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切只有自力更生!

  中國人有一個特點,就是韌性非常強,一遇到外敵欺負就會抱成一團,一致對外。

  也幸虧中國有遠程州際核打擊能力,美國還不敢做的太過,況且美國也不知道中國的國土防衛站的利害,他們甚至不敢在中國周邊搞事,中國本土還是非常安全的。

  這種相互敵對的狀態已經陷入了僵持階段,美國也沒有進一步的手段了。

  而中國因為海軍力量薄弱也暫時沒有反擊手段。

  這種僵持狀態日久,連媒體都沒有了炒作的興趣,中國似乎被世界遺忘了。

  時間飛逝,一晃就過了五年,時間到了2007年,在這段漫長的時間裡,中國一直在苦練內功,曾經被美國造成的傷害也早已抹平。

  如今的中國是一個基本立足於國內市場的國家社會主義制度的工業化強國。

  是的,如今的中國絕對可以說是一個工業化強國,已經基本實現了工業智能化升級,達到了世界最先進水平。

  特別是農業現代化改造,已經基本實現了大農業經營模式,而且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大農業,是基於國內詳細經濟統計數據的智能化農業生產。

  每年生產多少糧食,每年產多少牛奶,每年產多少大豆、花生等經濟作物,都有一個準確的數據。

  唯一能提高農業收入的方法就是增加農業產品的科技含量,比如含有天然竹香味的大米,含有青棗口味與營養的蘋果等等。

  同樣是一種農產品,但因為科技含量高,價格當然不同了。

  ……

  第417章 :走私盛行

  國家社會主義制度不同於社會主義制度,它應該說是介乎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中間。

  它有著社會主義制度的高度集權和高效的行政施行力,又有著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公平競爭活力。

  比如汽車的年產量,就不是無限制可以生產的,它每年有一個總量,國家統計局經過詳細的統計,可以預測下一年的汽車產量,基本上是八九不離十。

  而且統計局發布的數據,不僅是預告,還帶有行政命令,規定了第二年只能生產多少輛乘用汽車。

  但在這個總量下面,什麼車型並不限制,也不像農業生產一樣,強制某汽車公司只能生產多少輛,大家可以自由競爭。

  要說產量,當然是大型汽車公司的產量大,但你生產出來,不代表你能賣出去。

  要賣到用戶手裡的汽車,才是真實有效的產量,除此之外,你庫存多少都是自家的事。

  這有效的保護了小型汽車公司的利益。

  另一方面,庫存的汽車,當然下一年度可以出售,只不過非常困難。

  因為中國如今有多達幾十家大大小小的汽車公司,市場競爭很激烈,各大汽車公司,每年都會推出多款新車型,老款車型很難賣出去。

  所以各大汽車公司的生產都很謹慎,基本上是根據市場反饋生產,也就是訂單式生產。

  從用戶下訂單,到公司產車,再送到用戶手裡,只有短短的一星期,這離不開物聯網的功勞。

  網絡時代就是這麼高效,如果再加上智能工廠,這個時間還可以大大縮短,基本上只剩下物流所需要的時間,也就是三天左右。

  高效是一個方面,主要是基本做到了零庫存,生產企業的資金壓力很小。

  我前面說的中國目前已經基本達到了現代化工業升級的目的,並不是說都是智能化工廠,只是說中國目前的工業技術已經達到了世界頂尖。

  無論是產品質量還是產品先進程度,不僅沒有落後世界,而且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這一點,從中國周邊國家大量從中國進口或走私就可以窺見一斑。

  這五年以來,一直同中國保持正常貿易的國家,只有俄羅斯和朝鮮。

  但中國周邊國家,比如越南、緬甸、泰國、寮國、柬埔寨等與中國接壤的國家,雖然不能明著對抗美國的霸權,但禁不住民間私下裡的經濟交往。

  美國最霸道,它也沒在這些國家駐軍,更加沒有在這些國家派駐警察,它只能管海上,陸路上它是管不到的。

  因此在東南亞,中亞五國,以及中東地區的阿拉伯國家,大量充斥著中國的產品。

  各種中國品牌的汽車,就這麼堂而皇之的行駛在大街上。

  民眾身上的衣服、鞋子、包包等,基本上是中國產,中國世界工廠的名號可不是吹的,而是好多小國確實沒有這些輕工業,他們只能使用中國造。

  特別是電子產品與家電產品,中國造已經是世界第一,又價格相對便宜,人家不買中國產品就是傻瓜了。

  比如海豚科技已經升級到第二代的amoled屏幕技術,是4k極致高清圖像,用這種屏幕製造的電視機,試問誰可以抗拒這種誘惑?

  又比如海豚科技已經升級到第三代的高清攝像機,拍攝出來的圖像標準,就是4k高清影像,而且是傻瓜式操作,任何人都可以拍攝出穩定清晰的視頻。

  因為這種攝像機裡面含有同軸防抖技術與智能影像追蹤技術,哪怕是你手亂抖,攝像頭始終會拍攝取景物。

  試問這麼先進這麼智能的攝像機,誰又能抗拒?

  科技無國界,就是指的這種情況,如果技術先進到一陣程度,政治干預是不起什麼作用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