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於是,錢媽媽親自將嬤嬤送至門外, 一行人又匆匆而去。

  鄭氏看那冠上的明珠,上好質地的嫁衣上, 精緻的金線暗繡,嘆息, “太過貴重了。”

  郁桃愛不釋手, “真好看。”

  若說鄭氏對宮中那位私下賜婚頗有疑慮, 但毫無疑問閆韓侯府一應的周全,珍重的態度,讓她很是滿意。

  迎親定在仲秋, 酉月廿三, 八月為壯, 萬事皆宜。

  離廿三還有七日余,郁家便開始布掛彩綢和燈籠。

  親迎前三日,鄭氏將郁桃叫到院中,喊錢媽媽打開了一隻箱籠。

  “阿娘能給你的,也只有這些,京都偏郊有三處莊子,還有西城從前你外祖贈我的宅子,三間鋪面。頭面綢緞衣裳,娘親給你添了數,一應按照閆韓侯府的彩禮折回去,那些良田的地契也都在這裡頭。”

  郁桃看那滿箱籠快要溢出來的地契房契鋪子和嫁妝禮單,蹙起眉,“娘,太多了,哪裡能都拿走。”

  鄭氏將小鑰匙塞進她手裡,握住道:“不要覺著多,咱們與閆韓家門第隔著三四階,那頭的彩禮一擔子擔子挑進來,是給郁家顏面,阿娘給你這些嫁妝,也是叫她們不敢輕看了你。不過就是些身外之物,以阿娘的本事,你還不知道嗎?”

  到這時,郁桃方才明白,此後她在京中,而阿娘在平陽城,雖不至於山高水遠,但再也不能隨時相見。

  這滿箱籠的東西,也都是母親的一顆慈心。

  她眼眶漲紅,漸漸起了一層水霧。

  鄭氏拉著她,語重心長道:“你從小,阿娘不愛拘著你,盼你平安自由,但此後嫁入閆韓家,外人稱你一聲世子妃,切記謹言慎行,多多察言觀色,夫妻本一體,大事與世子相商,阿娘看,他是個值得託付的人。”

  郁桃背過身,抹掉臉上的淚水,哽咽道:“早知道女兒該聽你的,嫁到平陽城周邊......”

  “哪裡會呢?”鄭氏忍著淚意道:“良人難得,阿娘能陪你的不過幾十年,以後你的一生還有丈夫孩子,好生經營著,那韓世子必會待你好。”

  平日裡娘倆都是活潑性子,到這種時刻,卻安靜的擦著臉上的淚,誰也不願給人看到哭泣的樣子。

  郁歲游與郁嶔齡同時歸家,頓時府上熱鬧起來。

  半大的少年不過把月不見,人又拔高了不少,門生的越來越像鄭氏。

  一年裡少有這樣團聚的時刻,鄭氏瞅見兩個孩子站在一處,又紅了眼眶。

  郁歲游捋著鬍子道:“阿桃可是廿三出門?”

  鄭氏淡道:“後日就要出門了,國公爺不曾跟老爺說過嗎?”

  郁歲游頓了下想起那日,難得與國公爺坐在一桌,兩杯濁酒下肚,相談甚歡,反而忘了問清此事。

  他咳兩聲,點點頭:“國公爺自然提及,這時間著實緊了些,不過阿桃能有此造化,確實我當日的決策不錯,是不是啊,夫人?”

  鄭氏忍不住一個嘲道:“老爺既有如此先見之明,想必光宗耀祖之日,不過旦夕。”

  郁歲游面上不大好看,礙於長子在,卻不好發作,在府中觀望幾眼,想起一事。

  “聽說苒兒已經懷有身孕,夫人可遣人去看過?不如趁阿桃出嫁之際,將她接回來,也好在婆家長長臉面。”

  鄭氏頭也不抬,冷聲:“老爺既不怕閆韓侯府知曉當日退婚事宜,便儘管去接吧,想是依照閆韓侯府如此門第,必不會計較此事。”

  郁歲游又是一噎,索性坐在榻上,慢悠悠喝起茶來。

  吉日定在廿三,路上行程算作四日,十八那天郁桃便要出門。

  晨起天還黑著,翹楚將人喊起來伺候梳洗。

  約莫雞叫三聲,梳頭上妝的嬤嬤從外面進來,蹲著行了一個福禮,滿臉笑意道:“老奴給郁姑娘上妝。”

  這也是宮裡出來的人,年紀不輕,手卻嫩的很,絞面勻臉手挽成花一樣嫻熟好看。

  新婚上的是大妝,郁桃覺著自己臉上堆了一層又一層,最後看鏡中,眼睛明亮,柳眉彎彎,長發盤起,人似桃花腮邊紅,總覺得臉生的很。

  她有些不自然的抿了抿唇,“臉上繃的緊。”

  嬤嬤給她戴上冠,笑道:“姑娘忍忍,等上了晚些,再叫丫鬟給你洗了。”

  郁桃像個被擺弄的木偶人,從裡到外好幾層,內里是雙花鳥紋暗紅繡金絲綢緞大袖衫,袖邊繡著鴛鴦石榴吉祥紋,胸前斜襟扣著赤金紅寶石,腰間有吉祥如意紅珊瑚碧璽珠留作墜角,肩上披著大紅錦緞蓮紋雲鶴描金百子披霞,曳地三尺余。

  屋中擠了許多婦人,紛紛誇讚新娘子漂亮,郁桃晃眼過去,多半都不識得,許是平日裡走動的少。

  鄭氏在前院忙前忙後招待客人,好不容易得了空子去後院一趟,邁進門檻,看見姑娘鳳冠披霞坐在凳子上,眼睛不自主紅了三分。

  陪嫁丫鬟除去翹楚、拾已和雀喜三人隨身伺候,另還有三個丫鬟,四個粗使丫鬟,四個婆子,一個四十來歲的媽媽。

  原本郁桃院中,並無隨身伺候的媽媽,不過閆韓侯府行走,還需多些見識的老人,鄭氏為此在一眾丫鬟婆子裡挑了這個從宮裡出來的嬤嬤。

  身子端正,眼神清明,謹言慎行又先思後行,規矩禮節不在話下,見過閆韓侯府中人,再合適不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