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如此還敢來挑釁,那就是背後也有所依仗了。原來是背後有大樹。

  不過,這紙條背後的人是敵是友,現在也不能武斷地下結論,既然柳家的事兒本來也要先放放,等機會反撲,那還是先提高警惕就好。

  景逸正要收好紙條去堂屋叫初夏時,一絲細微的墨香飄進景逸鼻間,徽州墨!還是極上等的徽州墨!

  自從家裡有了幾個讀書的弟弟,景逸初夏每次去青州府都要帶些上等的文房四寶回來,之前青州的殊寶齋景逸看到過他們的壓箱底寶貝,徽墨中的精品--蒼蘭,正是這個味道。

  景逸心想:記住你了,這鎮上用得起還捨得用蒼蘭的可沒幾個呢。

  第88章 小小的過渡章

  此後,近一個月,景逸都沒再接觸到徽墨-蒼蘭這個味道,他也就先慢慢放下了,目前分析來看,是友軍的機率更大,還是不惦記了,先過好自己的日子。

  日子又恢復了平淡,又到一年秋收時。

  景家的田地如今可是有不少。村子裡的、兩處莊子上的,不過都有佃戶和家僕在忙著。景逸只需要在最後收糧時帶著景父和景安去鄉下的和安昌縣的兩處莊子盯了盯,畢竟是到手後第一年收糧和繳稅。

  徵收完糧食,繳完了糧稅,景逸又開始想今年的商稅,大源朝的商稅基本上是按季度繳納,國泰民安下商稅倒也不過分,按照行業和體量不同,稅收在營業額的百分之八到百分之十五之間。

  這會兒九月了,馬上要交第三個季度商稅。

  其實這不是景逸考慮的重點,因為他們家每次的商稅都不會讓吏胥和衙役多跑一趟,佟管事總會提前去一趟縣裡,主動繳清,順便給官差一些「福利」。

  所以景家的店鋪,一直是安昌縣上的優質商家。

  景逸這次考慮的,是想著趁著這次繳稅,把幾家店掛在佟管事名下,避免錯過三年之限,稀里糊塗地被判定為商籍。

  其實隨著當時雪災的英雄吳廣破格進入廟堂,為朝廷效力,逐漸為聖上重用開始,這一年以來大源朝對於商戶的打壓已經輕緩了很多。

  且據李少爺在涼品鋪子聊天時所言,朝廷已經放出了消息,說是明年或後年就會恢復商籍的科舉資格。

  雖不知消息真假,但是一石激起千層浪。景逸能看出聖上的雄心偉略,一個國家的昌盛靠得肯定是人才,如果人才通道被世家大族所把控,如果因為階級原因把一部分人拒之門外,那麼長久以往,這國家還不得被蛀乾淨。

  景逸是支持的,也是崇敬的,但是他不會有過多明面上的參與,現在景家還是小門小戶,低調發展最好不過。

  這個商戶科舉的議題近來可謂是討論的熱鬧非凡,在民間呼聲還是比較高的。

  不過在朝堂上,有贊成的,就有反對的,金字塔尖尖的位置就那麼點,多了誰來分一杯羹都不樂意,所以景逸覺得,這估計是聖上試探的口風,具體推進還有得磨。

  希望吳廣給力些。

  說這些還都比較遠,景逸等不了那麼久。小安目前雖沒有想科舉的意思,但是他不想和他不能是不一樣的,景逸還是要多番考慮。

  所以,生意掛靠在佟管事名下,是目前最為安全又便利的法子。至於佟管事家裡的孩子,景逸也讓他們安心,耐心說明。

  「佟管事,佟夫郎,我之前查了大源律法,店鋪如今掛在佟管事身上,以後小禾和小苗如若恢復良籍後,依舊可以選擇是農戶。不必擔心。」就是錢花得多點而已。

  佟管事和佟夫郎一聽,略帶惶恐,「撲通」跪了下來,佟管事眼眶發紅地看著景逸說:「主子,幫您掛靠買賣本就是我應當做得,得了您的信任我們只有高興,我們並無...」

  雖然孩子落了奴籍本就是夫夫倆心裡過不去的坎兒,但是佟管事並不想以掛靠這件事兒交換什麼,他們一家感謝景家還來不及,怎能做白眼狼呢。

  他們來到景家後,生活條件那是之前拍馬都跟不上,就是他與夫郎,跟著景逸和初夏做買賣解決問題,以前都不知道自己能這麼有本事,說是再造之恩不為過。

  佟管事未說完,景逸就打斷了他:「跟此事並無干係,掛靠確是信任你。至於恢復良籍之事,你們別有負擔。我早就說過在我景家做工一向獎罰分明。我和林老闆已經商量好了,年後也做一套家僕的等級體系。以後工錢、職稱都嚴格按照這個來升級,裡面頂級獎勵就包括恢復良籍,到時候你們自己看標準吧。加油吧,佟管事,看好你。」

  佟管事和佟夫郎聽後,更加感動。景家給他們的並不是施捨與冰冷的交換,而是給了他們自尊,讓他們用勤勞與誠實自己努力。

  兩口子慎重地給景逸和初夏磕了三個頭,這次景逸沒有攔,雖不自在,但是他知道這是在大源朝,等級如此分明,跪叩是家僕的謝意。

  商籍這事兒景逸沒獨自去,還提醒了一下岳丈大人,待林父那邊挑好了人選後,景逸就一起帶著幾人去縣裡辦好了掛靠的手續。

  此事一解決,可謂是身上的一座大山挪走了,要不老不踏實。

  忙完了秋收和商籍這事兒,時間也差不多到了九月中,此時秋高氣爽,正是外出郊遊的好時節。

  景逸原本就打算等著一陣子忙完,搞一搞莊子旁邊的那個小山坡,搞個果園,以後無論家裡自吃還是用於店裡都是自在得很。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