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條命,此時此刻里還不能給她。

  *

  一個時辰前,葉照從東牆枯樹失力跌下,只一個瞬間,她便聚了心神提氣旋身禦敵。

  她非常清楚,若是崔如鏡手持羅佛傘直刺她肩背,就算她護住了心脈,也免不了廢掉一條臂膀,左肩定是骨骼碎裂。

  但她當下不過皮肉傷,骨頭最多只是被劃裂。所以崔如鏡是同她先前一般,行刺殺之舉。傘脫人手,人在遠處。

  她當是從山腰屍身的功法傷口看出了乃出自自己手筆,知曉此戰大勢已去,卻又咽不下這口氣,方如此一擊以泄恨。

  人,是留不得了。

  葉照撐著一口氣,從飛身落地,到根據先前站位,再到憑藉崔如鏡的功力和自己受傷的程度,辨別出她大致的方向和距離。

  落地借力,縱身飛躍,抽刀揮綾,幾乎是一氣呵成。

  東南方,以她已身為軸心,她手中斷魂紗纏著九問刀,終於在橫掃十中之三的弧度後,猛地一滯,切入人身血肉。

  大抵持傘的女子未曾想到,對面不過才出了一次任務的人,竟有如此迅疾的應敵能力,竟然能在挨了她那樣一擊後,碎心蠱發作的情況下還能反客為主。

  尤似用千軍萬馬培育出來的百戰經驗。

  崔如鏡胸腔被九問刀捅入勾住,再無法操伏羅佛傘,只本能地推掌迎上。

  葉照一手接掌,一手抽刀,從胸膛迸濺的鮮血染紅她半面邊頰,甚至糊住她的眼睛。她都未曾停下分毫,只手中發力,凌空踢腿,斷人心脈直拍入懸崖。

  她泄了蹤跡,自是滅口殺人,沒有疑慮。

  這一晚,直到這一刻,她以刀撐地,方敢喘息片刻。

  而在這片刻里,她的思維也沒有停止轉動。

  擺在她面前的有兩條路。

  第一條便是此刻推門入園,憑對霍青容的救命之恩,憑自己殺了如此多的蒼山門人,加之前兩日前對蕭晏的提醒,道出自己的身份,證明棄暗投明。然後再同他說霍靖之事,讓他以此提防。

  然而,葉照很快否定了這條路。

  且不說上輩子亦是在這沁園中,自己以身擋劍也不過是換了蕭晏幾分好感和親近,根本談不上信任。再論蕭晏和霍靖的父輩,也就是如今的天子與定北侯,前有同窗之誼,後有君臣之義,蕭晏同霍靖亦是私交甚好。三者,她沒有證據能證明蒼山一派同霍靖有直接的關係。

  這樣前後思慮,葉照撕下衣帛綁好傷口,提氣回了半山腰。

  山腰上,橫七豎八躺著數十具屍體。

  她揀了一把尋常的長刀,闔目回憶。

  上輩子,她是以安西綠林十三州後人的身份入的秦王府,被長劍刺身暴露功夫後,坦白是欲藉助秦王府勢力,為陸氏報仇。

  而十三州中有一落沒的刀法世家,與她同姓,乃張掖葉氏,所修七星刀法。

  為證身份,她習過此刀法。

  同九問刀相比,七星刀只能屬於三流刀法。

  前生記憶涌動,她睜開雙眸,素手揮刀,重新砍上那些屍體。不稍片刻,縱橫交錯的刀痕已經遍布屍身,擋住了九問刀原本的致命傷口。

  她扔了刀,咬牙脫了夜行衣,現出一身孺人該有的輕紗襦裙,半臂披帛,然後一步步踏上前往沁園的路。

  蕭晏便是在這樣的夜色中,尋到了渾身是血、步履蹣跚的人。

  她撞入他懷裡的一刻,氣息微弱,卻依舊神思清明,用僅剩的力氣與他對話。

  她問他,「陸家姑娘可有恙?」

  她說,「殿下恕罪,妾身……不姓季。妾身出身安西十三州、張掖葉氏,單名……」

  「閉上嘴。」蕭晏抱起她,「本王都知道。」

  從她先問陸氏女安危,再到提及張掖葉氏,蕭晏便明白了她的意思。

  她到底還是不敢道出「霍靖」二字。

  無妨,借安西十三州後人的身份,她的處境亦可自然許多。反正前生初時,她便是用的這個身份入得王府。

  蕭晏如是配合她。

  一如翌日晨起,聽雨軒中鍾如航和十三州首領何承的回稟。

  鍾如航道,「吾等本伏擊在近山巔處,卻始終不見賊寇。後來巡視才知山腰夜戰,廝殺殘酷,卻是聲響極小。且截殺蒼山派弟子的絕不可能只有季孺人一人,她也斷不可能有那般修為。」

  「怎麼說?」蕭晏問。

  鍾如航繼續道,「屬下帶人在崖下還發現了百餘屍體,當是一招斃命,傷口深而淺,當是頂尖高手所謂。如此殺人絕技,當世屈指可數。且有部分是直接為內力震碎臟腑而亡,那般深厚的內力非數十年不止。」

  「季孺人這般年輕,顯然年紀功法對不上。」

  蕭晏聞言,默聲頷首。想著內室榻上至今未醒的人,似笑非笑勾著唇角,手背青筋忽隱忽現。

  這一晚,把自己折騰成那樣,殺人救人掩痕跡換身份,就差埋屍了,真是好本事。

  「鍾將軍所言甚是。」何承接過話來,對側首的姑娘偏了偏身子,「而死在半山腰的那些人,傷口刀橫遍布,粗糙不齊。如此推斷,來人身手不算一流,勉強中上而已。這部分人,屬下已經辨別過,是張掖葉氏的七星刀法。張掖葉氏子嗣單薄,今日竟然再現江湖,亦算一種告慰。」

  至此,陸晚意略帶疲憊的面容浮起一點笑意,側首道,「所以季孺……葉姑娘的身份,殿下一早便是知道的,是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