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是啊,小逸,這個茶葉蛋吧,聞著也忒香了。」看著也好吃。

  景父和景母問到味道也趕緊過來看,一看鍋裡帶色的雞蛋和黑紅黑紅的湯汁,都忍不住了。

  景逸頂著四道目光的壓力,艱難地說:「現在也不是不可以吃,就是正宗的茶葉蛋怎麼也得在這湯汁里泡三四個時辰,泡的越久了越入味兒,要不,咱們明天早上吃?」

  小心翼翼地問完後,明顯看著四雙星星眼變得黯淡下來,又趕緊改口:「要不咱先一人吃一個嘗嘗鹹淡?」

  「好啊好啊!」「對對對,嘗嘗鹹淡!」「我去拿筷子來!」說著一個身影唆地竄了出去,又三兩步蹦跳回來,不是景安又是誰。

  等把筷子遞給大哥,就眼巴巴的等著自己的那個雞蛋。

  景逸也不磨蹭,囑咐大家燙手之後,就趕緊一人夾了一個放到旁邊盆里晾著。

  其實也沒怎麼晾,茶葉蛋碰到盆底之後,瞬間就被四隻手拿走了。哪怕燙的斯哈斯哈的,也堅持住沒放回來。哦,小舒放回來了,淚眼汪汪的放回來,小小哥兒細皮嫩肉的實在怕燙。

  景逸又好笑又心疼,「燙著沒有我看看,沒事兒,就紅了點,你去拿涼水沖沖,大哥幫你剝,沖完回了就能吃好不好?」

  摸摸景舒小腦袋,拿起雞蛋開始剝,眼神示意景舒別盯著了趕緊去沖沖涼水。

  景母一看,不好意思的笑了下,這可倒好,為了口吃的,連孩子都沒顧上,趕忙說到:「小逸,你吃你的,我這個給小舒,我就是給小舒剝的。」理不直氣也壯可以說是。

  「沒事兒娘,您吃您的,我不差這會兒。」景逸微笑。

  等大家手裡一個雞蛋吃完,味道都不用景逸問了,因為他們的小眼神一直往鍋里剩下的那幾個瞟。

  景逸看著拿起一個慢條斯理地吃著,並說到:「好了好了,今天的就到這兒了。剩下這些必須醃製三四個時辰以上,等得及的夜裡可以拿出來嘗嘗,等不及的明天當早飯吃也很好啊。」

  見實在沒機會再吃一個了,兩個小的就跑出去找村里小孩玩了,景逸不得不感嘆,有吃的大哥好,沒吃的大哥拜,大哥也想跟你倆聊聊天談談心啊。

  景安景舒:倒也不必天天談。

  院子裡剩下了三個拿主意的大人,正好說說下面的安排。

  景逸是打算後天上新品,這兩天跟攤子上的老顧客也提了,感覺大家接受度還可以,但是期待度並不高,估計還是得見到實物才行。

  同樣的,新的吃食堂食和外帶都帶準備好包裝。

  堂食用碗啊碟啊的容易摔碎,到時候真摔碎了讓不讓人賠又是個麻煩事兒。所以景逸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堂食的用小木碟,外帶的用油紙或者竹葉就行。

  小木碟好說,景父說一會兒聊完了他直接去張木匠家買,基本上買個十五個左右就足夠替換使用了。

  竹葉就更方便了,景母說東灣村村後面的公共地帶就有一片竹林,挺大的呢。附近幾個村子的有需要都可以去取用,張木匠就時不時過去一趟。

  明天上午等景父他們出攤後,她帶著兩個小的過去摘一些回來。

  景逸聽著,回憶了一下東灣村和西灣村的距離,還不算遠,一路上也不荒蕪,就沒有反對。等以後如果用的量大了,再想別的辦法。「成,那先辛苦娘和兩位小弟了。」

  「你這孩子,一家人說什麼辛苦不辛苦的。」雖然嘴上不承認,但是景逸的對自己付出的認可,還是讓景母樂開了花。

  農村里嫁了人的媳婦、夫郎,哪個不天天幹活,有的勞累的家裡地里的活計一個都不能落,照顧完老的,照顧小的,也很少能得到別人一句認可或感謝的話。

  大概把事情都說明白之後,就定下來後天正式上新。

  「小逸,那這個價格,你打算怎麼定啊?」景父問出了他現在最關心的問題,這個挺難辦,他之前也逛過碼頭,小吃種類不少,可選擇也多,他怕定價高了沒人買。

  「這個我大概想了下,爹娘看看行不行。茶葉蛋好定價,鎮上的生雞蛋一般一文錢一個,咱們在村里買,買十個能饒個一兩個,但價格不會低到哪裡去。」

  說著看爹娘都頻頻點頭表示認同,又繼續說到:「所以,茶葉蛋我打算兩文錢一個,同樣,買五贈一。」

  「兩文錢一個,那能有人買嗎?買兩生的,回家能炒一盤了。」景母不怎麼了解鎮上百姓的購買力和消費觀念,擔憂地說。

  「那肯定有人買,鎮上的人都愛吃,你沒看過有時候咱家酸梅湯快沒了,還有人要高價搶呢」景父跟景母說到。

  他每天跟著兒子去擺攤,對鎮上人多少有了些了解,現在聽見定價已經不像景母一樣擔憂。

  「是,爹說得對。而且還買五贈一,肯定有人喜歡這個優惠。」

  然後又說起了涼糕的定價,景逸家的涼糕,最終成型大概是兩寸見方,一指厚的,分為羊奶小涼糕,和紅棗小涼糕。

  加了羊奶的涼糕看起來更為敦實厚重,紅棗的涼糕更加晶瑩剔透,中間一層黑紅的棗泥顯得涼糕部分更加潤澤。

  「羊奶涼糕我打算賣三文錢一塊,紅棗涼糕賣兩文錢一塊。算了算,成本跟茶葉蛋也差不多了,現在賣的少成本高些,以後賣的多了,一塊的成本能控制一文錢以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