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徐霽的母親並沒有如她所願當個教師,她早早地和徐霽的父親在一起,早早地有了徐霽。

  而那個時候,徐霽的父親只是個一文不名的窮小子。

  不善言辭,家庭不好,學歷不行,甚至還其貌不揚,無論哪方面,都夠不上徐霽外婆「體面」的標準。

  但是徐霽外婆的強勢性格一分不少地遺傳給了徐霽母親,她認定了人,就什麼都不管,徐霽外婆拗不過,只得隨她,但她卻對女婿提出了苛刻的要求,要求他五年之內有自己的事業。

  徐父徐母南下打拼,把剛剛斷奶的徐霽留給徐霽外婆照顧。

  自此,徐霽開始了長達十二年的灰暗童年。

  因為徐父的緣故,徐霽外婆對徐霽始終有著一份芥蒂,倒不是說在吃穿問題上苛待她,事實上徐霽自幼無論是吃穿還是學習用品各式興趣班補習班,都比同齡人條件要好,徐霽的外婆沒有在金錢上虧待過她一絲一毫。

  但對一個自幼遠離父母的女孩子來說,物質只是成長過程中很小的一環。

  最難以忍受的,是外婆無休無止的冷暴力。

  考試考得不好會挨罵,考好了只會得到一句「你們班第一名考了多少」;不小心貪玩弄髒了衣服會被罵,慢慢變得長期不合群也會被罵;帶朋友來家裡玩會被罵,去朋友家裡玩也會被罵……

  徐霽外婆的罵不是那種很不體面的破口大罵,她只會冷冷地看著你,然後用最讓你難受的方式跟你說話,沒有髒話,但她就是知道怎麼才能刺得你最疼。

  她會說「你和你父親一樣沒有教養」,「果然我怎麼教都沒有用,你骨子裡就是一個粗鄙的人」,「你是在為你取得的那點成績沾沾自喜嗎?你的目光為什麼這麼短淺」……

  諸如此類,幾乎貫穿了徐霽整個童年。

  而徐父徐母,對此一無所知,因為自幼跟父母分開,對徐霽來說,最親的人,其實仍然是外婆,事實上六歲之前,她甚至沒有叫過一聲「爸爸媽媽」。

  「其實我對小時候的記憶並不是很多,畢竟每天生活都差不多,就是學習學習學習,但我記得我那個時候真的很想得到外婆的一聲稱讚,我考得好的時候希望她能誇我一句,做出所有人都沒有做出來的數學題的時候,希望她能誇我一句……我那時候在學校里其實還行吧,老師也經常誇我,但是我就不明白,為什麼外婆從來不誇我,得不到她的認可,我總覺得其他人都是在騙我,其實我真的就很糟糕,沒什麼值得別人認可的。」

  徐霽說完甚至還笑了一聲。

  「你別笑我,我知道我那時候挺蠢的,後來我也想明白了,她不認可我是她的事兒,不是我真的不行,但當時吧,我就……你說我是不是很犯賤?」

  「不是,」從徐霽的角度看過去,盧霖的喉結滾了滾,「從心理學角度來說,12歲之前的生活環境會決定你的性格,而12歲之前的撫養人,會在你的心理上產生權威性,對你來說,她的認可比任何人都要重要。」

  他伸手握了握徐霽的手:「這只是人類的本能,不是你的問題。」

  徐霽低下頭,強裝出來的笑容實在繃不住了。

  盧霖總是這樣,他從來不會那些安慰人的花花套路,說什麼都是一板一眼的,但她卻格外吃這一套。

  被壓抑了許多年的委屈一下子風起雲湧,把她的心臟、她的思維,全部卷進陳年積累的委屈中去。

  徐霽很少哭,小時候就很少哭,因為哭也會挨罵,後來長大了,更加不會哭,但這會兒她卻很想哭。

  「我小學畢業的時候,爸媽從南方回來,好像是賺了不少錢吧,回來之後我爸就開始在這邊開酒店,把我也接了過來上初中。」

  但那個時候,徐霽的性格已經成型,孤僻不愛笑,總喜歡一個人悶著,對長輩也不依賴,不了解的人總會覺得她有點酷酷的,但其實她只是不知道該如何親近別人。

  徐父對於自己缺失了女兒的童年很後悔,但他其實覺得自己拼死拼活這麼多年,從一文不名到身家百萬,說到底不也是為了女兒,所以對女兒,他一直覺得,自己只要盡心一點,女兒的性格就能慢慢掰過來。

  這一掰,就是六年。

  高考前夕,徐霽突發高燒,而徐母當時把徐霽的外婆接過來小住,她一直以為,身邊有個從小照顧的人,徐霽會更高興一些。

  因為發燒,徐霽高考發揮失常,原本她早就想好了心儀的學校心儀的專業,A市的某雙一流學府,數學系。

  徐霽燒了三天,最後一天出了考場就直接進了醫院,但是她進醫院之前,徐霽聽見外婆說了一句話:

  「什麼時候生病不好,非要趕在高考期間。」

  徐霽一下子就崩潰了,她也沒力氣吵,就是哭,最後是半昏迷著進醫院的。

  因為拖得太久,徐霽從普通的發燒惡化成了病毒性心肌炎,高考後本該最輕鬆的一個月,她是在醫院裡度過的。

  成績出來的時候,跟徐霽預想的差不多,夢想的學府是去不成了,徐霽不願意復讀,一個月的時間足夠她冷靜下來,她估摸著以她的成績可以上個普通的一本,還學數學,以後考研再往她心儀的學校考就是。

  徐父對於她的高考成績其實不是很在意,他有著那種傳統的大家長式的心態,他覺得自己沒有學歷如今也掙了不少錢,以後女兒哪怕什麼都不會他也能養著,犯不著為高考這點事太過在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