君的意思孤已然知曉,接下來怎麼做,孤自有主張。

  宋將軍一路廝殺很是辛苦,快些去休息吧。」

  宋寶這時候也是一副油盡燈枯模樣,似乎連說話都費勁了。

  但是聽到李世民這麼說,連忙強打精神:「多謝大帥。

  可是既為軍將,就不能畏懼刀劍。

  現在廝殺正酣,且讓末將回去殺個痛快。」

  李世民一眼就能看出來,宋寶是在做戲。

  他故意裝出這個模樣,就是為了逃避接下來的廝殺。

  顯然玄甲騎和金狼騎的廝殺很是慘烈,宋寶今日之戰估計也是沒少發財。

  有了財貨戰功就不想死,但是這話又不敢說,只好用這種手段逃避。

  雖然看出來,但是並不想揭穿。

  既要用他,就得對他有所放縱,也罷,就賣他個人情好了。

  「宋將軍此言差矣。

  你現在這樣子,又如何可以殺敵?

  再說秦叔寶繳了突厥大筆財貨也必須有軍將負責看押,現如今軍前用人之時,只好辛苦宋將軍了。」

  聽到財貨兩字,宋寶的眼前一亮。

  那筆財貨的數字,他雖然沒有實際掌握,但是至少可以估計出大概。

  單是聽一聽或者想一想,就足以讓人血脈賁張不能自持。

  更別說讓自己負責看管,那不跟白送一樣?

  就算不都拿走,隨便拿一部分,也是幾輩子享受不盡的橫財。

  因此宋寶忙不迭回應:「末將遵……遵令。」

  在李世民的安排下,宋寶和幾名錦衣家將開始脫離戰場,後續匯合一些兵馬,準備去「保護」那些財貨。

  長孫無忌雖然之前的交戰中狼狽不堪甚至險些丟命,這時候卻是恢復大半。

  一邊擦著汗水一邊問道:「宋寶這個小人,讓他去看守財貨,這不是黃鼠狼看雞?」

  「今日之戰所爭者,河東,些許財貨算得了什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