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頁
諸如那顆珊瑚礁寶,瞧著不甚大,從正面看才看出一個吉字,難得用心。
“都放在外庫房吧。”
鄭氏親自一一清點入庫,又親眼看著錢媽媽上鎖。
她立在一旁,心裡嘆氣,如今八字沒有一撇,指不定還要退回去的。
哪怕是閆韓家呢?若是韓世子本人金玉其外,她也不會將這門婚事應下。
思及此,回院中,鄭氏立刻沓紙勻墨,給京中的大哥去了一封書信。
夏日裡天黑的晚,忙乎一下午,晚膳之後,鄭氏才有閒暇坐在榻上喘口氣。
蔫兒熱的天,晚間的風帶著點涼意,鄭氏靠在軟枕上漸漸闔眼。
約莫晚燈的燭火被點亮,天兒已然全暗。
錢媽媽盯著院裡的小丫鬟將花草往廊廡上移挪,扭頭看見管事匆匆過來。
“錢媽媽。”
管事放輕腳步,小聲道:“前院來了位客人,說是閆韓家晚輩,前來拜會夫人。”
錢媽媽點點頭,喊他好生招待著,便進屋去喚夫人。
鄭氏睡眠不算淺,聽見錢媽媽附耳說那韓世子來了,從榻上起身。
透過窗紗往外看,廊廡已然亮了雕花燈籠。
她坐在妝梳台子前,問:“是何時辰了?”
錢媽媽回:“戌時正點。”
鄭氏有幾分詫異,邊往外去邊道:“這般晚了,那韓世子才過來?”
“正是呢,章管事得了信就來稟報,並不曾耽擱。”
於是,鄭氏腳下便快了些,走到宴客的廳堂外方才放慢腳步。
廳堂內燃了四五盞落地罩燈,山水畫描繪的插屏寶座隱隱遮住內里。
鄭氏從間隙中能瞧見裡頭的年輕人,只是一個背影,似松柏挺拔修長,長身玉立。
聽見腳步聲,年輕人轉過身,等看清來人,不慌不忙的揖下一禮。
“晚輩來遲,叨擾了郁夫人。”
鄭氏只是一眼,心裡流露出驚艷,那句‘郎艷獨絕,世無其二’到此人身上也不為過。
這樣的人,如此身份,年紀輕輕官居三品,又是樞密院那樣的位置。
鄭氏未出聲,也不見韓禕半分浮躁不安。
她頗為感慨,招呼道:“哪裡是叨擾,倒是勞煩世子朝政忙碌,還要跑這一趟,快些坐吧。”
韓禕待鄭氏落座,方才坐下,恭敬道:“本是晚輩應盡之意。”
鄭氏含笑點頭,飲兩口茶後,慢慢開口:“世子是聰明人,又是能者,今日令慈登門,屬實在郁家意料之外。不過,我有一事還要請世子解惑。”
韓禕:“郁夫人請講。”
鄭氏嘆口氣,道:“阿桃自幼無拘無束生在府中,是個天真率直的性子,沒經過什麼磋磨。我打心眼裡明白這個孩子,作為娘親唯一的心愿便是她覓得一如意郎君,不求聞達富貴,只望誠摯真心的待她,敬她。令慈登門雖說是突然,但必然是因為世子的緣故,阿桃雖是我女兒,但以我之眼自然知道,這門婚事著實是郁家高攀,世子今日求娶,不論為何,我都想聽個緣由。”
她話聲落,廳堂中只剩下火苗噗呲搖曳的聲響。
鄭氏眼落在右首這位年輕的世子身上,不動聲色的打量著。
年輕人並未立刻回答,手在茶杯上摩挲著,半響微笑:“若問晚輩緣由,禕細想一番,卻說不出為何。”
鄭氏不由得定睛,面上不露,笑問:“世子是何意思?”
韓禕緩道,“晚輩曾聽一句話,‘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約莫正是如此。世人多渾濁,令媛與家妹相見如故,禕可見其天真率直,難掩金玉之質,足以令晚輩傾慕。”
鄭氏飲一口茶,卻說:“閆韓侯府世子聲名在外,怕是這世子夫人,也不是區區一個郁家阿桃擔的起。”
韓禕微微一笑,目光淡然:“依晚輩所言,她擔得起。”
青年生得一副謫仙似的好相貌,骨相端正飽滿,眸如澄湖靜淀,身居下首,也遮不住渾身的氣度。
鄭氏瞧他片響,默然道:“得世子這一句話,我且安了這份心。”
韓禕起身,拱手一揖:“禕定不負夫人所託。”
案几上的茶碗冒著騰騰熱氣,鄭氏握著它,卻似毫無感覺一般,許久抬頭笑道:“說了這麼久的話,耽擱世子歸府,怕是國公夫人要擔心了。”
韓禕從善如流:“天色益晚,晚輩便不耽擱,改日再來拜訪。”
“錢媽媽,送世子出府。”
鄭氏定坐在椅子上,眼瞧著人影走出中廊,撐著扶手想站起身,才發現腰身酸痛的厲害。
夜色無邊,星點子倒亮的很,在燈下隔著窗紗也看的清楚。
丫鬟使罩子去捉繞燈的灰蛾子,鄭氏聽見那‘啪啪’的聲音,卻覺得心煩意燥。
她闔眼撐著額頭,揮手讓屋中的仆奴都下去。
不知道是過了多久,錢媽媽從廊廡進來,瞧見屋中侍婢都不在,轉進座屏,晃眼瞧見坐在上首的夫人,人似比前兩日都要憔悴許多。
錢媽媽心裡一番觸動,想起方才在外頭所見,低聲道:“夫人,奴婢將才送韓世子到影壁處,瞧見了二小姐身邊的丫鬟,不知道這兩人在打什麼主意。”
“都放在外庫房吧。”
鄭氏親自一一清點入庫,又親眼看著錢媽媽上鎖。
她立在一旁,心裡嘆氣,如今八字沒有一撇,指不定還要退回去的。
哪怕是閆韓家呢?若是韓世子本人金玉其外,她也不會將這門婚事應下。
思及此,回院中,鄭氏立刻沓紙勻墨,給京中的大哥去了一封書信。
夏日裡天黑的晚,忙乎一下午,晚膳之後,鄭氏才有閒暇坐在榻上喘口氣。
蔫兒熱的天,晚間的風帶著點涼意,鄭氏靠在軟枕上漸漸闔眼。
約莫晚燈的燭火被點亮,天兒已然全暗。
錢媽媽盯著院裡的小丫鬟將花草往廊廡上移挪,扭頭看見管事匆匆過來。
“錢媽媽。”
管事放輕腳步,小聲道:“前院來了位客人,說是閆韓家晚輩,前來拜會夫人。”
錢媽媽點點頭,喊他好生招待著,便進屋去喚夫人。
鄭氏睡眠不算淺,聽見錢媽媽附耳說那韓世子來了,從榻上起身。
透過窗紗往外看,廊廡已然亮了雕花燈籠。
她坐在妝梳台子前,問:“是何時辰了?”
錢媽媽回:“戌時正點。”
鄭氏有幾分詫異,邊往外去邊道:“這般晚了,那韓世子才過來?”
“正是呢,章管事得了信就來稟報,並不曾耽擱。”
於是,鄭氏腳下便快了些,走到宴客的廳堂外方才放慢腳步。
廳堂內燃了四五盞落地罩燈,山水畫描繪的插屏寶座隱隱遮住內里。
鄭氏從間隙中能瞧見裡頭的年輕人,只是一個背影,似松柏挺拔修長,長身玉立。
聽見腳步聲,年輕人轉過身,等看清來人,不慌不忙的揖下一禮。
“晚輩來遲,叨擾了郁夫人。”
鄭氏只是一眼,心裡流露出驚艷,那句‘郎艷獨絕,世無其二’到此人身上也不為過。
這樣的人,如此身份,年紀輕輕官居三品,又是樞密院那樣的位置。
鄭氏未出聲,也不見韓禕半分浮躁不安。
她頗為感慨,招呼道:“哪裡是叨擾,倒是勞煩世子朝政忙碌,還要跑這一趟,快些坐吧。”
韓禕待鄭氏落座,方才坐下,恭敬道:“本是晚輩應盡之意。”
鄭氏含笑點頭,飲兩口茶後,慢慢開口:“世子是聰明人,又是能者,今日令慈登門,屬實在郁家意料之外。不過,我有一事還要請世子解惑。”
韓禕:“郁夫人請講。”
鄭氏嘆口氣,道:“阿桃自幼無拘無束生在府中,是個天真率直的性子,沒經過什麼磋磨。我打心眼裡明白這個孩子,作為娘親唯一的心愿便是她覓得一如意郎君,不求聞達富貴,只望誠摯真心的待她,敬她。令慈登門雖說是突然,但必然是因為世子的緣故,阿桃雖是我女兒,但以我之眼自然知道,這門婚事著實是郁家高攀,世子今日求娶,不論為何,我都想聽個緣由。”
她話聲落,廳堂中只剩下火苗噗呲搖曳的聲響。
鄭氏眼落在右首這位年輕的世子身上,不動聲色的打量著。
年輕人並未立刻回答,手在茶杯上摩挲著,半響微笑:“若問晚輩緣由,禕細想一番,卻說不出為何。”
鄭氏不由得定睛,面上不露,笑問:“世子是何意思?”
韓禕緩道,“晚輩曾聽一句話,‘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約莫正是如此。世人多渾濁,令媛與家妹相見如故,禕可見其天真率直,難掩金玉之質,足以令晚輩傾慕。”
鄭氏飲一口茶,卻說:“閆韓侯府世子聲名在外,怕是這世子夫人,也不是區區一個郁家阿桃擔的起。”
韓禕微微一笑,目光淡然:“依晚輩所言,她擔得起。”
青年生得一副謫仙似的好相貌,骨相端正飽滿,眸如澄湖靜淀,身居下首,也遮不住渾身的氣度。
鄭氏瞧他片響,默然道:“得世子這一句話,我且安了這份心。”
韓禕起身,拱手一揖:“禕定不負夫人所託。”
案几上的茶碗冒著騰騰熱氣,鄭氏握著它,卻似毫無感覺一般,許久抬頭笑道:“說了這麼久的話,耽擱世子歸府,怕是國公夫人要擔心了。”
韓禕從善如流:“天色益晚,晚輩便不耽擱,改日再來拜訪。”
“錢媽媽,送世子出府。”
鄭氏定坐在椅子上,眼瞧著人影走出中廊,撐著扶手想站起身,才發現腰身酸痛的厲害。
夜色無邊,星點子倒亮的很,在燈下隔著窗紗也看的清楚。
丫鬟使罩子去捉繞燈的灰蛾子,鄭氏聽見那‘啪啪’的聲音,卻覺得心煩意燥。
她闔眼撐著額頭,揮手讓屋中的仆奴都下去。
不知道是過了多久,錢媽媽從廊廡進來,瞧見屋中侍婢都不在,轉進座屏,晃眼瞧見坐在上首的夫人,人似比前兩日都要憔悴許多。
錢媽媽心裡一番觸動,想起方才在外頭所見,低聲道:“夫人,奴婢將才送韓世子到影壁處,瞧見了二小姐身邊的丫鬟,不知道這兩人在打什麼主意。”